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不会按着我们计划期望的那样进行,这既是一种祝福又是一种苦难。据说千禧世代是注定生活在失望里的一代。在西方国家,我们在平安富足的年代里长大,不断被灌输这样的观念—自己是特别的,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然而,我们毕业后却进入了一个高失业率和高金融风险的时代,并在追求个人和职业成功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Instagram/Pinterest(社交和图片网站)的生活手册上建议,当你到了30岁应该成立并道德地去经营一家新颖的公司,与一个与你相称的人相爱,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交生活,抽时间参加一场超级马拉松赛跑来捐助肯尼亚的孤儿。
在很多情况下,拥有基督信仰似乎并没能改善我们的处境,因为在教会中我们常被教导说“上帝有他的计划”,而我们常常误解这句话的含义认为我们一生中每天都是美好而充满祝福的。
数个月前,我的母亲死于癌症,相对而言,她过世的太早。在她死前大约一个月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上帝为我预备的都会是美好的事情。
是的,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而且上帝确实借由我母亲的疾病和过世教会我了很多事情。但是这件事绝对不能被定义成一件好事,至少对于我来说不是。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我的朋友中,有些无法怀孕,有些渴望婚姻却遇不到对的人,有些正从事着他们厌恶的工作,有些找不到工作,还有少数几位有着长期的健康问题。
大多数这类情况使我的基督徒朋友在信心上或多或少有征战。虽然一个有疑问的信仰并没有错,但我们不希望因着这些苦难使得自己丢失了信心。
这些事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人们20岁和30岁的时候发生。对于这些困难,我们也许并没有预备好,但是迟早,我们都将要面对。
我完全可以理解关于“好事情”的说法从何而来:是希望告诉我‘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的最真挚的愿望。我理解这样的想法,因为有时候我当然希望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我希望我母亲的过世是唯一一件我需要去面对的苦难,这是一种‘经过这件事,所有事情都会好起来的’的生活态度。但这并不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如果我们一直等待好事情的到来,只会让自己陷入到失望里面。
目前为止看来,都非常的沮丧。但是有希望。
我非常喜欢17世纪的大主教芬乃伦(Fenelon)写给一位年轻女子的信:“当你承受损失时,沉思时,将灵魂安静在主前时,都是你能学到最多的时候。在这样的时间里,你会学会放下你的自私并学会谦卑。”这和我们被告知去期盼事情会好转完全不同。
对于苦难的回应不是说“事情会好起来”,因为很有可能你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好转,你还是找不到工作,你仍然单身。但是,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来帮助到我们,而不仅仅只是挺过这些难处。
我们需要记住上帝永远是良善的。无论我们所处的境遇如何,上帝美好旨意绝对不会改变。这话常常被提及,但是这话确是真理。有时候我会循环播放新颂教会(Hillsong)的诗歌‘海洋’( Oceans),直到我相信“上帝永远不失败,他只是未开始他的工作”。
上帝与我们同在。他与我们一同哭泣,他绝不撇下我们。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感到沮丧孤独, 但是相信主看见、了解并关心着我们确实能使事情发生改变。近来,有人告诉我说:主会安慰我们,但是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求他。这也许意味着我们的心思意念要从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事情上脱离出来,去寻求帮助。
他同样还给了我们同伴。人在悲伤的时候,常常会说错话,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现象(这种事情在我身上不止发生过一次)。但是在这些情况下也常常会出现英雄。我几位朋友真正向我展现了什么是‘与喜悦者一同喜悦,与哀哭者一同哀哭’,为此我永远欠他们人情。即使知道你危在旦夕,仍然选择跳上你的车陪伴你的朋友是弥足珍贵的。千禧世代—一群不太能‘安定下来’的年轻人—应该捍卫并展示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上帝给了我们盼望。 ‘所有的事情都会好起来’并不是一个虚空的盼望。这是一个永恒的盼望,通过基督耶稣的宝血,将来我们可以与主同在;这是一个每天的盼望,给我们力量去坚持。哪怕没有别的理由,知道主耶稣为我们而死也是我们每天起床的动力。
我们要寻求满足,而不是快乐。这听起来似乎没有说服力—即使我们设立这样的目标,但这非常难做到,尤其是在当我们身边的事情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这或许意味着我们要抛开心里对于理想生活的蓝图,或重新去定义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我是一个很会计划的人,所以当事情并不如我计划的那样发展时,我必须常常修改自己的计划,但是大多数时候对于不能预知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我都非常感激。
我们可以选择去敬拜。这并不是一种以掩盖情绪来麻痹我们感觉的方法,但是无疑不论我们感到悲伤还是快乐,上帝都是值得我们敬拜赞美的。通常,我就算心情不好也会去教堂,与弟兄姊妹一同唱诗敬拜主,即使我并不像身边的弟兄姊妹这般热情喜乐。
最后,如果我们经历苦难可以更好的预备自己。生活是困难的,但是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下我们被教导都要去感恩。我认为表达感谢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看起来很喜乐,但是我们需要认识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主是值得我们坚守的。
本文由义工翻译 原文作者Lucinda Borkett-Jones 阅读原文请点击此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