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去世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哀悼和纪念,尤其在华人社会和东南亚社会中。日前,东南亚一位华人教会的领袖从基督教的角度并融合儒家传统品评李光耀的一生,赞其是位“先生”,活出儒家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4月10日,李建安博士在《星洲日报》上发表文章《李光耀先生,为人为夫为父为国父》。李建安博士,马来西亚人,当地华人教会领袖,同时是唐崇荣国际布道团新加坡办事处同工,曾多次担任唐崇荣牧师研经会的现场翻译。
李建安博士评论说:“‘先生’,不只是个称谓,更是一份修为;李光耀当之无愧。四书《大学》首篇即论大人作学问做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治己至治家治国治天下。儒家教导的是‘推爱’:由内至外推己及人。这些品质都汇集于李先生一身。”
在他看来,虽然李光耀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建构了其视野与思考方式,其政治手腕和理念也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体现;但李先生的中国民族根源使儒家华人传统价值流于他血液中,其骨子裡蕴涵的是挥之不去的儒家价值观。
在为人上,李光耀修身。李光耀深信一个人在公在私都必须绝对诚实和廉洁,没有妥协馀地;以身作则不取任何公物私用;不耻下问每每出访时会刻意安排与当地人、记者、政要等聚会,藉交流、聆听、发问学习;与时俱进不担心须改变想法勇于取消“两个就够了”的生育政策;节俭,一件外套穿了多年,虽破旧缝缝补补却不捨得买新的;勤奋且浑身是干劲,每天工作至凌晨三点;李光耀说,“我只不过做事有决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我会努力直到任务达成为止,就是这样而已。”
在为夫上,他爱妻一生不渝。两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厮守60载,夫人也是深有才华但默默相夫教子,平凡中显出不平凡。而尤为让人动容的是当2008年妻子中风卧床后,李光耀每晚都陪伴在她身边,给她讲述一天发生的事,给她读她最爱的诗。李建安博士赞其在夫妻之道上是基督教的婚姻价值观的“示范”。李光耀生前也曾在受访时表示,他的婚姻价值观是基督教婚礼的誓言上所彼此承诺的“从今以后,无论安乐困苦,丰富贫穷,有病无病,我都敬爱你,保护你,直到终身。”
在为父上,李光耀齐家。他不接受自己祖父给自己取得洋名,也给自己的孩子只是取中文名字,他认为母语是维系文化的语言,把孩子送去接受10年华文教育,家中规定孩子和他以华语交谈,给孩子们营造讲华语的家庭环境。“华裔身份的认同、民族语言的坚持、自我民族文化的固守、孩子品格的操练、长幼尊序的看重、礼仪细节的不苟;这些家庭教养的实例都在在见证李光耀身上流的是中国传统的血液,儒家思维是他的底蕴中枢价值观。”
为国父,他献上一生。他自己说:我用我的一生建设这个国家,再没有需要我做的事了。最终我得到什么?一个成功的新加坡;而我舍弃了什么?就是“我的一生”。他的儿子李显龙在给父亲的悼词中,引用了英国著名圣保罗大教堂建筑师Sir Christopher Wren的墓志铭名言: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look aroundyou.“对那些寻找李光耀先生纪念碑的,新加坡人可以骄傲地回应道:look around you.难怪有一次当有人建议为他建一座纪念碑时,李光耀拒绝了;他不需要,因整个新加坡就是他的纪念碑。”
“李光耀,他无欲也刚、无贪也强、无私也公、无我也大;他是位政治天才。天才早生一代,当代的人不了解他;待他们了解时,他已乘风而去。”
作者最后以儒家最为推崇的诸葛亮、孟子和范仲淹所敬仰的人格风范肯定李光耀的品格。
“他的一生正如诸葛亮于《出师表》结语中所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活出的是郑板桥《竹石》所描绘高风亮节的坚韧:‘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展现的是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畏不缩的刚勇。诚如范仲淹对东汉严光景仰的短歌所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李光耀先生留给后人的骨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