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挪威教会(The Church of Norway)2017年元旦正式与国家分离,结束了近500年的合作关系,挪威教会的1250名神职人员将不再被政府雇佣,虽然该教会依然会得到国家的一些支持。一些人称这是教会自“宗教改革以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另一些人则认为改革不够彻底。更深入来看,这件事情不仅对于欧洲国家具有重大示范作用,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改善政教关系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各国的教会而言,也需要重新思考自己与政府间的关系。
政教关系存在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只要有宗教,就存在政教关系问题。政教关系可以从宗教方面理解,也可以从政治方面理解,也可以有广义的解释,也可以是狭义的。从学术角度上说,所谓“政”,可以指“政治”,也可以指“政府”;“教”可以指“宗教”,也可以指“教会”(宗教组织),这样就会产生出“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政府”、“教会与政治”、“教会与政府”这样四对不同概念的关系。政教关系的概念是非常复杂、非常丰富的。但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教会与政府(宗教组织与国家)”这一对关系。
刘澎研究员认为,政教关系虽然存在于各个国家,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制度的不同,政教关系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却很不相同。基本上,世界各国的政教关系可以分为如下四种模式:(1)政教合一型,在这种模式中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利的高度统一,宗教领袖同时又是国家首脑。(2)政教分离型,国家不支持、不禁止和歧视任何宗教;宗教组织不干预国家的司法、行政、教育,也不接受政府的政治指导。政教关系完全由法律调节。(3)国教型,国家以某一宗教或教派为正统信仰,其政治、社会地位高于其它宗教或教派。(4)国家控制宗教型,国家权威高于宗教,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构控制宗教,宗教组织必须接受国家的政治指导。
从欧洲各国政绩关系的演变来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16世纪宗教改革后,欧洲版图主要以天主教—新教各派—东正教划分,其宗教与国家关系模式大相径庭。挪威所属的新教地区一度采取政主教从、以教辅政的国教会模式。20世纪以来,欧洲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在今年元旦之前,除了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少数国家仍未废除国教会外,其他西欧国家大都在宪法上明文规定实行政教分离。
挪威教会践行路德教派新教,是该国最大的教会。据《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网站介绍,挪威教会是基督教在挪威的国家教会,也是路德宗及路德世界联盟成员,政治上属新教。1948年加入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截止21世纪,注册基督徒380万。尽管如今挪威仍然主要是基督教国家,但教会出席和认同宗教者持续大幅下降。
国家教会虽然在表面上看有助于促进基督教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体制不仅损害基督教本身,也会增大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冲突。从教会来看,当神职人员成为政府雇员,教会得到政府资源的支持,就会降低教会和神职人员的积极性,懒惰、被动甚至腐败会逐步侵蚀教会组织。从全社会来看,教会的独特权利会不利于其他宗教的发展,也容易滋生更为保守极端的信徒。例如,2011年7月22日发生的奥斯陆爆炸案和于特岛枪击案就是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安德斯•布雷维克所为。在国教主导的宗教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或许对于其他宗教更容易持歧视态度,再加上挪威的极右翼势力的扩张而升级。
或许,挪威政府和社会已经看到了国教的危害,才促使他们迈出艰难的改革。这一改革对于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重大。因为,不仅在基督教为主的国家,而且在一些伊斯兰教、佛教为主的国家,同样存在着政教合一、国教体制以及国家控制宗教体制。这些政教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复杂多样的宗教冲突和政教冲突。只有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政教分离在宪法框架下的真正实现,才有利于教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世界的和平。为此,对于教会而言,“宗教改革”任重道远,放弃特权,勇于自我变革,是信仰在当代的最好展现。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