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基督徒艺人袁立获倾力关注尘肺病人 以爱心和行动见证社会需要有担当有奉献的公益人物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6年01月19日 14:19 |
播放

2016年1月19日,第六届女性传媒大奖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基督徒艺人袁立因其过去一年来不遗余力得推动“大爱清尘”——关注尘肺病人的公益活动而成为获奖人之一。

女性传媒大奖于2010年诞生,是由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女人共同主办,是由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女人共同主办的颁奖典礼,旨在见证中国女性自身能力、女性整体形象的进步。2015女性传媒大奖以“性别平等”为主题,对2015年大众传媒领域内的杰出女性给予表彰,见证她们的成长与收获,也是国内首个以“社会性别平等”为主题的大型奖项。此次获奖人包括中国最年轻的量子物理专家彭新华,演员林心如等人。

活动主办方“网易女人”对袁立过去一年来在公益上体现出的诚挚与恳切而赞叹,尤其为虽然作为名人,但袁立不在镜头前作秀,而是朴朴素素、扎扎实实地到乡下为许多生活在挣扎之中的尘肺病人呼吁、帮助他们洗尘的行动叫好。

网易女人提到,过去三年来消失于银屏的袁立今年8月,其微博中的一张图片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她素颜出镜,衣着简单,双手捧着一个盛满黑水的玻璃瓶,眼里满是疲惫和无奈,微博中是这样写的:‘有时候,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干这个,我本可以旅旅游,做做饭,插插花,找找剧本...实在有同情心,看一个靠谱的公益项目,捐些钱,也心安了。我为什么干这个,为什么找这么累,这么让人心跳的公益项目?我好累。’”



而这是袁立成为一名探访尘肺病农民的志愿者,她跟随“大爱清尘”的发起人王克勤一同奔赴偏远山区探访农民,以一个公益志愿者的身份回归公众视线的开始。之后近半年来,袁立的微博发出无数条尘肺病人的求助消息、以及“大爱清尘”的公益捐款渠道,呼吁煤矿老板们珍惜每一个农民工的生命配置合格的口罩、并且要求社会各界更新口罩的标准。

袁立,藉着自己的名人光环和微博的渠道,让中国的社会看到:至少我们需要更加严肃的面对和关怀尘肺病人的群体。在不久前,她被邀请出席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15责任中国荣誉盛典,获得“2015年度责任人物”奖项。在颁奖典礼上,袁立谈起尘肺病人的艰难生活和她的盼望。“成片成片的媳妇都离开了他们的先生,因为他们觉得无望,她们又组成了新的家庭,他们不要以前的孩子、不要得了尘肺病的先生了。”她说,我也希望中国在不久的将来的能够结束这样人为的尘肺病,这是中国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除了呼吁外,袁立的公益之旅可谓“身体力行”。网易女人谈到袁立的公益态度,举了一个对比,“大明星不舍得买包, 捐钱给尘肺病人”,其中还列举到一个细节,“说起在下乡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袁立的化妆水用完了,去商店里买的时候发现一瓶竟然要700块,袁立在跟店员问为何这么贵的时候,店员说:“煤老板的老婆都用这个。”话音未落,门前就驶过一辆豪华轿车,那就是煤老板的车。一个大明星,捐助不手软,一瓶700块的化妆水却最终放弃了,因为太贵。在说到这件事,袁立说:’其实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没必要降低自己生活的标准,但是生活的标准是什么?一定不是你过多的铺张浪费,完全的奢侈给别人看。当你没有爱马仕包的时候,你很想拥有爱马仕包,可是你背着的时候,你觉得它不过是一个包,而且还很硬。还不如拿这些钱帮助别人。’说起护肤品,袁立表示还是要用好的,但是要贵得有价值,只是不希望浪费。”

而比起大家对她的关注,她更加希望大家关注得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地尘肺病人群体们,因为她在这些人身上看到太多的苦难。她眼睁睁得看到无数的尘肺病人,因为在中国这个群体其实是很多的,但是真正关注他们的人并不多,她常常感到杯水车薪,“看了太多无助后,我觉得非常抑郁,我不能睡觉,我很狂躁,我觉得有六百万的尘肺病人,需要你去救助,你怎么办?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好比有一个车上面坐了太多的人,只有我和几个志愿者在推,根本推不动,你怎么大声的急呼,你的喉咙都喊哑了,帮忙的人人太少了,所以你会得抑郁症。”



袁立真实得走到尘肺病人中间,去一家一户的探访,和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苦痛、拥抱他们。
她说其实尘肺病离我们并不远,日常的金银首饰都是通过开采金矿得来、穿越隧道也是这些人打通的,冬天取暖的煤炭也是这些人挖出来的。她藉着这次的“女性传媒大奖”的主办方网易呼吁说:“他们得尘肺病跟我们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去感恩,希望通过网易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尘肺病跟我们的关系,关注尘肺病农民....我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关注尘肺病,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不应该旁观困难,我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关注尘肺病农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这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不抱怨,我们是用爱进入世界,并影响世界,让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让人类之间能够有更多互相的爱。”

