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人物】“遍传福音团”最后一位勇士张摩西牧师生前见证(三):儿女们

作者: 姚颂恕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4月24日 11:42 |
播放

编者按:

张摩西,原名张晋卿,1924年生于河南巩县, 1941年,17岁的张摩西在贝悦纳教士(MissHelenBailey)的感召下把自己奉献给神,从此开启了自己幸福、充满神迹奇事、也充满艰辛和泪水的一生。

张摩西曾在85岁的年纪回顾和口述了自己的人生见证,在这份《重生简历》中,他曾见证圣经的威力神用刺心的话语感动我,要我只是忠心为他传福音,也诚实地坦白自己曾经的软弱和对主的离弃,和最终主对他的挽回。

张摩西参加了西北圣经学院数次从河南徒步千里到陕西去上神学,一次寒假期间回家结婚后三天就返程回到学校,把牲口让妻子骑着自己仍是徒步千里抵达学校,妻子也之后在补习班开始上课。

他还讲述了自己参加遍传福音团的经历和心志,“……我便参加了工作团员,每礼拜晚上全体集会为工作祷告,看神叫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走上工作岗位,早日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以完成神的心愿,西国人把福音传给中国,使中国建立了教会,使很多人得到了救恩,成为神的儿女,我们不辜负神的普遍救恩,应接着把福音往西传通过中国西北七省、西亚到耶路撒冷,主的福音传遍了全世界,感谢赞美神的普遍救恩。

19473月与妻子张会西作为遍传福音团的第二批边疆布道成员远征西域,一路上克服了西征路上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进入沙漠的时候,他的妻子已怀孕几个月,后来就得到了一个骆驼背上的孩子

解放后,本来在安西的张摩西一家人因为没有户口回到河南巩县老家。文革中被污蔑为特务,白天黑夜被批斗、劳动改造,与家人不能团聚,蒙受不白之冤。文革后教会重新开放,但因为过去的坎坷,张摩西最开始不肯再做教会,心里受责备后仍不省悟,后经历神的管教后重新工作帮助自己老家的弟兄姐妹们建立神的教会。

历经艰苦磨难的张牧师在85岁高龄放心不下家乡教会的建设,为建设位于巩义市的河洛镇洛口教会呕心沥血,在批地和筹集建设经费不辞劳苦四处奔走,于2010年建成洛口教会,使福音在中原河洛大地上生根发芽。

张摩西牧师于2017年1月3日安息主怀,享年93岁。基督时报邀请张牧师的后代曹弟兄,回忆了老牧师生前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因记忆问题,一些细节或许有错谬。本文以第三人称叙述。)

儿女们

张摩西一生与妻子张会西养育了54女,这九个儿女中被提起最多的,大概就是头生的孩子、大女儿张青新了,她被称为“骆驼背上的孩子”。

“我的女儿是在骆驼背上生长的。有一日正行走,会西的产期到了,正好到了有水的地方,我们赶紧住下搭起帐篷。把她的小帐篷也搭起来后,可是没有人会接生,这几个女的都没有生过孩子,生孩子最怕风,偏偏那时起大风,只有祷告,便很顺利的把孩子生了下来。由路得、近泉姐把孩子收了起来,因此我们便在原地住了七天。因为是在青新公路生的,所以就起名青新。未生是在骆驼背上,生后还是在骆驼背上,可以说她是骆驼背上的孩子。”(引自张摩西牧师《重生简历》)

张摩西一生9个子女,除了两个已经去世的,如今在世的还有7人,子女又有子女,一个大家庭,信主的人却不多。但是这样的情况近几年终于有了转变,几个孩子终于觉得:“这个主挺好。”

子女们也一直不支持他的工作,甚至同为虔诚的基督徒的妻子也曾埋怨过他。那个年代生活艰难,妻子发脾气的时候说,你看我跟着你去新疆,落了个啥?就落了个残疾闺女!直到最后的几年,他才看到孩子们态度有了转变。

张摩西的故事一直被自己的儿女讲给他的孙子、外孙,被讲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大女儿张青新的故事了。张摩西结婚之后,带着新婚妻子去了陕西圣经学校学习,此后,妻子怀孕,张摩西便带着怀孕的妻子跟随遍传福音团去往新疆,张摩西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女儿,就出生在了骆驼背上。或许是因为张摩西的妻子怀孕时一直骑着骆驼颠簸,或许是因为这孩子出生后常用被单裹着系在骆驼肚子下面(躲避沙漠的风沙),张青新从小就有了残疾,腰一直直不起来,等到长大成人,走路便形如老妪。

