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教会作为一个显性概念,正成为中国教会史上的现象。无论是曾经传统农村教会出身的基督徒,还是后来在城市职场、白领和知识分子中间兴起的新的一批基督徒,都把城市教会的发展与成熟作为重要的异象之一。
城市教会的内在逻辑是,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趋势,随之工业化到来,产业带和城市群将吸引安置绝大部分的人口,因为集约人口优势才可以让更多的现代性服务有盈利和商业化的开展。
中国正是在重复和跟随世界的城市化过程,且在人数和规模、以及城市化质量上看,中国目前经历的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近大约20年的时间,中国经历的一个节奏是:大部分人进入城市,也就是进入了工商业体系,进入了世俗社会,所以福音必须在城市体现出来,于是教会开始认为城市教会必须称为一个堪比“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的新负担,向城市宣教,让城市悔改,成了最为兴奋的志业。在每一个通高铁的城市里面,建立城市教会,是现代教会的最多考虑。
本文的重点是,城市教会的推动者中,在神学立场上,福音基要派持传统的基要保守主义者居多。本身中国传统教会持基要保守主义的立场居多,后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向福音派转型,呈现一定福音派色彩,但传统的基要立场仍是底色。整体而言,呈现出一种福音基要派与传统保守主义的神学立场。这种立场所设想的是,在城市教会的影响下,城市化带来的弊端,现代性带来的价值多元,必须经过保守价值的更新,重新确立绝对无误的基督教伦理和价值,比如堕胎、女权、性和婚姻的混乱、世俗性和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注重感官和体验、个性和娱乐至死的轻率生活态度。
“严肃起来”,这是城市教会给城市化影响中的年轻人的劝勉,不要过长时间消耗在廉价免费的快餐文化和低俗的宴乐享受中,离开夜店、离开泡沫剧、离开毒品和性、离开说谎、离开一切使人丧失基督教严肃认真和对上帝的敬畏的坏事情。
在笔者看来,这种福音基要保守主义的神学立场,抓住了一些在城市化中失败者的心,也抓住了即使事业有成,受益于城市化,但厌倦城市化世俗虚无的年轻人的心。他们身在城市,渴望田园,渴望诗与远方,渴望严肃,渴望基督教文学中体现的家庭,渴望精神超然于世俗和现代性的纷纷扰扰,渴望寻找心底的珍贵,渴望在安静时刻能够聆听神的声音。
城市教会劝勉年轻人,劝勉整个城市,告诉他们城市化的物质好处,但带来的精神失调的坏处。然后告诉他们这一切都可以在城市教会和福音保守主义里面得到医治,得到疗救。
“都来教会吧!”但是事实上,很多因为基要保守主义所阐述的逻辑来到教会的人,却没有收获城市教会的承诺,他们在快节奏的忙碌了一周之后,来到了教会,却依然觉得“被骗”。因为往往看到的一种现象是:讲道是庸俗化的,查经是程式化的,小组成员的分享是事前准备且违心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具体烦恼,很少在教会里面得到解决。同时,教会成员呈现一种高度的同质化现象,很在教会生活中,第一次走进教会的城市人,常常对教会抱有很高期望,提出很多问题,圣经和生活上的,但是教会却很少给予心悦诚服的满意答复,久而久之,大家再也不愿意提出积极有内容的问题了,交流和分享变成了一种违心和套话。
这种问题,教会的牧师看在心里,心里着急。他们并不想如此,他们想让每一个来到教会的城市人都能有美好的感受,都能得到属灵的温润,都能空空来,饱饱的去,都能对教会点赞和好评。于是,教会不断的归原因于讲员知识的不足,从而千里奔波,不停地参加这种培训,并且不断的学习领导力课程,不断的优化教会外在和内在的环境和程序设计,试图通过努力来改变沉闷现状,带来属灵复兴。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原因,城市教会是有着进步意义的。但造成此类现象的,并非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结构性的问题,结构上这种做法的内在前提是一种否定现代性和城市化。
在福音基要派的立场看来,作为现代性之一的城市化,是诸多问题现象的总来源、是坏的、是让年轻人容易离开福音的。这错误在于认为现代性之一的城市化可逆、可避免,所以认为福音需要抵挡现代主义。而《Christ and Modernity---Christian Self-Understanding in a Technological Age》 一书的作者David J.Hawkin 认为,作为现代性社会之一的城市化,其特征是技术性,这不可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和将来,都不可避免的生活在一个技术性社会里。倘若这个社会有问题,那也不是通过回避可以解决的,而是思考基督与现代性社会,与城市化,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基督如何在这样的社会里体现。
David J.Hawkin在《Christ and Modernity》一书中,通过论述早期教会信仰和实践以及早期基督徒的自我理解,来分析当城市化到来,当modern社会到来,当技术社会到来,旧的社会结构不存在的时候,旧的信仰和实践,如何在现代性城市社会里面获得新生和活跃,同时还能依旧体现着基督的本质和核心。这段说明的是,基督教在具有modernity现代性的contemporary era当代社会时代中,如何展示福音,如何让人“诗意的栖居”,如何更新城市化,如何安置城市人的灵魂。
最后,随之城市化的到来,分工不断的细化,这和传统社会不同,以前人们不守时但却惬意的忙于农事,在物质较缺少的情况下有着农村社会的独有德性。比如在农村教会,基督徒以忍受孤独、勤劳克己、朴素端庄、乐于助人、帮助孤儿寡母、节约为美德,并且认为这正是基督在圣经里的教导,也是爱神爱人的标准。
但是在城市化教会,细化的分工、利己的商业被认为破坏了这些传统的基督教德性。城市人变得冷漠,变得不愿意停下脚步照顾别人,不再节制和朴素,开始个性和张扬。所以在苏格兰现代性和城市化之初,亚当·斯密就开始在《国富论》里面解释商业社会和苏格兰道路的经济运行模式,并且说商业和利己是表面的,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批评的唯利是图的商人,其实是主观利己,客观利人,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的,因为商业就是如此,大家在交换劳动。想着财富积累的人,无非是更辛苦的卖出了自己的劳动产品。在《道德情操论》里,亚当·斯密为商业社会和苏格兰道路辩解,说在传统基要保守主义者看为不可理解的坏道德,其实是好的,因为城市化来了。斯密为新道德辩护,说现代性社会需要基督徒开明、诚信、计算、预测、赚钱和尊严体面,这是新的基督徒的德性,至于忍耐、节制、朴素则是第二为的不合时宜的旧道德。
城市化,是目前中国社会经历的前所未有的一个浪潮。当然,古代中国也曾有过城市,但今天中国的城市化和这些不一样的是,它的背后是现代化。藉此,华夏文明在经历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的转变。而城市教会在中国,需要的改变应该是,认识到现代性和城市化的不可逆,并且重新考虑苏格兰道路的辩护者亚当·斯密所讴歌的事商社会的基督徒新德性观,并且认识在技术社会和城市社会中,基督可以在其中更好的丰富自己,流润自己。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