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何处寄放孤独之心?唯有耶稣基督能给我们满足!

作者: 志献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6月24日 08:33 |
播放

孤独感如同一只可怕的巨兽,会在不经意间吞吃掉软弱的人。

有些时候,尽管心爱的人在眼前,而孤独感却依旧在心中徘徊。人群中、街道上、午夜的路灯下,都会听见被孤独感侵蚀个体在低声呻吟。

然而哪里可以寄放这颗孤独的心呢?

之前遇见一个青少年,在初中、高中的时候经常换对象不好好学习,老师和父母对这个孩子非常失望。当我和这个青少年接触的时候才发现,她换对象、不好好学习的原因,乃是因为她根本得不到父母爱,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异性的关注,从而让自己的心得到满足。

这个孩子的原生家庭,父亲有家暴倾向,并且母亲也很少和孩子有有效的互动,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孤单感促使她开始从别处去寻找一份安慰,然后她便去寻找身边的异性。虽然最开始某个异性的关注能让她得到满足,而时间久了以后她还是会感到孤独,所以她就不停地换对象,周而复始在泥泞的道路上走不出来。

孤独对于一个人的侵害非常大,会让人产生错谬的行动、怪癖的性格、错位的价值观,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孤独感是每一个生在血肉之下的人都会拥有的特征。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份孤独感是从亚当、夏娃离开伊甸园开始的。

神创造人的时候,人内心中有安全感、满足感、喜乐感,所有的一切都与神本身发生关系,同时人可以与神往来沟通,过一个无罪的生活。当时人生命本身是充盈的,也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状态。

然而当人违背神的话语被逐出伊甸园时,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不再与神之间有亲密的关系,不能再与神面对面的沟通。原本人正常安全感、满足感和喜乐感来源的秩序完全被打乱,人开始了以其他渠道建立这些基本的感情因素。比如,用叶子编作裙子来建立满足感、以田中的土产当做自己的喜乐感、以自己的儿子成为安全感来源,甚至像该隐造了一座城希望在此保全自己。

所以当人堕落以后,不仅仅是犯罪而已,更是生命中的整个体系都出现了问题。在远离神的状态下,用人手所造的东西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感,但无奈的是最终必归于徒然,自己反而经历更多的伤害。

当人远离神、缺乏安全感以后,就开始寻找各样的情感寄托。

就比如拜偶像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开始拜偶像呢?

实际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希望借助于外力为自己解决问题。之前去过一个阿姨家中,看到她家拜的偶像雕塑将近于一人高,阿姨每天都很虔诚地在偶像面前叩拜,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平安顺利,自己能健康长寿。

古往今来拜偶像、行巫术、做占卜的人不都是如此么?甚至连扫罗都曾因为缺失安全去寻交鬼的妇人,当然扫罗的结果是非常悲惨的。但我们不能不说,孤独感是人拜偶像的一个内在原因。

还有一些人虽然心中有孤独感,但他们却将这份情感寄托在工作上,让自己完全地融入工作,使自己想不起这份感觉。很多人如此去做,但结果也不尽人意。当看着现在职场人不断上升的压力指数,越来越多人在职场中工作变得空虚、甚至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知道即使麻痹自己也无法从孤独中脱离出来。

当然也有一些人就像文章开头的孩子一样,希望从配偶、异性、朋友、儿女身上得到满足感。昔日耶稣说到的撒玛利亚的妇人,她曾有过五个丈夫,现在所有的还不是她的丈夫。其实可以很真实的看出这个妇人内心感受,曾经满怀信心地将自己交给一个异性,并以为可以从中获得幸福,但是却失望了。当伤口渐渐结痂,希望将自己再一次交给另一个人时候,发现结果还是被伤害......有了五个丈夫,现在所有的还不是自己的丈夫,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在中午打水的妇人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她内心孤独的程度是别人无法体会和了解的。

其实当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的时候,不难发现,那些将安全感、满足感建立在他人身上的人,最终都会失望。因为配偶有一天会老去、儿子有一天会有自己的家庭、朋友有一天也会渐行渐远......走到最后才会发现没有人会为我们的情感负责。

何处寄放这一颗孤独之心呢?这是我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思来想去,唯有耶稣基督他愿意来体会这个心,他愿意来靠近、守护这颗心,更重要的是,他能使这颗心得到安慰和满足。

耶稣除去孤独感的方法,不是通过让我们增加物质的满足来建立安全感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地步,而是让人藉着他恢复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恢复到神起初创造人时候的样子。耶稣藉着自己的救赎,让凡相信的人可以因此脱离罪恶的辖制,获得永恒的新生命。

小要理问答中说:人生首要目的就是要以神为乐直到永远。

其实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吩咐,而是一种生命真实的体验,当人介着基督与天父恢复关系时,自然而然就会与神来往交通,享受神丰富的供应。

何处安放孤单的心?唯有在基督耶稣里面。

倘若作为基督徒的你正觉得孤单,愿你闭上眼睛向耶稣祷告;倘若非基督徒的你正经历孤独,愿你也和耶稣祷告。因为耶稣爱我们,直到永远!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