文革,未曾经历过的人听起亲身经历的前辈讲起那些故事,都感觉害怕。张摩西在文革期间的遭遇甚至影响到他的孙子、外孙,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中更加谨慎。夏天最热的时候,张摩西就被派去粪坑挖大粪;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他又被派去扫雪、铲雪。那个时候的冬天是真正的冬天,大雪下起来路就会被封住。文革时期,河南地方“深挖洞,广积粮”,挖了很多备战窑,张摩西就被关押在了作为临时监狱的备战窑里。张青新结婚,他却无法参加她的婚礼。

张摩西的外孙回忆,大姨生下来就驼背,生下来就骑骆驼,身体一辈子受这个影响,个子很低,驼背。但她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个子都在1.85米以上,说明基因还是好的,大姨个子那么低是小时候受了罪。

张青新一直未曾信主,2004年过世,57岁的张青新去世。后来,张摩西下定决心建立教会,或许也与自己一生未能信主的大女儿有关。

张摩西的大儿子因为生在酒泉,就起名张泉新,后来改名纯仁,张摩西的外孙回忆其母所说,改名是因为后来又生了个小宝,叫泉意,可惜没有多大就去世了(所以事实上张摩西共生养过10个孩子)。张纯仁在中学学习非常好,在学校组织考试的时候,他都是被当做监考老师的,放学以后帮老师批改作业,非常受老师、校长的器重。文革的时候被父亲张摩西连累,但在学校校长的力保下,被推荐为红卫兵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但的确被停了学业(那个时候都没几个人上学读书了)。后来张纯仁决定去当兵,未想依然遭连累,他都穿了军装上了车,却被人举报,又被拉了下来。此后一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年轻的时候出名,认识他的人都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落到如此地步。

大儿子心里有怨气,不支持自己父亲的工作。张摩西一个已经信主的外孙对他说:“大舅,神会加倍补偿你的。”之后张纯仁的家安在了郑州大学附近,当地拆迁的时候,得到了8套(一说9套)房子的补偿。

虽然儿女不支持,张摩西却年纪越大越坚持自己的服侍。儿女们感动于父亲的精神,态度上有了转变,渐渐地不再阻挠。小儿子张黎明所经历的的苦难最少,也最被父亲疼爱,很早的时候已经不再反对自己的父亲,甚至在自己赚钱之后说:“我要给教会捐钱!”后来也真的捐了钱。

张摩西年轻时高大英俊,到年老还未驼背的时候依然身材高大。那是贝教士在嵩山一代传教,传道了张摩西。张摩西的二女儿张青秀回忆,50多岁的贝教士特别喜欢张摩西,张摩西很聪明,跟着贝教士传道了好几个人,也特别勤快,讨人喜欢。

张摩西年轻时信主,是家里唯一一个基督徒,他家人反对他,甚至把他的衣服都扔出去。张青秀回忆,张摩西在安西县的时候,给家里写信,他爸妈就知道了他在安西县。那时候张摩西的四弟出生,就被取名叫作安西,因为张摩西的父亲思念在安西的张摩西,盼着他能够回来。张青秀说,自己姥爷家是村子里面一般的农民,能支持儿子跑到大西北传福音已经实属不易。

张摩西一共兄弟4人。其大哥解放前饥荒年代出去要饭走丢了,没有再回来;其三弟和四弟现在健在,身体特别健康;其三弟现在八十多岁,抽烟,骑摩托,到处跑;四弟安西七十多岁,之前当过本村村长,身体比年轻人都好,骑三轮摩托砍柴,在刺骨的寒风中能背得起上百斤重的树木爬山坡。

除了大女儿张青新,先张摩西去世的还有他的第四个儿子。宗教政策落实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摩西依然不愿回转。之后,他的一只耳朵失聪,1990年,四儿子在建筑事故中过世。张摩西的妻子因此生了大气,生病,随后在1992年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又痛失爱妻,张摩西因此一度消沉,此后却又彻底醒悟,重新认识主,在年老之时重新传教、带领教会、建教堂,正如旧约里的摩西一样。

(本文为基督时报独家稿件,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者立场,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