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人类历史再过十年、半个世纪、或者百年后,会如何评价2016?
这对现在的我们而言,是个无解的问题。今天的世人最多知道和评论的只是2016年是对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的一年。
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未来怎么去走更加重要。未来的模样取决于今天的我们如何行走,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基督徒如何看待当下、又如何看待历史的走向对未来影响至深。因此,基督徒回归圣经中的福音和天国观变得核心和紧迫。
时代总会变迁,潮流总会来回,但无论如何,基督徒的盼望不在这地上的城。与过去几年相比,2016年的中国教会好似波澜不惊,但在转型之路上仍旧在更深探索。神是历史的主人,作为他的百姓,我们总要寻求神的旨意,遵循他的训诲,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2016年尾声之际,本平台根据点击率、关键字搜索、读者分享、重要性等综合因素,评选出2016年中国基督教十大新闻(包括事件、热点和话题)。藉此回顾,我们希望可以更清晰看到一个2016年中国基督教的景观,也帮助我们更进一步思考在上帝带领下我们要如何去行,成为山上之城,成为光与盐,成为祝福万民的通道。
2016中国基督教十大新闻——
(按时间顺序排列,重要性不分先后)
1.寇绍恩牧师罹患癌症中与神同行 内地基督徒祷告守望
2.中国家庭教会老仆人李天恩上海逝世安息主怀
3.世界牧者大会曼谷举行 112国近3000名牧者参加 中国百多位牧者出席
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5.城市化浪潮下中原地区农村教会的尴尬、困境与探索
6.中国教会更多思考与讨论普世宣教话题
7.罗尔事件与《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一文引基督徒热议
8.基督徒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慈善事业:愿与非基督徒爱心人士共同防艾
9.修迦南发布认罪悔改书:在众弟兄姊妹面前向神悔改,因我曾编造向温家宝传福音一事
10.梅尔·吉布森新电影《血战钢锯岭》激发中国基督徒两极大争论
详情可点击每一项阅读或浏览下文
_page_break_tag_
1.寇绍恩牧师罹患癌症中与神同行 内地基督徒祷告守望
去年12月20日,寇绍恩牧师发出一封“给我亲爱的‘家人’—写在手术前”的公开信,分享他被确诊患有淋巴癌,亟需治疗和手术。他的情况迅速引起许多内地弟兄姐妹关注,藉微信等社交媒体邀请为寇牧师代祷。
延续到2016年数月内,寇绍恩牧师的情况一直都高居内地基督徒资讯类点击率排行榜首位。寇绍恩牧师经历了从不开刀到开刀手术的转变,1月6月手术“非常成功”并分享21天的罹患癌症中与神亲密的感动,“这二十一天真是精彩!真像云霄飞车,真是震撼教育!”
虽然因为治疗,寇绍恩牧师每日灵修网络短讲《恩典365》不能继续录制,但他在病中多次分享上帝与他同行的恩典,得到持续关注。3月9月,寇绍恩牧师分享自己经历了一次手术三次化疗,患病期间开始学习单单注目主耶稣。3月11日,寇绍恩牧师再次分享,在治疗癌症期间更深体会到上帝知道他,发现上帝不仅仅在治疗他的肉体的癌症,更要治他心里的癌:“我发现主在教导我一个功课:人的生命中有一些‘执念’,像坚固营垒一样,根深蒂固的扎在你心上,时间越久,扎得越深,深到有时你根本不知道在坚持什么!根本想不起来为什么要这么坚持!怨恨是这样、苦毒是这样、不饶恕是这样、一个我坚持的生活型态、行为模式也是这样!而常常这样的‘执念’不是从神来的,是不合神心意的,是拦阻我们更深活在主爱中的!但我们抓的太紧了,紧到主必须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进行特别的疗程!藉著化疗,主给我的心做了一个有趣的治疗,阿爸父,真的很有趣,祂真的知道我!”
