如果你刚开始在家上学,那么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你如何开始。
一、首先我们要对在家上学有个清晰,正确的认识。
人类学校教育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家上学却是贯穿整个人类发展的。所以在家上学是本源,学校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基石,而在家上学是在家庭基础上的开放式教育。学校的发展其实压迫或者扼杀了家庭教育的空间。
在家上学的倡导者们都认为在家上学是最适合个体的教育,不管学校如何改革如何好,在家上学都是儿童最好的选择。
很多家长认为是学校太差了,我们没办法才选择在家上学。我们希望家长能从这无奈中走出来,看到在家上学的种种优势,变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认识,不能改变无奈心态的话,很可能你无法享受在家上学,极大的影响你在家上学的效果。
为什么说在家上学是最适合个体的教育形式呢?
因为人的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不一样。上帝造的就是不一样的人。这种差别个性就是个体的价值所在。而学校,或者各种学堂等都是基于普遍的人或一群人来设定的,并不会根据你个体的差异做稍微的调整。而在家上学则完全根据个体来调整设定。这是最大最重要的优势。
不看理论,从实际来讲。目前可供中国家庭选择的教育形式里面,也很明显在家上学最具优势。看看这些选择,一学校,二国际学校,三私塾,四海外留学。学校不说了,国际学校不是什么地方都有,而且费用贵,教育质量可能比普通学校好,但还是有学校的很多问题。例如美国的学校已经很好了,但还这么多在家上学的家庭呢!私塾也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送孩子去了,太小离开家庭也不好,12岁以上还行。有的私塾理念可能还不和你意。对于很多家庭来讲也不是实际。海外留学?更需要钱了。而且太小孩子独个留学,没有家庭的温暖也更是问题多多。移民?但是费这么大劲,国外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的基础,还真是在家上学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在家上学最大的非议来自社会交往和同伴问题。玩伴问题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兴趣班,户外运动,周围邻居,亲戚孩子,都可以想办法找到玩伴,在家上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引个文章标题大家可以网上找到链接去看看,大家去认识,不再做讨论。
学校是社会化的必经阶段么?(腾龙原创)
家庭学校的孩子有社交问题?
认识清楚这些,对在家上学有个积极乐观,轻松的心态,对于在家上学很重要。教育和成长应该是人生当中最美妙的一段旅程,充满压力和控制的过程很明显会扭曲一个人的成长谈不上奇妙。推荐在家上学联盟以下文章加深对在家上学、对学校的理解。
TLH项目 – 学校并非学习之地
对非学校教育的误解
《上学真的有用吗》前言
《上学真的有用吗》后记
心灵虐待:在学校与疯人院之间
Dave Pollard:非学校教育(Unschooling)宣言
二、其次在家上学还需要认识清楚自己和子女的关系地位,理清家庭成员的关系。
由于家庭对教育的重要性,是成长的基石,所以即使学校教育也需要理清楚子女和父母的关系。
传统文化里对儿童是不尊重的,甚至是蔑视的。很多农村老人对小孩是很不屑的,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大人怎么安排就是了。尤其是孝文化,子女的地位很低。但现代教育的出发点是对儿童的尊重。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和灵魂,碰巧生长在这个家庭而已,和父母应该是平等的。很多父母拿养育之恩说事,强调孩子要孝顺。但事实上,儿童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而且更严格来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他自己选择的,而是父母的选择。我认为爱和孝顺不是一回事。爱是无条件的,孝顺确是父母世俗功利的赤裸裸的回报要求。我当然不是说要子女不爱自己父母。只是不能以父母的爱来束缚子女,使子女丧失独立人格。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家庭,是为了向下传播爱。所以,正常情况下,下一代一定会欠上一代的。但是,下一代没必要还,因为他也要做同样的事情,把爱继续向下传播。但是,我们太讲孝道。结果就是,下一代拼命还上一代的债,我们由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家庭体系。
例如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特别关注,把所有的心血花在子女的身上,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把自己很多的思想,欲望,压力,恐惧,都放在子女身上。好像付出这么多,你孩子就该听他的。这样父母和子女不分了,两个人格纠缠在一起,会产生很多问题。
在家上学的家庭需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首先要尊重儿童,其次分清楚关系,明白双方的独立人格。具体做法就是,不打骂儿童,尊重儿童,给儿童留出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来,也给父母自己留出自我空间和时间来。所以在家上学不需要父母把一整天的时间花在子女身上。需要半天时间就够了,然后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丧失自我的生活和价值,自然也给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我空间了。
还有一个事情,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父母在社会上有很多功利化世俗化的压力。例如孩子之间的比较,学习和技能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等等。一定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成长步伐,慢一点没关系。因为每个儿童都不一样。只要儿童快乐就足够。
父母因为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很容易在尊重儿童天性,培养儿童独立人格上出现问题。
尊重儿童我们需要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对于儿童的认识,可以参阅如下书籍和文章。
走近卢梭及其《爱弥儿》
《童年的秘密》,和一些蒙特梭利经典书籍。
对于家庭问题,可以参阅爱家协会 http://www.familychina.org/ .
