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中文《圣经》和《古兰经》中的“慈怀”

作者: 雷立柏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自信仰和学术 | 2019年09月02日 10:03 |
播放

“慈怀”的来源

犹太文化重视妇女,也比较具体描述母亲生育子女的贡献和情况,比如参见《约伯记》Job 1:21, 3:11“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母亲的怀孕与孩子的成长被视为神的奇妙化工:“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怀里,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我身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里。”(《诗篇》Ps 21:9-10)。希伯来语原文在这些章节中用beten(母腹)和rehem(母怀)两个词。后者就是阿拉伯语的raham(母怀),并且在希伯来语构成一些比较抽象的词:ruhama, rahma(复数rahamim),即“仁慈”。在别的语言也有类似的现象,即将身体的某部位与某种感觉或美德联系起来,比如参见拉丁语的viscera(内脏,也指“孩子”,“宝贝”)、stomachus(胃,也指“烦恼”、“愤怒”)、希腊语的splangchnon(内心,心胸,爱心,参见《路加福音》Lk 1:78),以及汉语的“脾气”、“胆量”等等。因此,“母怀”是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仁慈”、“慈悲”的词根,这种“仁慈”是“从母怀里发出的感情”。

“母怀”一词在《旧约》出现30次,名词rahamim(“怜悯”)出现39次,而动词rhm(“表示怜悯”)出现40次。 母腹表示生命的来源,但有的章节强调,生命的来源是神,比如《约伯记》Job 31:15:“在母胎造成我的不是也造了他?在母胎形成我们的,不是只有他一个?”

在《旧约》中,rahma(仁慈)多次与hen(恩惠)并列。《圣经》中的神是一个“慈悲宽仁的上主”(El rahum w-hanun,和合本译“有怜悯有恩典的神”,参见《出埃及记》Ex 34:6)。神的“慈悲”是他的本性,他是“神圣的”,所以他是有“怜爱”,“不发猛烈的怒气”(《何西阿书》Hos 11:8-9)。神的这种“仁慈”和“怜悯”是自由的:“我怜悯谁就怜悯谁”(《出埃及记》Ex 33:19。罪人如果向上主的“仁慈”发出呼吁,上主将俯允他(《诗篇》Ps 51)。

《圣经》的思维方式强调人应该效法神的态度和行动,比如参见《利未记》Lev 19:2“你们要圣洁,因为我,你们的神是圣洁的”,亦见《马太福音》Mt 5:48“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因此,人们也应该效法神的“仁慈”:“你们要慈悲,象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加福音》Lk 6:36,原文:Gineste oiktirmones, kathos ho pater hymon oiktirmon estin)。这里的单词oiktirmon的词根是oio,原来是一种表示“哀叹”的象声词,相当于汉语的“哎呀”。古希腊的悲剧中如果有人哀叹某悲惨情况,他们发出oioioioi的声音,所以说“神是oiktirmon”等于是说他对(人的)痛苦表示悲伤和同情,不是一个有“铁石心肠”的神或一个无同情心的“老天”,参见汉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仁慈”和“同情”意味着帮助有需要的人,帮助穷人和病人,耶稣在这样的语境中引用《旧约》的何西阿(Hosea)先知的说法,上主“喜欢仁慈(eleos)胜过祭献”(《马太福音》Mt 9:13; 12:7)。

不同语言的翻译

《新约》更强调上主的“慈悲心”,并以eleos, oiktirmos, splangchnon(动词:eleein, oiktirein)翻译《旧约》的rahma,拉丁语的翻译多使用misericordia(动词:misereri),该词与英语的mercy有同样的词根。上主宽恕罪人,他无条件地接受忏悔的人(参见《路加福音》Lk 15:11-32)。神是“仁慈的父和施与各种安慰的天主”(ho pater oiktirmon kai theos pases parakleseos,《哥林多后书》2 Cor 1:3)。

早期的《圣经》汉译本用“怜恤”(Mt 12:7)和“慈”(Lk 1:78, 6:36)来翻译拉丁语的misericordia(仁慈)。

在中国译者中,吴经熊最多强调“本地化”的翻译,而他自己多时候引用儒家传统的观念,比如他这样翻译《路加福音》Lk 6:36:“尔当慈祥恻怛,一如尔父之慈祥恻怛也。”这种翻译让人联想到《孟子》里的“恻隐之心”。在别外,吴氏翻译:“主耶稣基督之天主圣父,仁慈之宗,众慰之渊也”(《哥林多后书》2 Cor 1:3)。