“各位好朋友平安。现在是2016年马上要进入10月份。过去这几个月,我生病了,非常谢谢您。谢谢好多好朋友为我祷告.....”今年9月就要结束的时候,寇绍恩牧师藉着新开通的“恩典365基督之家”微信公众号上在视频中发来他久违的问候。他说到:“感谢上帝垂听各位的祷告。我现在身体好多了,所以赶快来向您保平安,我们一起将荣耀归给神。”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2.中国家庭教会老仆人李天恩上海逝世安息主怀
5月3日中午12:00,服事过中国教会超过半个世纪、神的老仆人李天恩(原名:李慕圣)在上海逝世,安息主怀,歇了地上劳苦。
他是中国教会的历史见证人之一,与王明道、倪柝声、袁相忱、林献羔、谢模善、杨心扉等是中国家庭教会的先辈。回首他的服事,有中国家庭教会的牧者的评价李天恩“是河南教会的根,是上海教会的光”。
对于他的逝世,各地家庭教会牧者同工与信徒致以悼念缅怀,纪念和感恩李天恩的生命,“见证基督的一生,为我们留下美好榜样和生命信息,愿主安慰他家人,安慰鼓励我们众人继续行在天路历程中。”也有牧者同工分享一些李天恩和谢模善,赵西门等家庭教会老前辈的合影,感慨说:“这些中国教会的战车马兵相继被主接走,是否能有更多的有生命见证的人兴起。这些都是不求名不求利的人,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李天恩弟兄在大学时蒙主呼召,放弃学业开始读神学院,在河南开封读过神学院,后辗转到南京和杭州读神学,1950年7月毕业于杭州神学院,后开始在南京、杭州、东北、上海等各地辗转服事。李天恩一生曾为传福音坐牢四次。1973年6月第二次被捕,并且由于他在文革期间传福音、带领众人信主而被判了死刑,并曾三次面临被枪毙的命运,然而全能的神作工,奇妙地救他脱离“狮子口”。伴随着文革的结束,李天恩继续在全国各地奔走传道、服事众教会数十年。
5月14日上午9:00,李天恩的安息礼拜在上海漕溪路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近2000名各地家庭教会的牧者同工及信徒前来送别。李天恩的亲属及各地家庭教会的牧者同工上台见证这位主的老仆人的生命。李天恩的儿子李新民发表追思感言,回顾李天恩的感人见证,“父亲毕业以后,本来是要出国进修,但是受到了主的呼召,他再次留在了中国服事。”李新民表示,父亲一生都跟随神的呼召,去到中国各地、农村服事教会,这三十年来,足迹遍布中国各地。父亲一生都以“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24:16)”这句经文为心愿,也跟随这句经文去生活。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3.世界牧者大会曼谷举行 112国近3000名牧者参加 中国百多位牧者出席
6月22日晚,持续一周的“世界牧者大会”(Global Proclamation Congress for Pastoral Trainers)在泰国曼谷落幕。来自全球112个国家逾3000多名基层牧者与事工者们报名了此次大会。除少数来自欧美的出席者们,大部分来自于亚非拉地区,尤其是非洲和东南亚,也有100多名来自中国内地的牧者和同工参加了此次国际性会议。
大会值得关注,在于这是一场聚焦于服事全球各地基层牧者成长的福音派会议。主题是围绕着一个良性循环“健康的牧者——健康的教会——健康的社会”:健康的牧者会塑造健康的教会,健康的教会会塑造健康的社区和社会,如果你的教会和牧者不健康,你的社区就会不健康,从而导致社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世界各地许多社会问题也反映这一点。来自非洲的Delanyo Adadevoh牧师在特讲中鼓励世界各地基层牧者要转化成为健康的牧者,他说:“你们是世界的光、你们是这个地上的盐。你们是我们社会的健康。”
大会发起人拉梅什•理查德博士开幕时提到目前世界上的4个现实:一是有73亿的人口,所以我们的行动也要跟上这样的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二是根据统计每一天全球有5万人新受洗,这也带来培训牧者的需要;三是在接下来的四年中,500万新的教会会被建立起来,其中70%新植堂的教会在一年就会失败;四是全球大约至少有220万牧者,但95%没接受过培训,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机会。所以,他希望更多人看到需要,帮助健康牧者的培训。
10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的牧者同工与代祷者们参加了此次大会。6月21日晚特讲环节前,几位中国教会代表上台分享,来自北京的张恒牧师发言说,因着上帝的恩典中国发生了福音的复兴,过去60多年里中国的基督徒从70万到现在的数千万,对此非常感谢上帝的恩典,同时能够参加世界牧者大会也非常感恩和荣幸,他表示目前中国教会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公开化、宣教培训等,盼望世界各地的教会为中国教会祷告,并表达了中国教会参与世界宣教的决心和负担,希望从宣教输入国成为宣教承担国,呼吁世界各国也为中国的宣教祷告。中国的牧者代表们也分享了大会让他们感受到培训健康牧者的重要性,希望更多参与。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4.