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纪录片《天坛祭拜皇天上帝》发布称中国自古敬拜上帝

作者: 楚恒安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11月28日 09:50 |
播放
殷墟甲骨人中的“上帝”(图:视频截图) +
(图:视频截图) +
(图:视频截图) +

近日,一部名为《天坛祭拜皇天上帝》的纪录片发布,该片围绕北京天坛,讲述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祭天礼仪,指出皇帝祭拜的是中国古代的至上神“皇天上帝”。

北京天坛建于明朝1530年,历来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冬至祭天。清朝1751年,天坛改名祈年殿,后经多次修缮、扩建,占地200多公顷。殿中有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皇天上帝”四个大字。该片拍摄中还采访了多名专家,如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天坛历史学家于宝坤等,他们的发现令人吃惊。

纪录片一开始就说到:“在薄雾萦绕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伫立着一个古老的庙宇,这是中国人供奉昊天上帝的祭坛,中国人所说的‘天’类似于西方人所说的上帝。这座巨大而华丽的祭坛,是中国古典建筑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完美结合。在整个中国的帝制时代,皇帝是万能的主宰,而‘天’则是皇帝的主宰。”

中国祭坛的仪式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在殷商王朝的墓穴出土的甲骨文碎片上,已经出现有关上帝和祭天的记载。殷商时期,祭天已成为规模巨大的仪式,至今已持续3500多年。

史记记载,“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泰山封禅始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在秦始皇的时候达到顶峰。另外,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112年已有冬至祭天习俗,后经历代逐渐制度化。

“天”在中国心目中就是上帝。过去的人们认为皇帝是唯一一位与上帝保持接触的人,他受命于天,替天行道,称为“天子”。祭天大典是国家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人们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献上提前准备好的牺牲,为国家、人民祈求天神的护佑。祭天前,皇帝和参与的官员需要斋戒吃素,洁净身心。献祭当天,皇帝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祭服,脱去鞋子,在金盆里洗手,然后才能登坛行礼。在皇帝去天坛的路上,百姓要铺上新土扫平,点上蜡烛,之后关门闭户,沿途街道寂静无声。

祭天大典一般分为9步,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在献祭的牺牲焚烧之前要让其通过一个叫“鬼门关”的隧道,这意思是这些牛羊要为人承担罪的代价。整个过程神圣而肃穆,让所有人感到敬畏。

在祭天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唱歌,大概有12首。其中一首大明会典   “元和之曲”如此唱到,“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臣敢袛报兮,拜鹰帝日皇。”意思是说:“主 帝啊,当你分割阴阳的时候,整个创造的工作就开始了,你创造了天地和五个星球,这美丽的光华,照亮了圆的天,方的地,而这一切尽都美好,我身为你的仆人哪敢说报答你的话,因为你所创造的都是好的。”

不少基督徒对此片表示关注,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论。有基督徒认为,纪录片中看到的中国古人所崇拜的上帝与圣经中的耶和华(雅威)惊人的相似,而中国古人包括皇家的上帝(上天)崇拜应该是罗1:19-20的印证:“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 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同时,也有基督徒表示,一方面对于中国古代皇家敬拜的上帝是否就是圣经中的耶和华上帝这一点需要谨慎,认为“关于中国上帝的结论也是综合各方面证据才得出来的,而不是仅仅有一个称呼我们就自动认定他是雅威了……能否认为指向独一的造物主的称呼,都是同一位,是一个需要严谨定义的课题。”

也有基督徒表示,透过查看中国古人的信仰与圣经中的上帝的关系对于中国人重新认识基督信仰、架起之间的桥梁是有需要的,但同时要主义的是,不能陷入到混合主义的问题。“今天的教会要是向天坛学崇拜,就是走向混合主义的深渊,其罪极大,若是为了布道,与人建立共知的桥梁,则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文化更新。”

关于中国自古敬拜上帝这一观点,中国著名哲学家何光沪教授也曾发表过类似观点。他曾在讲学中多次说到,中国人自古敬拜的“天”并非自然界的天,而是宗教中所讲的上帝。中国古人包括皇帝自古是敬拜上帝的,孔子与儒家也是如此:“儒家讲的‘天’就是上帝,而且同基督教说的类似,他是有位格、有人格,懂得人间的事情,这样才能主宰人间。如果他不懂人的事情,就不能设想他怎么赏善罚恶。中国古人相信赏善罚恶。如果天只是这Sky(天空)、Space(空间),怎么能赏善罚恶呢?”但由于后来周公施行的宗教权利不平等制度,规定只有皇帝可以敬拜上帝,其他王公大臣和老百姓都没有这权利,这导致了上帝信仰的没落。

他说,因为中国这种祭祀上帝的权利到周朝以后被皇帝垄断了,所以到现在,全中国只有北京有天坛,西安做首都的时候为了满足皇帝祭祀的需要有天坛,只是后来没有保护得当现在就看不到了。现在看天坛的祁年殿,其中最高最中间的匾额上写的就是“皇天上帝”这四个大字,“所以上帝这个词不是外来语,不是舶来品,是咱们中国最古的、最代表中国古代信仰的观念。中国人信上帝,不是什么崇洋媚外,中国古人就信上帝。”

今年,另外一本论述“远古中国就有上帝的概念了”的学术著作、即学者杨鹏的新作《“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中国典籍中的上帝信仰》也出版发行,并得到许多学者的评论。作者杨鹏分享虽然他不是基督徒,但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感受到上帝的启发。他说,讲到“上帝”这个概念,大家就会想到基督教,但其实“上帝”这个概念本来是中国本土宗教的概念,在商朝的甲骨文里“上帝”已经存在了。“一直到清朝结束,‘上帝’祭拜一直是君王朝廷的宗教传统。在商朝甲骨文中,称至高神为‘帝’或‘上帝’。到周朝的时候,称至高神为‘帝’、‘上帝’、‘天’、‘皇天’。‘上帝’与‘天’,是对同一至高神的称呼,异名同谓。至高神‘天’的概念,也存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用语中,比如‘听天由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由天定’,故‘天’是命运的至高主宰。”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M0MjUyOTQw/v.swf" allowFullScreen="true"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