《路加福音》Lk 1:78的splanchna eleous theou(拉丁语viscera misericordiae)可以说是最接近希伯来语rahamim的希腊语表达方式,所以在汉语也导致一些创新的表达:“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和合本,参见思高本:“我们天主的慈怀”,吴经熊译“凭主慈肠”)。从词根来看,也许“慈怀”是最接近rahamim原义的翻译方式。

日本语用awaremi、izuku(慈)、ai(爱)等词翻译rahamim,而韩国语用的词是jabi(慈悲)、jaae(慈爱)、eunhye(恩惠)、dongjeong(同情)。

阿拉伯语的翻译

在中国穆斯林传统中,basmala(“比斯米拉”)也被称为“泰斯米叶”(tasmiyah),指穆斯林在行为之前首先恭诵“bismillahi ar-Rahmani ar-Rahimi”(“比斯米拉希·拉赫玛尼·拉希米”),意思是:“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亦译“以至仁至慈的安拉的名义”,英译为“In the Name of Allah the Beneficent, the Merciful”。句中的ar-Rahman(“拉赫曼”,“普慈的”)和ar-Rahim(“拉希姆”,“特慈的”)是安拉的99个尊名中最常用的两个尊名。

“比斯米拉”的翻译已经让很多译者感到头疼,而他们针对这句话作了很多解释。王静斋的《古兰经译解》(1932年)写:“奉普慈独慈按拉乎之名。当穆圣未奉命传道以前愚昧时代,亚拉伯[阿拉伯]人妄信偶像者,每作一事,开始即曰,奉某偶像之名。迨伊斯兰复兴后,众穆民则曰,奉按拉乎之名,以示区别。譬如有人欲诵古兰,则开始即应诵此句。其义系我奉安拉乎之名育读。安拉乎是造物真主极尊之名称。普慈者,亦译慈爱者,乃真主于世界各类动物,不分良窳,一概赐以食用。独慈者,又译悲悯者,是惟真主至仁至慈,逢求必允者。其慈也或即时施予,或俟之将来,绝不遇求辄怒。不只此,且于昂然不求者,反为不悦较之世人之厌人恳求,适成反比例也。” 然而,在别处,王静斋译:“彼(指安拉)是慈者中之至慈者”(12:97)。

少部分学者后来接受了“普慈独慈”的翻译,比如林松:“奉普慈、独慈的安拉之名”,他在注解中写道:“开头这一句一般都被视为《法提哈》章的第一节。《古兰经》共114章,除第九章《忏悔》外,其余113章,开头都有这句话。其中用以描述安拉特性的两个词汇‘普慈’和‘特慈’亦常被译作‘大仁大慈’或‘至仁至慈’,有些注疏家认为两个词义的区别在于:普者指对宇宙万物、芸芸众生的广泛施恩,后者指对穆斯林信士的特殊优遇,故译为‘普慈、特慈’。”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rahmani ar-rahmin是一种“冗言法”(pleonasm),即重复的表达方式。在《圣经》中也有这种修辞学表达,比如参见《希伯来人书》Hebr 9:3的Hagia hagion(拉丁语Sancta sanctorum,即“至圣所”)。字面上的翻译应该是“圣者中的圣者”,=“最圣的(地方)”。希腊语的说法来自希伯来语的haqodesh haqqadashim(“至圣所”),见《出埃及记》Ex 26:33等章节。

仝道章则译“奉大仁大慈安拉尊名”。他在附录作这样的解释:“大仁,大慈(al-Rahman Beneficent, al-Rahim Merciful):《古兰经》中,除第九章外,每章都以‘奉大仁大慈安拉尊名’开始。第二十七章第三十节再重述此句,所以《古兰经》有有一百十四章,也有一百十四次提到此句。‘仁’与‘慈’两字的意义相近而不相同。据一些学者的解释:仁主(拉曼RAHMAN)为人在大地上造化了他生命所需的事物;慈主(拉欣RAHIM)去赐给他努力的成果。仁主以他的启示召示世人发展其官能的正道;慈主却回赐诚信者他们所行的善功。换句话说,仁与慈都是安拉对世人和万物最大的恩典,仁是普施给万物的,有点接近儒家‘泛爱众,而亲仁’的意思,而慈却是因人的所为而物慈的恩典。”