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9月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表示:为了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提高立法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定,将国家宗教局报送的送审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6年10月7日前通过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首页左侧“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信函和电子邮件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目前所执行的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由2004年11月颁布、2005年3月正式实施。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去年曾表示,《宗教事务条例》是中国宗教法制建设中的标志性进展,首次以具有法律文件性质的条例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让我国宗教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并开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该条例已实施11年,对中国宗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新的修订草案的出现及最终的定稿、颁布与实施,将会对未来中国宗教界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发布后,立即引起宗教界与法律界等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不同角度对送审稿的具体内容、与上一版的改动修订、及未来可能会对宗教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其中多位家庭教会牧者对此次的修订草案定稿后将会对家庭教会产生的影响,及该如何应对才能够合神心意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送审稿中与基督教家庭教会近年来最主要的诉求即登记与解决合法性身份直接相关的是第35条,“35条万众瞩目”,有教会观察人士如此说到。
第35条规定:信教公民有进行经常性集体宗教活动需要,尚不具备条件申请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由信教公民代表向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征求所在地宗教团体和乡级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意见后,可以为其指定临时活动地点。
在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指导下,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临时活动地点的活动进行监管。具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条件后,办理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手续。
对该条款的内容及整个送审稿,家庭教会人士有赞有弹。有人认为这是“史上以法规形式出台的最严格的宗教法规”,家庭教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教会,尤其家庭教会将承受更大生存压力挑战,甚至若严格按法规执行,现存的无论任何宗教的家庭或其它私下形式的聚会都不再有生存空间。”也有人认为,35条中使用了“信教公民代表”一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它明确了一些家庭教会领袖的法律身份,这是值得肯定之处,虽然没有完全承认家庭教会和家庭教会的领袖,但至少给了家庭教会的领袖一个法律身份,使得家庭教会有一个法律上公开的合法身份与社会公开的互动,家庭教会需要看到这一点,并思考如何更好使用这一新改变。
但大多数家庭人士的反映都集中在不希望登记时需要得到三自的认可这一点上。一华东城市教会的牧者表示,不希望家庭教会登记时只是到三自去登记,也不希望在登记时有关部门只是听从三自的意见,这会造成很多的问题。一位中原传统教会成长出来的牧者表示,家庭教会过去很多年的呼吁也是希望登记和公开化,但现在如果规定每一个聚会点登记都需要经过三自的话,这是这么多年来家庭教会一直绝对不会接受的。
有教会观察人士分析说,送审稿也体现了官方的一个纠结,即如何处理三自作为宗教团体的地位和权力,“一方面弱化三自、一方面又在依赖三自,这就是纠结所在。未来如何处理三自问题,这是政府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特别是35条里面提到“.....征求所在地宗教团体....意见”,这会涉及到家庭教会如果到登记要找谁的问题,如果跟以前一样登记还是要找三自,会让一些基层家庭教会有意见。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5. 城市化浪潮下中原地区农村教会的尴尬、困境与探索
9月中旬,基督时报同工走访了中原地带安徽和河南的一些教会,发现9.10至10.10大约一个月期间,河南、安徽这两个可以被称为是“福音老区”的大部分基层传道人和教会同工们都在忙于秋收。
