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道德弟兄对传道人的团契生活的探讨。他谈到,传道人也是人,他需要支援团体,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安慰和监督,传道人必须从独行侠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进入团契生活,寻找建立一个适合我们,并可以让我们付出爱更可得到爱的团契,这样会对服事有很多益处和帮助。盼望他的文章能够给许多教牧同工带来亮光。
假如以利亚有七千人作支援团体…
—— 也谈传道人的团契生活
事奉独行侠
圣经中的以利亚是伟大的先知。只是在经历了最辉煌的服事之后,他失败了。至于为什么失败,我们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所看见的一个事实就是,在他服事的高峰和服事的低谷都是一个人,用以利亚的话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
在圣经列王记上十七章中,以利亚面对四百五十个巴力假先知的挑战的时候,他不无悲壮地对众民说:“作耶和华先知的只剩下我一个人。巴力的先知却有四百五十个人。”但显然上帝特别祝福了以利亚,不仅仅从天降火证明耶和华是神,使得以利亚杀尽全数的巴力假先知;接着,神又垂听以利亚的祷告降下大雨,停止三年之久的旱灾。
以利亚经历了伟大的胜利之后,就陷入了服事的低潮。他害怕耶洗别的追杀起来逃跑,甚至在一个罗腾树下求死。当耶和华神问以利亚“你在这里作什么”的时候,以利亚两次述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并向神诉苦说:“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
这个时候,我们酒看见这伟大的先知确实孤独,无论是他的得胜或失败的时候,他都是独行侠,一位满怀悲情的独行侠。
于是,笔者就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以利亚早知道神藏有向神忠心的七千人,并且和他们中间的一些有互动有团契的话。那么,以利亚会不会躲在洞里自怜、寻死呢?我思考的一个结论就是:服事生涯中需要有支援团体,传道人需要有团契生活。
传道人也是人
以利亚是伟大的先知,但是也是失望而求死的先知,这样的事实让我们知道:最伟大的人也是人,最伟大的先知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圣经中的以利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自觉不如人,看事物都是负面的,不想见人,对工作有厌恶感,甚至有自杀倾向。按着现代医学的定义,以上的心理状态,以利亚毫无疑问将被鉴定为严重的忧郁症患者。
传道人也是人,也会有软弱、失败和恐惧的时候,也会有需要别人关怀和帮助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即使在台上我们是一位大有口才和激情的讲员,但台下的我们却会为着人际关系而烦恼,有时候是因为个性的不合,有时是对别人角色或者才能存有嫉妒或者竞争心态,或对别人的恩赐感到有威胁。即使在信徒的眼中我们是富有怜悯心肠的牧者,但我们自己却知道有时候我们关心是那么的不单纯,甚至有时并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自私。即使在外面我们大受欢迎、受人尊重,但是内心当中,我们却时常恐惧害怕,感到孤独。
不可否认,传道人的职分会将传道的人神圣化,以为热心事奉主的人不会受伤、不会软弱、不会犯罪,也不需要别人的勉励和安慰。但就如有传道人呼吁“我在牧养别人,但是谁来牧养我?”一样,传道人也是人,他需要支援团体,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安慰和监督。
与信徒的团契
团契生活是每个基督徒的需要,是健康基督徒必须要有的经验。在今天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里,人们专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感觉。但神向我们发出呼召——追求真诚的群体生活,这呼召就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们。我们的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可是神创造的是需要群体的人。我们都需要滋润心灵的人际关系来支撑我们,做我们的后盾。
只是谁能和传道人团契,成为传道人的支援系统呢?很自然的我们会想到更有能力和更资深的传道人。但是保罗的经验并不如此,与保罗团契相交的有路加、提摩太、马可、以巴弗,这些人全是保罗带领信主,栽培过的门徒。保罗不是和彼得、雅各和约翰等大使徒过团契生活,乃是就地取材,以自己牧养的对象作他的支持系统。
或者你为隐藏自己的软弱,或者不屑于那些比你属灵成就低的群体的支持,以至于你可能会故意脱离群体,去做“事奉独行侠”。但如果我们承认传道人也是人,我们就需要生活在健康的群体中,就是一些能够扶持、坚固我们的群体,一些能使人坦诚沟通、诚实相待、彼此信任、在爱中彼此监督、又无条件彼此接纳的群体。这些群体的对象可能是平信徒,可能是你牧养的对象或者你的学生,但是这些群体能激励我们成为可信赖的领袖。这些群体能使我们人格成熟,价值得以实现。而且这种健康的群体能够培育人的品格,尽管人的许多才干不需要在亲密可靠的人际关系中来培养,但品德的造就却离不开这种环境。
所以,为提防耗尽,传道人必须从独行侠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进入团契生活,寻找建立一个适合我们,并可以让我们付出爱更可得到爱的团契。
同工之间的团契
以利亚的再次复兴就是因为他知道神保全七千人未向巴力屈膝之后,并被神差遣去膏耶户作以色列王,膏以利沙作先知。特别是在膏以利沙之后,他就进入一个有团契的服事生活。可以想象这对师生会在一起实践“授”与“受”,他们也会对国家未来和先知事工进行一些探讨。但是从圣经说以利沙“随后就起身跟随以利亚,服事他”,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以利亚和以利沙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和同工的关系,更是一种彼此承担、彼此关怀的关系。
确实,“团契相交”,不是一种肤浅的关系,而是在神里面的相交。它不单纯是一种友好、配合或共事,而是一种活泼的属灵相交;是分享彼此里面耶稣的生命,注视彼此生命中的耶稣,透过彼此来触摸耶稣,并被耶稣摸到。这种相交是因为耶稣基督实实在在居住在我们心灵和生命中而自然流露、产生的。
有时候我们狭窄了“团契”的含义,特别是传道人,我们将和同工之间的“团契”约化成事工分享、神学探讨以及时事交流上;我们也将同工“同心”的含义只停留在事奉理念上的认同上,讲究的是可不可以共事,会不会冲突。于是,团契生活的彼此相爱真理被消极化了,以为只要理念上不冲突就是相爱,只要事工搭配顺畅就是同心了。但这不是真正的团契,这样的聚会也不是真正的团契聚会,这顶多是开会,是事工探讨会。笔者回想自己的服事环境,确实缺少真正的团契,缺乏传道人之间情感和心灵上的交流,更没有彼此勉励一起委身信仰。如此环境之下的传道人都成为了独胆英雄,少有鼓励、劝勉、关怀和守望。久而久之,就可能“死得很早”。所以传道人耗尽崩溃、传道人道德失败的消息常有听到。
因此,传道人之间要有团契生活,要有一个重视彼此灵里的交通、生命的关怀以及在品格上彼此守望的团契。
结语
中国教会在转型、在成长,我们从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复兴里面走出来之后,进入更理性、更持久,可能会更漫长的教会建设。于是,教会对传道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传道人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为防止传道人在“只剩下我一个人”悲壮中失败,我们需要寻找我们的“七千人”,有意识性去享受我们的团契生活,建设我们的支持系统!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