也可以看看豆瓣讨论组 “父母皆祸害”。
父母在教育上一定要时常警醒自己,反省自己,自己这么做有理由吗?很多时候,孩子比大人更正确。推荐武志红和“父母皆祸害”只是希望大家能学习反省自己,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子女的关系。“父母皆祸害”有点标题党而已,不要害怕。
一个在家上学的父母,最好不要强势,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家上学的父母理解了如何尊重儿童,把自己和子女的关系理顺了,那么在家上学就会变的很轻松。也可以说摸着教育的门了。
三、接下来,我们看看在家上学如何具体实施。
我认为在家上学实施最重要抓住这几点:1.身体,2.兴趣,3.阅读,4.工作。
1. 为什么强调身体呢?
因为很多父母的教育观念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头重脚轻,太注重头脑的培养,却不重视身体。我们经常讥笑说有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体魄的强健和身体的美是健康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传统观念上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几千年来害人不浅。很明显这个劳心也是个勾心斗角的心,没有爱心。所以到处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弱书生和书呆子,里面却满是勾心斗角。我们需要跳出这个圈子,明白社会的关系不是什么劳心劳力,治与被治的关系。对于儿童,身体不会和脑袋打架。没有健康的体魄,人会痛苦。
甚至可以说身体的健康成长是头脑发展,以后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讲,越是小,越需要自由自然的身体运动和舒展。我们看到儿童蹦蹦跳跳,我甚至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自己能跨过个一个沟坎,学会一个跳跃动作的惊喜。这是儿童对能协调控制自己身体的胜利的喜悦。在这基础上儿童慢慢发展出自信,积极乐观,勇敢。我们清晰的看到此时儿童的兴趣很大程度在身体发展上。
明白了儿童身体成长的重要性,在家上学的父母就需要为儿童的运动提供足够的户外空间和时间,让儿童自由的运动。户外的新鲜空气可以开阔儿童的身心,是对儿童成长最有益处的。所以我们看到在家上学对比于学校教育有多大的优势。注意,在7岁以前,不要刻意引导孩子,训练孩子,让孩子自由的运动。10岁以后,到是可以引导孩子,报个体育项目培训班。但千万不要强迫,要尊重儿童的选择。
2. 既然讲了教育需要尊重儿童天性,也就是需要尊重儿童的自我选择权。儿童如何选择,肯定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所以在家上学第一实施要点,就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来开展在家上学的生活和学习。在家上学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体的,生活即教育。所以我们要明白儿童的不同阶段的兴趣点在哪里。上面提到的书可以帮助你了解儿童的一些发展规律,兴趣点。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观察。在家上学的家长不是学校老师要不断的讲和言教,更多的需要是安静的观察。父母要讲的少,激发儿童,让儿童来自己讲。然后发现儿童的兴趣所在,并顺着儿童兴趣延伸下去。
但是这个深入下去的过程,要注意孩子兴趣的跳跃。很多时候儿童的兴趣发生是很自然,随机的,跳跃的。很多父母不理解这一定,以线性的思路一定要孩子沿着一个固定兴趣点坚持下去,以为孩子需要坚持。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对当前固定兴趣点的彻底厌倦,消极,并失去了其他偶发的兴趣。例如学钢琴,孩子兴趣来了报了班,但学了一会孩子不愿学了,说要学画画。父母却说,既然选择了钢琴就该好好学,坚持下去。这样孩子就处于被强迫学习的境况。
在一个兴趣点上的深入,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资源和环境来帮助孩子。可以鼓励,但决不能强迫孩子坚持下去。同时也要兼顾孩子其他的兴趣点。对于儿童来讲,他兴趣点是很多样的,他需要这多样的兴趣点到处去探索世界,这里试试那里试试。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儿童的选择,要给他机会从各方面来试试。这样儿童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世界。而且各种偶发兴趣的探索对于儿童的成长都是必要的,极有有意义的。我们看到很多伟人都有多样的兴趣爱好。
所以,根本还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选择,尊重儿童的步调。尊重可以帮你学会观察,学会调整。
对于在家上学的刚开始家庭或者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家庭,如下的文章很有价值,可以找来读一读。很值得父母认真思考文章中的观点来指导自己在家上学。
非学校教育5步走
非学校教育的5条秘诀
如何当一名好的在家上学的父母?