因为大部分传道人和同工在教会的服事是义工性质的,教会并没有工资和多少的津贴,为谋生活他们在服事教会的同时还需要种地让生活简单维持下来。所以,秋收这个传统的季节,也就成了乡镇基层传道人和教会同工们一个既迎来物质上的丰收、又难以专心服事的一个纠结的期间。这段期间,大部分乡镇教会的服事也就减少到了最低值——除主日礼拜,其他的服事全部先暂停,等秋收农忙过去了再恢复。农忙时候的主日礼拜参加的人也明显减少许多,常常连平时的一半都布道,因为教会许多信徒也忙于秋收。
事实上,这反映出的更多是城市化浪潮下中原地区传统的农村教会的尴尬与困境。
上个世纪70-80年代中国教会经历了文革后第一次属灵大复兴,尤其以河南、安徽的农村为主。然而最近10多年来城市化浪潮带动中原许多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离开家乡和土地,到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打工谋生。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加上迫于经济压力,河南不少基督徒和传道人也出去经商与打工,而“老家的教会”看上去好像没落了一样,即便很多农村已经拆除了简陋的旧教堂,建起了宏伟壮观的新教堂,信徒的人数却越来越少。
农村教会许多默默无闻的传道人和基层牧者们在经历着经历着“去与留”的选择,有的迫于经济压力选择去城市打工,有的选择了走到城市牧养教会也更新自己,有的选择了继续在老家的教会持守并牧养乡里乡亲。三种选择没有哪个难、哪个易,都各种有艰苦与挣扎。
选择留在老家教会的传道人和牧者们大部分都在经历“靠信心生活”这样的传统导致的无薪资、经济压力大,要么就是苦苦捱穷,要么只得种地维生。其中比较基要的传道人仍困守在曾经的时代和传统,而走出困顿的方法只能是走出自己,赶上时代接触社会活出生命;希望有所建树的人则在维生的同时默默在实践中探索时下农村教会的转型。
一些教会和同工“摸着石头过河”般渐渐积累出一些经验,比如同工培训很重要、城市教会与农村教会发展之间的张力需平衡、老中青三年同工如何配搭走也是关键。还有如何更好地吸引新时代的人,如何带领年轻群体认识基督信仰,而不是用以前的一套思维模式去教导信徒们;如何提高牧者同工的综合水平比如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等等。
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农村教会基层同工发现乡里乡间的慈善和社会服务的点点滴滴要做起来,尤其是老人的探访、关怀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我们现在还落后人家啦,怎么发光?现在就唯有我们这些信耶稣的人在别人办不了的、不想做的上面我们付上爱心,才能影响到别人。”河南兰考一位立志做养老院的老传道人如此说。
“到很多地方,我发现那些讲道人讲的很好,但是做的不咋地。我们做的都不太好,讲的都不赖。我是觉得:我们信主的得少说多做,不要跟做广告似的,让人除了广告好看之外其他都看不到。广告是做的挺好,但是信心和行为不匹配。我们基督徒和教会真正要站出来,做社会有益的事情,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耶稣说人子来不是来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做‘公仆’是我们的宗旨。我觉得两个群体是我们教会一定得要开始去关怀的,第一是留守儿童,第二是老人群体。”河南安徽边界一位服事教会30多年的资深牧者说。
“农村基督徒在中国教会占有很大的比例。有人认为将精力放在这一块上有些浪费时间精力。但我说,如此大的群体,无论她的发展是好是坏,都会给中国的基督教发展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河南一位80后的年轻传道人提醒说不能忽视农村教会:“这个群体有着很明显的弱点,并且有不少的组织将眼睛盯在上面。写这些并不是想揭露什么,而是想说,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肢体。并且需要的是合理而有效的帮助。如果农村的基督教能够得到改变,脱离种种愚昧,那么基督教向世人所展示的将是多么积极的一面?不然,这个软弱的肢体将一直是中国教会的脸面。当我们说基督教是如何文明、进步、引领世界的时候,别人直接说:看那些农村的教会,这就是你们的文明和进步?”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6.中国教会更多思考与讨论普世宣教话题
宣教是主耶稣给的命令,是基督教发展2000年来很重要的DNA之一。伴随着中国教会在过去30多年的复兴与成长,“宣教的中国”成为许多人的异象和梦想,希望让这个有着1000多年的传教史的民族从宣教接受国到宣教派遣国。
与此同时,伴随着开始更多得谈论和展望“宣教的中国”,到底中国教会如何更好得参与普世宣教,今年成为越来越多牧者同工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有牧者9月23日于基督时报发文《【观点】警惕中国宣教大跃进》肯定宣教意义的同时,也问到:“中国经济的腾飞带动了教会的飞速发展,而传统宣教输出国如欧洲,基督教的影响在下降,新兴的基督教地区如非洲由于经济的原因,还不能成为宣教大国。现在主要的宣教输出国为美国、韩国。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教会实力的增强,让中国成为宣教大国的呼声随之兴起,愈演愈烈,其中有国外教会对中国教会承担更大责任的期盼,有国内教会领袖对教会发展的规划,有的教会甚至将向海外宣教当成教会的中心任务、大使命,培训、营会、特会等等层出不穷,设计远景,动员教友海内外宣告,掀起一幅你追我赶的海外宣教高潮。基督徒如果不参加其中某项活动,不表态支持,不捐助奉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基督徒了。那么,中国教会是否真的到了向海外宣教的阶段了呢?”
