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雁子“云南基督教”摄影有感:寻找那一群精神朝圣者

作者: 雁子 | 来源:蒙作者允许登载 | 2011年03月30日 08:36 |
播放

编者按:继雁子老师对于获《华赛奖》银奖的一组照片——“云南基督教”对于基督教主题在中国摄影展被高举,雁子老师发来对于在经济条件落后地区朝圣者的生活写实更深入的反思。

“云南基督教”摄影有感:寻找那一群精神朝圣者 

看着李泛老师刚刚在国籍摄影大赛上获得《华赛奖》银奖的一组照片——“云南的基督教”,我的心情就像大海边的一块礁石,被激情的波浪冲刷得久久不能安静。

那些黑与白、光与影组成的画面,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觉和意念,仿佛将我带到了云南那个偏僻的小村子,我仿佛走进了那间简陋的小教堂,仿佛和弟兄姊妹一起跪在地上,虔诚地向我们亲爱的阿爸父祈祷……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可以看出,照片上的人们生活非常简陋,甚至艰难,他们的家里只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床、桌台。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劳动,他们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他们与现代化、时尚、竞争、投资、房价……没有关系。

但是,有谁能想到,这些看起来几乎一无所有的人们,却有着非常充实的信仰生活,是的,他们是基督徒,信仰上帝,他们有自己的精神领地——教堂,虽然教堂简陋的只有一个桌子和一个十字架,但这就够了,足以让他们在这里与神交通,与神对话,在这里为罪忏悔,洗涤灵魂,净化生命。

看着那幅“祖宗三代在圣山上朝圣”的照片,看着那高高举起的十字架,看着那空旷的山坡、看着那跪在地上的姐妹和孩子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们一定比我们离上帝更近,一定能更清晰地听见上帝的话语。我突然很向往去那个地方,那个不知道在哪里却已经刻在我心里的圣山。

为什么摄影的不是基督徒?为什么不是我?我的呼吸随着心跳起伏着。这样震撼心灵并彰显神的作品却出自一个非信徒,作品的主人叫李泛,是一个大学里的老师,他不是基督徒。

也许有基督徒去过那里,为了传教,为了教会的合一,为了奉献和祝福那里的教会,但是他们没有带给我们这样感动人的照片。是他们没有技术吗?是他们没有设备吗?还是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也许就真的没有内地的教会去过那里,他们想不到在这样偏僻的地方会有这样一些虔诚的基督徒,或者他们认为没有去的必要。他们更想不到这样的照片可以怎样的震撼人心,可以让多少不信主的人有了了解基督教的愿望,可以大大地彰显上帝。

可是李泛却去了,一个非信徒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感动的心、敬仰的心去了,而且拍出了震撼世界的作品,让全世界尤其是基督徒们知道了云南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有着这样一群虔诚的基督教徒。李泛这个非基督徒在不经意中荣耀了上帝,而我们这些每天都在念叨着荣耀主的基督徒用什么荣耀了主呢?说不出是一种什么心情,感动?冲动?沮丧?失落?总之,为什么不是我们?为什么不是我?

李泛之所以去那里,是因为他有着高于一般人的精神境界,因为他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神奇的视角,因为在他心灵深处有一种寻找神圣的欲望,因为他想找到那支撑生命的终极意义。

不管这个生命是贫穷、是苦难、是徘徊、是卑微,抑或是辉煌、是张扬、是扭曲、是惶惑。任何生命都是需要意义的,没有意义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我曾经去看过李泛的个人摄影展览,和他有过一些交通,他是一个看起来很平凡却有着深刻精神内涵的思想者。我以为艺术家一定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一定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否则他的作品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个有信仰追求的人才可能创作出闪烁光泽的作品,这个光是神性的,如同米开朗基罗,如同达芬奇、如同拉斐尔……

在那次展览上,李泛展出的是他在西部拍摄的作品,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些西藏的作品,当然,主要是佛教徒朝圣的主题,不管是信什么,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群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在那些黝黑的、充满皱纹的脸上看见一种安详、仰望、敬畏的神情。我当时正在筹划出版我的第一张音乐VCD,其中有一些西藏的赞美诗歌,需要一些西藏的画面,我翻拍了李泛的许多照片,回来后在我的博客和一些网站发出,看到的人都很震撼。

在这样一个拜金狂潮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追名逐利的社会,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要的不是名利、不是享受、不是攀比,而是走出都市高楼,远离汽车尘土,走进深山老林,走进少数民族,走进精神世界,苦吗?累吗?当然,但是当他们终于寻觅到他们渴望的对象,终于将那些震撼的画面收进镜头,终于将精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定格在这个瞬间的时刻,他们激动、幸福、狂喜、满足。

是的,这就是李泛们想要的,也许大多数人会用奇异的眼光看待他们,甚至自己的亲人也会不理解他们,他们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行走和摄影上了,一年又一年,他们的目标就是下一站。他们没有奢华的住宅,豪华的汽车,但是他们却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个财富是属于全人类的,能让千千万万的人感动,能让更多的人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想,能让像我这样容易冲动的人设想和他一样走出去,去寻找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朝圣者的世界,一个超世俗的、超自然的领域,;李泛说:足矣。

像李泛这样的朋友我还有不少,大多数是文学艺术家,他们并不信教,但是他们信神的存在,他们相信冥冥之中一定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控制着这个世界。他们追求神圣的东西,渴望精神的支撑,他们一生都在寻找,在仰望,在赶路,在朝圣的路上奔跑。我尊敬他们,理解他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朋友,使我的生命始终定格在一定的高度,不降落,不平庸,不世俗。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我敬佩的两位作家,周国平和史铁生,他们的作品是我精神的花园,是我经常漫步的地方,虽然他们不是基督徒,但并不妨碍我喜爱他们。周国平有一本书叫《各自的朝圣路》,里面主要是一些阅读随笔,我正是从他那里认识了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大家。任何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都不会不考虑宗教和信仰问题,他们也肯定是反复思考过的,之所以还没有信主,一定有他们的理由和原因。我不会因为他们不信而疏远他们的,相反,我似乎有了更大的负担,对于这些精神朝圣者,我要将他们视为同路人,我要寻找和发现他们,只要可能,我一定伸出手去,拉住他们。不必给他们讲道理,他们自己就是讲道理的人,只要让他们感受到那来自天空的光,感觉到光的温暖,感觉到灵魂在光中的升华,相信上帝会亲自来到他们身边。

而这些人一旦走进上帝,他们一定会升腾、涅槃,带动更多的朝圣者归依上帝。会的,一定会的,我相信。

云南的基督教组照:


朝圣日祖孙三代在圣山上朝圣。19世纪后期,基督教传入云南并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李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跪在窗前忏悔的妇女。


怀抱婴儿的妇女与姐姐在家祷告。


即将走进小教堂的牧师


静坐在简陋的小教堂边侧的教民。


牧师为得病的教民祈祷。


男女老少祖孙三代的教民在小教堂里合影。


清晨匆匆走向教堂的牧师。


因劳动无法赶到教堂的教民只有在劳动现场做弥撒。


在家纺线的妇女。

 

相关新闻: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