3. 在家上学实施过程中,文化知识层面的学习,从阅读开始。
很多人质疑在家上学如何能和学校比,学校有各科老师,分门别类。其实在家上学不是家庭学校,在家上学是要还原历史上人的自然学习和成长。在家上学不需要分门别类,划分很多学科。只要抓住一个重点,阅读。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的。这也是最自然的方式。阅读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开启书本世界里无穷的奥秘,真是自由的感觉。解决了阅读,儿童自然的求知欲,然后孩子就可以在自学的道路上开始知识的征程。
所以我们千万要保护好儿童的求知欲和培养阅读的兴趣。而事实上现在学校完全扼杀了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在学校里读书读的对书不感兴趣,头疼书了,那还叫什么教育?
阅读的兴趣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首先,父母自己要喜欢读书,以身作则。其次,要读一些儿童感兴趣的经典著作。很多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这就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形成家庭的读书氛围。父母也需要观察和调整,根据孩子的兴趣,提供相关的书籍让孩子来支持自发的阅读。但是不要强迫孩子,以免孩子对阅读的抵触。
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阅读不要心急,每个孩子开始阅读的时间,步骤都不一样。孩子在7岁前,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就可以。过早的阅读对孩子并不好。7岁后开始读书识字,慢慢自我阅读的培养。但是需要父母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来阅读,循序渐进直到孩子能自我阅读。
很多孩子因为阅读或其他在学校里被贴上学习障碍等各种标签。我们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差异性,不要让孩子互相竞争。下面文章在儿童阅读方面对于父母心态有个很好的帮助。
推迟学习文化课程:预防学习障碍的关键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家庭里关闭电视和电脑。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孩子需要玩,需要运动,需要阅读,但很多时候电视和电脑占用了太多时间。我家里根本没有电视,孩子也不怎么用电脑。孩子经常和父母交流互动,读书什么的,其乐融融,很有意思。还有没有电视电脑,就腾出了很多时间来,孩子的自发游戏和活动就会开展的很充分,私人时间空间会很多。
也可以每周开家庭晚会,丰富活跃家庭生活。每个孩子都很喜欢这样的晚会,这给他一个展示和表演的舞台。是很好的锻炼学习机会。
对于学校里其他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自然的学习。在学龄早期即10岁以前,我们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其他科目的书籍来学习。10岁以后,孩子学会阅读了,慢慢推荐引导他读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最好能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知识是互相融通的,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最自然方式。
4. 工作。
对于儿童来讲工作是儿童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儿童工作的权利。在家庭生活中,儿童的工作和学习一样重要。这是儿童在家庭中的职责,也是培养儿童动手能力,自我生存能力以及职责意识很重要的方式。我们应该让儿童参与家庭家务当中,做饭,洗衣服,扫地等等。甚至年龄稍微大些,儿童应该参与社会服务和工作,以及商业创业等。儿童通过工作了解自我的价值,扩展自己的世界。
这个问题可以参阅在家上学联盟翻译的文章:
在家上学之莫尔公式
说了这么多,我们看看在家上学的家庭该具体如何安排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每天孩子生活按12个小时算,要保证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5-7个小时,那么还剩下5-7个小时。每天父母完全操控的学习时间我觉得在2-4小时足够。剩下的1-3个小时给孩子工作,手工等。
空间上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带领孩子走出家里,走入社会。
首先每天安排1-3小时户外运动。来到公园,大自然的环境,亲近自然。儿童是很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
其次,走入图书馆,美术馆,教堂等各种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建议每周至少一次,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第三,技艺培训班和兴趣班。每周安排1-2节课。兴趣班技艺班的参与,要尊重儿童兴趣和儿童的选择。
第四,如果孩子到了12岁以上,一些社会服务和工作的参与就很有必要。可以是孤儿院敬老院的工作,或者儿童相关的工作,甚至可以让子女参与父母的工作。或一些商业活动等等。
在这些走出家门进入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父母要鼓励孩子自主积极的结交同伴和老师,鼓励孩子和他们多待些时间玩耍交流。例如孩子学钢琴,或画画,可以让独自孩子在培训班多呆些时间,甚至1下午,和老师和其他的儿童建立关系。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家上学并不是封闭在家里的微型学校,而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石,从家庭出发探索世界的自然生活方式,开放式教育。我们通过尊重儿童选择,使儿童自主,我们给儿童足够的自我空间,是儿童自由,我们通过阅读和工作,使儿童慢慢探索世界,走入社会。只不多因为100年来学校的出现破坏了这种自然学习生活方式,使我们遗忘了这种生活。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自强,自立自主的自由人。很多人说在家上学需要很多钱的支撑,从上面我们看需要很多钱吗?并不需要什么钱,关键是人。朋友们,放松心态,在家上学真的是很轻松自在的生活,享受它吧。
(文章原载自在家教育联盟网微信公众号,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