他认为,首先外国教会过高估计中国教会的实力,给予了中国教会海外宣教过高的期望值,同时国内教会的领袖是不能看到自己教会在人数和奉献上的增长就以为时候到了就可以向外输出宣教了,未免有些草率,内在仍旧需要很多成熟和预备。
这位作者提醒说,宣教中需要儆醒“贪大”.圣经上讲爱人如己,先从爱邻舍做起,那么宣教是否从邻居等身边人做起?越是大的、远的目标实行起来越困难越复杂,小的近的反而更容易做到。
此篇文章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弹赞两极的反馈。有平信徒评论说:“内地教会尤其是县乡教会,在青年团契,夫妻团契,亲子教育,职场辅导上的事工基本为零。不解决这些基本事工,教会发展必大受影响。希望全国牧者都来关心我们的夫妻家庭关系处理,孩子的正确教养方式,职业道德和人际关系等实际问题,提高基督徒灵命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真诚呼吁。”也有神学院老师说:“(文章)分析精辟,言之有理,可视为忠告!首先,教会内的问题成堆,先解决了才不至于带出混乱的来。其次,教会有几人够外宣资格?好好看看早期来华宣教士的素养心志,再确定有无可能完成外宣教。没有冷静缜密的考量,就不会有完成神国事工的希望。基督教传入欧美得以引领风骚,源于新办学校的!没有人才的培养,就没有事业的兴旺。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人才就是领袖。”
但也有牧者认为:“发这样的文章,是有刹车的意思,但现在车还没有开呢。目前全国没有多少教会参与宣教,现在是宣传和动员的时候,是要开动车子的时候,而不是刹车的时候。一个观念被人接受是很难的,我们也在做宣教,做的很艰苦,这样的文章发出去,会打击那些做宣教的人的情感,也会让很多不宣教的人找到理由。大使命是主的教导,当时的使徒也是不愿意的,但是是主一步步推着他们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宣教的事上,永远够不上主的心。”
有从事宣教的教会领袖质问说:“平安!请问原作者,中国什么时间可以宣教呢?”有从事家庭教会转型的领袖也发文回应说“宣教——被推着走”,认为查考使徒行传可以看到最初使徒们走出耶路撒冷开始去宣教,是被逼迫等环境“推着走”的,之前的门徒们只是在本地区、本文化的耶路撒冷,但上帝藉着环境的改变、以及对彼得等人的带领,打开外邦传教的历史,今天中国教会也需要在宣教传统上有更新与转型,包括宣教区域的转型、遗传与现实的转型、以及加强对跨文化宣教的认识,并且对宣教规律要有所掌握。
中国参与普世宣教也成为许多关注中国教会的国际牧者注目的话题。1978年文革后最早曾被邀请到河南一带传讲圣灵和复兴的包德宁牧师表示,一方面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发展起来的中国教会对世界基督教可以贡献的最大意义之一在于伴随着中国人走向国际也可以更多普世宣教,他也说到:“因为中国教会刚开始做宣教,不成熟是很正常的。”包牧师谈到中国教会在宣教上的预备,包括需要和很多成熟的海外机构配搭,比如东南亚就有很多跨文化宣教的机构;还有因为整个中国教会也是起步的阶段,中国教会也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信徒有信徒人数不少,不过方法、经验、资金都比较缺乏,所以这就需要合作,就好像中国企业和海外企业合作。
“我觉得中国教会现在这个阶段是需要很重视宣教的生命的。”包牧师说,并且中国教会最根本是持守纯粹的信仰,特别是持守宝贵的渴慕神的话语、热爱祷告、走十字架道路的传统,同时变得更具有国际视野,建立真正中国人自传、自治、自立精神的教会。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7.罗尔事件与《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一文引基督徒热议
深圳某杂志社前主编罗尔9月13日一篇发在个人公众号上的文章《耶稣,别让我做你的敌人》在11月27日由一位非基督徒P2P业内有名的自媒体营销人士、称罗尔为杂志社老领导的刘侠风在P2P观察的公众号上以同名文章发起了“你转发,我转款,你转发一次,我捐款一元”、为罗尔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筹款的活动后,引起微信刷屏并成为公共事件。
12月1日,一份由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刘侠风及腾讯四方沟通后的声明称,罗尔通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获得的赞赏金252万元,以及“P2P观察”发布的文章获得的10万元赞赏金,共计262万余元将在3天内“原路退回至网友”。
事件并未随着声明落幕,对此无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展开了尖锐的讨论。关于罗尔事件本身的真相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基督徒与基督教被卷入一个公共事件,并且基督徒里面对于一个公共事件展开各种角度的讨论,这在近年来也是非常少见的。从这一角度来讲,值得关注。
罗尔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因罗尔最开始筹款和被刷屏的一篇文章《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谈到耶稣,谈到圣经,从而基督教和基督徒也“被”卷入成为此次该公共事件中的话题之一。
有深圳的教会同工采访了罗尔的牧者和神学院同学谈谈对罗尔在教会生活中的一个印象。早在9月15日,罗尔所在的深圳基督教协会的新恩堂曾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见证恩典】罗尔,天父在路口等你回来》,内容是一位教会诗班服事的同工谈到罗尔的情况和对罗尔文章的观点,也邀请教会的弟兄姐妹为他一家代祷。
