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临近之际,各地各方各领域都陆续开始了迎接圣诞节的喜庆活动,2010年12月11日的下午,在北京海淀上演了由济慈之家的盲童小朋友们精心准备的《圣诞颂歌》短剧,盲童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带领观众朋友一起感受了多彩的圣诞节,同时包租婆的故事也诠释了圣诞节的真正意义。比起一切礼物,生命的改变才是圣诞节最宝贵的礼物。
短剧结束后,大家一起观看了济慈之家小朋友们的生活片段,早上起床自己穿衣穿袜,打开窗户感受到第一缕阳光的温暖时,他们由衷的喊出心中的感谢,开始新一天美好的生活。白天他们学习知识,培训技能。看到他们翻杆爬墙,种菜放羊,心受震撼,想起吉勇先生的话说:“我们不帮助盲人,我们教他们怎么帮助自己。”吉勇先生致力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不是等待着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的生活靠自己,从小培养他们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除了改变孩子们悲观的观念之外,吉勇还给盲童孩子们提供更多生活的技能,他说:“现在很多盲人都做按摩,我们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做翻译,他们从小学习英语,18岁后就可以学的很好。他们还可以做钢琴调律师等。”
看完短片后,吉勇夫妇上台进一步介绍济慈之家,他们说到创办济慈之家的初衷时,吉勇先生说:“每个人都在寻找满足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幸福的方式,但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在自己里面寻找幸福,像包租婆一样,紧紧的抓住钱就以为会幸福。7年前,我们决定在自身之外寻找幸福,我们就来到了中国,找到了最需要帮助的盲童孩子们,建立了济慈之家盲童康复中心。”此时法国妈妈的脸上已经显出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她说:“我有三个名字,一个是法国名字Delphine Gauvain ,一个是中国名字李香梅,还有一个名字是‘法国妈妈’,我最喜欢的名字是‘法国妈妈’,每当听到孩子们叫我‘法国妈妈’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在看到吉勇夫妇那么恩爱,就知道孩子们在这个大家庭里一定很幸福。
最后,是自由与济慈之家的孩子们交流的时间,有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给小哥哥送礼物,有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与他们用英语对话,还有的人紧紧的握着济慈之家孩子的手安慰他、称赞他、鼓励他。看着孩子们乐观自由的心态,听着他们发音纯正的英语,基督时报的同工们心里得了安慰,不禁的为他们感谢上帝,同时也祈求上帝兴起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愿上帝的爱充满每个人的心。
济慈之家盲童康复中心创办于2002年,是一所为中国失明和视障孤儿提供寄养、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非营利性机构,该项目目前可以帮助70名儿童。7所各自独立的盲童之家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照顾;学校开设英语盲文、汉语盲文、英语口语、语文、数学、社会实践、体育和生活技能等课程;同时还提供农业、园艺、翻译和钢琴调律等技能培训,除此之外,济慈之家还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给自足和重视环保的社区,他们已经出产自己的鸡蛋、水果和蔬菜,并养殖鸡和羊,还使用“空中菜园”的方法,使失明的孩子可以在园子里独立种植花草和蔬菜。
济慈之家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因为这里的孩子都是盲童和视障的孩子,比起聋哑孩子,他们是更加需要精心照顾的,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济慈之家。详细情况请看济慈之家网站:http://www.bethelchina.org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