事实上,在不久前,她参与了中国第一期器官移植直播:和中国最优秀的医生们为一位尘肺病人任能平换肺。从头到尾,袁立都参与了,医生们也全力以赴,但最终因为太晚了,没有挽回这位民工的生命。事后,袁立发出短信表示非常的遗憾和痛苦,她也说到:涉尘企业的老板们,希望你们能怜惜一个个农民工的生命!希望国家加大监管宣传力度,农民可以从广泛的宣传中重视防护!希望口罩更专业合格人性化,希望规定消耗率。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1930的美国,1970的日本,已经消灭尘肺病。希望中国也下大决心整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步入文明大国的重要标志。”

1月13日,袁立的微博再度分享说:“喜欢接近农民,因为我知道北上广...的繁荣背后,有他们辛苦的汗水与泪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希望委员们可以上书,把他们真实的生活困境,医疗困境,呈现上去。因为他们不善表达,懂得感恩!尘肺农民不容易!”

她对于公益的态度,让不少媒体、名人、公众看到一种真实得爱心,因此她获得“2015年度责任人物”、“2015青年创建人物”和“女性传媒大奖”。这都让人看到,这个社会呼唤得是真实有担当、有奉献的人物。

而她的努力也真实得推动了社会一点点的改变。因为她的呼吁,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尘肺病人。袁立不久前被选为“2015青年创建人物”接受杨澜专访时也是不停地强调这一点,“我的任务,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尘肺病,了解尘肺农民。谢谢杨澜姐的倾听,鼓励及肯定。”

“从网易、新浪、腾讯,再到今天的新华社中国政府网。越来越多的媒体在关注尘肺农民,希望尘肺农民的困境被世人所知,希望更多更大的力量来帮助他们!亲爱的农民弟兄,保重身体,我们正在努力,要有信心,信心比金子都宝贵!”1月19日袁立的这条微信让人看到当名人善用自己的媒体渠道和影响力时,社会可以变得更美好。

附:

被社会忽视的尘肺病农民群体

(来源于“大爱清尘”)

尘肺病已成中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多发于高粉尘、高污染的行业,如小矿山和建筑工地。在中国数百万尘肺病人中,农民工占80%以上,他们缺失国有大企业职工的职业保护、医疗保障等相关配套体系。一旦患病,许多农民兄弟面临赔偿无门、求医无望的境地和死亡的威胁,绝大多数患者因为尘肺病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家庭陷困。


2015年5月9日上午,四川乐山。堪称“中国最坚强尘肺病农民工父亲”陈*六的二儿子陈*洪(图中第二位)也被矽肺病夺走生命,年仅43岁。如今,陈大爷四个儿子有三个死于矽肺病,另一个也病入膏肓,年过七旬的陈大爷仍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医院治疗腿部烧伤,连儿子的后事都不能料理。


尘肺病农民群体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被社会整体忽视的事实,冰冷而残酷。他们一度是社会的脊梁,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健康与生命!他们也是家庭的支柱,他们是父亲、兄弟、儿子、希望,但却成了一个个苦苦挣扎、乞求活命的沉重包袱。

寻救尘肺病农民兄弟。


尘肺病本属工伤,是完全企业责任。遗憾的是,因为过去劳动保护意识不强,加之工人与企业间少有签订正式合同者,鲜有企业为尘肺病农民担责。尘肺农民丧失劳力、贫病交加、悲苦凄惨,既无社会保障又无综合救助。另一方面,作为丈夫、父亲的家庭顶梁柱患病甚至失去生命,家庭中断经济来源,导致尘肺“寡妇村”、尘肺孤儿大量出现,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


2015年5月8日下午,甘肃古浪。曾经的维权斗士、曾经的患者榜样,古浪尘肺病农民 赵*海(图中左起第一位),因医治无效于下午三点离开人世。几年前,赵*海患病后,丧失劳动能力的他曾带领家人开设网店创业,以期改善困难的家庭(其妻腿部残疾)。然而,赵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尘肺病的折磨,留给家人无尽的伤心痛楚。 


2015年5月11日下午,四川成都。1986年出生的任*(图中左起第三位)病重无法呼吸。他哥哥借钱转三次救护车送到华西四医院,花费车费二千多。5月12日即手术。大爱清尘四川志愿者到医院看望,他骨瘦如柴,无法躺下呼吸,每天依靠制氧机维持呼吸。尘肺病尚无根治药物,一般采取洗肺手术和保守治疗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只要医疗跟进及时,救治措施到位,掌握康复技能,可以缓解患者病情并拯救其生命,甚至可以让其恢复简单劳动能力。大爱清尘自2011年6月15日大爱清尘创立至2015年5月11日,我们累计救治尘肺农民1344人。然而,因为尘肺病的不可治愈,仍然有患者的生命无法坚持更久。在已救助患者名单之外,湖北口乡、陕西镇安、四川宜宾、四川凉山州、云南邵通、江西修水、湖南安化、贵州仁怀、贵州思南、河南嵩县……存在着大量我们未能了解情况的尘肺病农民,他们大多居住于偏僻山村,与外界的联系少之又少。随着日益增加的患者求助信息申请,我们急切地认识到:需要投入更多更稳定的力量来帮助这个群体。

“大爱清尘”捐助网页可按此点击查看详情。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