有非基督徒网友说到这个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是基督教,某金融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对此许多基督徒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关注并驳斥了这种观点。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媒体也观察并认为基督徒对罗尔事件起到关键的作用,但许多基督徒对此观点并不同意。
整个罗尔事件持续了近二周的时间。期间,基督徒就罗尔的文章《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中的观点是否符合圣经,基督徒如何看待苦难,同时基督徒是否应该帮助罗尔,以及是否因为基督徒推波助澜而促使此事成为公共事件等话题,都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不同的讨论,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不少平信徒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畅谈此事,角度各异。
有基督徒姊妹在基督时报发文谈到:“请给你的善良加上理性”,她说:“‘爱心’是离不开‘知识和见识’的,并且我们还需‘分别是非’。”对于不少基督徒以耶稣饶恕犯奸淫的女人说到我们也是罪人,不应该质疑罗尔,这位姊妹写到:“质疑不是审判,它代表试着独立判断,它代表试着‘分别是非’,如果一有疑问,就不分青红皂白以‘行淫的妇人’类比,认为他人无资格质疑,只怕会纵容恶。上帝是怜悯的,同时,上帝也是公义的,不然,耶稣不会告诉‘行淫的妇人’:我也不定你的罪,只是以后你别再犯罪了......理性与善良一样重要,它可以让你帮助到那些确确实实非常需要帮助的人。”
也有一位宗教社会学背景的基督徒弟兄发文《罗尔事件——一个教会缺席的故事》,分析说:“.....我们看不到教会作为团体的社会影响,我们只能看到那些作为所谓基督精兵的牧师在到处宣战。当某个城市的教堂被拆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冷眼旁观的社会和激情亢奋的由个体组成的人群.....我们设想,罗尔的教会开始就能有效地帮助罗尔,并且在价值观上能影响罗尔,面对一意孤行的罗尔,教会能及时发出声音,那么事情可能不会出现后来的高潮和反转。如果那些热衷于慈善的基督徒个体能形成有效联络的慈善团体,把个人单纯的善良放进团体的队伍,及时判断事情的真伪,那么故事可能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却只看到今天的结局。”
一位宗教学者说:“与历史上的慈善相比,现代公益慈善是在法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进行的,更具规范性、专业性和开放性。作为信众个人,既是公益慈善的支持者,也是公益慈善的受益者,不仅需要更多了解和关注公益慈善,更要学会理性地参与公益慈善.....对于教会而言,需要深入思考地是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途径和方法。目前,许多教会和信徒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例如给地震灾区捐款、给重病患者捐款等,还有大量民间救助孤儿弃婴等慈善活动。这些活动当然是信仰的体现,是有其价值的。不过,现在的社会公益慈善已经日益专业化。特别是《慈善法》出台后,对从事公益慈善的资格、方式和流程都有了明确的规范。教会及各宗教组织应该积极了解,学会在法律框架下更加专业高效地提供社会服务。”
12月24日即圣诞节前一天,罗尔其女罗一笑今晨6时去世,她的父母希望捐献她的遗体和器官。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8.基督徒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慈善事业:愿与非基督徒爱心人士共同防艾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继去年12.1举办了“爱与生命”慈善音乐会关注艾滋病患者关怀与防治之后,今年12月1日,由中华红丝带基金、上海慈善基金会关爱艾滋病专项基金共同举办的“爱与生命”主题公益活动2016年12月1日在被誉为是“中国第一高”的上海中心举行,表达基督徒愿与非基督徒爱心人士共同防止艾滋病,并且表达愿效法特蕾莎修女带着上帝的爱去关怀艾滋病患者。
此活动主办方之一上海关爱基金发起人、基督徒卞秉彬,上海作协作家、资深人力资源专家、CCTV中国年度雇主评委会委员、凤凰卫视独立民生观察家、欧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策略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委会理事、社会评论家。1999年时,他曾率先提出“不跳槽的人是可耻的”等多个极具开创性、改变中国人就业思想的观念。从一个被许多光环笼罩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转身成为基督徒关爱艾滋病患者慈善事业的推动者,踏入艾滋病患者关怀这个很少有人涉足的公益领域。他分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耶稣舍命的爱感动了他,愿意跟随耶稣舍命关爱艾滋病患者,“就如同耶稣的时代有麻风病,在我看来,艾滋病是这个时代的麻风病,今时今代我们中国面对的最厉害的麻风病就是艾滋病。既然基督解决这个病,我们要不要也关注和解决这个病?”
在耶稣的时代,麻风病是一个“绝症”,它让人的四肢、鼻子和眼睛等逐渐溃烂直至死亡,而病人竟毫无痛感,因此也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这个慢性传染病让人避之唯恐不及,连碰触一下都不敢,即使是家人也往往会把病人抛弃、隔离。对麻风病人来说,最痛苦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残缺,周围人的冷漠更让她们感到孤苦。但耶稣基督带着爱走到麻风病人中间,与他们交谈,爱与医治他们。今天的艾滋病患者仿佛当年的麻风病人一样不仅有肉体的痛苦,社会对他们的排斥也亟需化解。
透过关艾,卞秉彬希望首先向政府展示基督徒基督徒如何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无私、无怨、无悔的精神,带着这样的“三无”去做慈善;第二,在社会层面上曾经基督徒在教会医院和教会学校上有很多贡献,但现在成为参与社会的落后者,因此透过这样的慈善参与社会;第三,对教会也是一种示范,因为我们教会脱离社会太久了,离开那种影响社会、做光做盐的生活太远了,希望让教会重新焕发它的社会价值,重新成为社会的金灯台;第四,也希望给当下中国的基金会的新模式探索带来一种示范,带动慈善的变革,这样有可能使基督徒群体再度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慈善公益领导者,帮助国人在慈善的精神和模式上有更多启发。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9.修迦南发布认罪悔改书:在众弟兄姊妹面前向神悔改,因我曾编造向温家宝传福音一事
12月3日晚,修迦南公开了自己的“认罪悔改书”,写到“我在神面前,在众弟兄姊妹面前向神悔改,因我曾编造向温家宝传福音一事,我在为我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面前,在爱我,关心我的众弟兄姊妹面前坦言承认,这件事是我编的谎言”。
此书信修迦南确认是自己12月1日口述,由身边的弟兄姐妹代写。该书信是由一位与修迦南13年前相识、在上海定居的基督徒蔡姐妹发给基督时报公开于网络,她分享说,这是自己与其他几位弟兄姐妹在以圣经劝勉修迦南时候发生的事情。
修迦南在11月末曾被按牧。蔡姊妹在12月中旬声明说,按立修迦南的机构在之前“完全不知道修迦南的一些谎言经历”。她说,12月4日她与丁姊妹一起陪着修迦南去到给他按立的机构的牧师的那里,把认罪悔改书,连同牧师服,一起交给按立的牧师手里牧师服交回去,等候按立牧师们的答复。随后,即周日敬拜日当晚,修迦南就坐火车回东北了。对此,基督时报同工12月中旬联络了按牧修迦南的机构的负责牧师询问此事,对方并非正式回复此事,表示这事他们“安排就好了”,不过他对蔡姊妹的说法并非否认。
近年来,修迦南的见证借助网络上的视频和文字、及光盘等方式传播广泛,有视频和光盘的名字为《铁岭聋哑神偷"修迦南"的见证——给温总理传福音》内容主要包括“哑吧开口讲话、四川抗震救灾、向温家宝总理传福音”。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向温家宝传福音的部分,修迦南在不同的场合说到此事,内容为四川抗震救灾时他与一国际布道团做直升机去汶川、他在四川地震看守了一个大保险柜,里面有上千亿人密码比,温家宝总理说他保护了国家财产;四川赈灾后他被温家宝总理邀请去北京见面,多次出入中南海并曾给温家宝总理传福音,并且温家宝总理在海淀堂受洗并由他端的水。除此之外,他还说自己娶了美籍犹太人的妻子并生了两个儿子等内容。不少牧者和基督徒在个人博客和论坛等发帖曾表示过对修迦南见证的不信任,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因修迦南之前的见证以及对见证的真假分析都在网络上传播广泛,故此此次修迦南的“认罪悔改书”也引起基督徒群体的广泛关注,亦有一位城市教会牧者刘弟兄对温家宝信主和杨利伟看见上帝荣耀的两个假见证之传播进行剖析和反思《中国的基督徒为何这么容易受骗?》。
他写到:“无论是温家宝信主受洗的谣言,还是杨利伟看到上帝荣耀的假见证,若没有众多基督徒的追捧和传播,怎能成为气候,以假乱真,误导视听呢?再说一遍,造谣者诚然是可恶的,足够千夫所指,但那些不假思索就听信并传播谣言的人就能脱了干系吗?从中国基督徒圈子传播的各类谣言和假见证来看,大多数和名人有关......在那些追捧谣言传播假见证的基督徒心里,上帝的主权和能力并不重要,事件本身的真伪并不重要,诚实良善并不重要,只要和名人有关,就认定是真的,好像上帝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名人见证来认证才有荣耀,才能装点门面!这里我分明看到的是那些所谓基督徒的媚俗、下贱!他们看似是通过名人来高举上帝荣耀上帝,其实是在贬低上帝亵渎上帝!上帝不需要这样的假见证来“荣耀”自己!其实,毋宁说,那些谣言的追捧者和传播者才需要这样的“荣耀”,才能在此类假见证中找到几分自信,才获取向外人炫耀自己信仰的资本。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刘弟兄也感慨说:“很多基督徒除了只会读经祷告外,似乎并不晓得怎样做一个正常人,常识理性、健康心理和独立人格严重缺失,这也其所处的教会环境、接受的教导有关,那就是放弃常识、藐视理性、排斥人文、而又盲从一切不加思考判断,在这里质疑和思考被视为不敬虔,信徒永远只能把自己当做属灵的“婴孩”,非得仰赖一个“属灵”的家长不可。因此,在这种扭曲的“属灵”环境中,假见证的传播和泛滥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是贻笑大方,更加与社会隔绝。”
因此,刘弟兄认为,“从中国基督徒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你就能看到中国的教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基督徒首先不学会做人,恢复常识,开始理性思考,树立独立人格,中国的基督徒和教会永远是长不大的,永远处在‘巨婴’的阶段.......蒙召做基督的门徒,首先意味着做人,但不是成为一个宗教范畴里的圣人,而是做一个效法耶稣的普通人,重建独立人格和健康心理,参与到神国的进程当中!也唯有这样,才能脱离宗教拥抱真正的信仰!”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_page_break_tag_
10.梅尔·吉布森新电影《血战钢锯岭》激发中国基督徒两极大争论
12月8日,梅尔·吉布森新电影《血战钢锯岭》在中国上映。《血战钢锯岭》改编自二战时期美国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
也许出乎他和很多人预料的是,延袭之前《耶稣受难记》“暴力美学”风格的这部战争历史片《血战钢锯岭》这次在中国基督徒中激发起一场两极大争论。有基督徒说“它在中国竟然成了基督徒的混战,也有基督徒评论人士说到“其实是血战”。争论的集中点是由《血战钢锯岭》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的基督信仰到底正统不正统引发的。
道斯之所以拒绝携带武器的原因是受其信仰和人生早期经历的深远影响。道斯1919年2月出生于弗吉尼亚州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徒的家庭。他的童年时代,父亲购买了有关“十诫”的绘画挂在家中,当他看到该隐杀害弟弟亚伯的时候内心受到极大震撼,问:“该隐为什么杀了亚伯?哥哥怎么能做出这种事?”从此,圣经十诫中的“不可杀人”在他脑海里深深种下。因此,即使二战中为了对抗法西斯参军后,道斯也不拿任何武器,从而遭受上司和队友很多嘲笑和逼迫,但最后他在被称为是太平洋战场上的“绞肉机”的冲绳战役上,手无寸铁的他竟然凭借一己之力于血肉横飞、毫无安全感的前线在高达约120 公尺的“钢锯岭”攀绳来回穿梭救人,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拯救了75 名战友。
他的表现完全震惊了之前嘲笑他的队友。被救的伤兵说,他从不放弃我们,不论死活。从白天到深夜,道斯整整干了12个小时。晚年的道斯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心里一直在祈祷,主啊,求你帮帮我吧,让我再多救一个吧;救了一个之后,我又跟上帝祈求说:再让我救一个吧,多一个就好!再多救一个!”他的无私、爱心与勇敢,为他赢得了来自战友的尊重和钦佩。
有非基督徒评价《血战钢锯岭》可以称为是《耶稣受难记》的姐妹篇,梅尔·吉布森把暴力、信仰与激情的交织与冲突展现到极致。
基督徒在观影体会这种的冲突和交织后,对其中的信仰思考更多。而其中主人公安息日会的信仰按照主流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并非正统,由此道斯的信仰到底正确不正确成为基督徒讨论的焦点之一,特别是以《血战钢锯岭》为例,针锋相对的讨论到底是神学和教义更重要、还是活出生命更重要。
对此次的争论,有基督徒发文总结说:“最近关于电影《血战钢锯岭》的评论甚是火热,在基督徒圈子里更是赞誉与砖头齐飞,神学与伦理共长天一色。一部电影带来如此深入且广泛的讨论,一方面说明了基督徒在公共领域话题上的参与度正在上升,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基督徒智性与心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很多平时很稳重的公众号,这一次冒失发文,很多平时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文字工作者,这一次的评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此次争论的中心大体而论,一派其中主要是持改革宗立场的人士强调道斯的信仰到底合乎不合乎教义和信条,一派主要是持福音派立场的人士认为活出上帝的爱神爱人的诫命更为重要。这次的争论显示出中国目前这两种不同神学维度的基督徒的张力所在。
相关专题阅读可按此
(全文完)
(本文为基督时报独家稿件,文中观点仅代表发言者立场,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