目前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古兰经》汉译本是马坚完成的,而他的翻译是“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古兰经》被称为“天经”(al-Kitab)、“准则“(al-Furqan)、“提示”(az-Zikr)、“天启”(at-Tanzil)等等,而第17章第28节称《古兰经》为“仁慈”(Rahmat),马坚译“从主降示的恩惠”,仝道章译“来自你的主的慈悯”。

西欧最早的《古兰经》译本是Robert of Ketton(罗伯特·克顿)1142年在西班牙Toledo(托莱多)完成的拉丁语版。Marcus de Toledo(托莱多的马库斯)1209年再次将《古兰经》译成拉丁语,这是第二个译本。他们这样翻译“比斯米拉”:Misericordi pioque Deo(克顿)和In nomine Dei misericordis miseratoris(马库斯)。前者用两个形容(misericors仁慈的,pius宽仁的,虔诚的),后者用同一个词根(miser怜悯),使之变成两个单词:形容词misericors(“有怜悯心的”)和名词miserator(“表示怜悯者”,-tor后缀表示主动者)。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词典用“慈悯”为Rahmah的标准翻译,比如《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慈悯(Rahmah)伊斯兰教用语。阿拉伯语‘拉赫迈’的意译,系‘怜悯’、‘慈恩’之意。[……]穆斯林为了赞颂真主的恩德,在晶常生活中,经常诵念‘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名’,中国穆斯林在交往中,多用‘真主慈悯你’表示对对方的良好祝愿。”

另一部工具书这样写:“拉赫曼:伊斯兰教对安拉的尊称之一。意为‘慈悯者’、‘仁慈者’、‘至仁者’。汉译本《古兰经》译作‘特慈的主’、‘至慈的主’、‘大慈的主’等。常与‘拉希姆’一词并列,用于称颂真主对人的无限慈爱。”

用“慈悯”一词来翻译阿语的原文至少有300年的传统,因为刘智(1655-1745年)在他的《天方至圣实录》中已经有“真主慈悯普世之光也”等说法。

和《圣经》一样,《古兰经》中的“仁慈”意味着神愿意宽恕人们的罪,所以al-Ghafuru(“至赦的”)也是ar-Rahimu(“至慈的”),参见第39章第53节(亦见第12章第87-88节)。神的仁慈宽赦Musa(即摩西)的罪,因为他打死了一名埃及人(28章第16节)。虽然安拉是仁慈的,“但无人能替犯罪的民众抵抗他的惩罚”(6章第147节)。 

虽然《古兰经》特别强调神与人之间的差距,但在某些章节中也有一点“效法神的榜样”的意味,比如76章第8节:“你们为喜爱真主而赈济贫民、孤儿、俘虏……”。Yusuf(即约瑟)在埃及的故事反映《旧约·创世记》约瑟传奇的核心意义:要宽恕别人过去时所犯的罪:优素福(约瑟)说:“今天对你们毫无谴责:主是最慈爱的……”(12:92,马坚译;参见仝道章译本:“今天,我不责备你们。愿安拉恕饶你们,他是慈中最慈的。”)24章第22节说:“你们应当恕饶,应当原谅。难道你们不愿真主赦宥你们吗?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这里暗示神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人们彼此之间不宽恕别人的罪,神也不会宽恕他们的罪。《圣经·新约》在几个章节中强调这个原则,比如在《马太福音》Mt 6:12(主祷文)、6:14、6:15、18:21-35。然而,由于上面提到的“神与人类之间的距离”,《古兰经》没有“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这种说法,也没有“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

结论

外来的rahma观念有三种翻译方式:音译(比如“拉赫曼”、“拉希姆”等,参见《旧约·何西阿》Hos 2:1“路哈玛”)、用中国通用的词(如“仁慈”)或创造新的词语(比如“慈怀”、“慈悯”、“普慈”等)。也许最后的翻译方式是最好的,但这些新的单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进入汉语群体的通用词汇当中,比如《现代汉语词典》(1997年版)中有“真主”和“天主”两个词,但(还)没有“慈悯”和“慈怀”两个词。另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基督教传统在入华的过程中在什么程度上敢于创造新的词汇。伊斯兰教的译者在这方面是否比较勇敢?王静斋译“普慈独慈”很有特色,在某种意义上确保外来传统的独特风格,而“至仁至慈”则接近中国本有的传统,但似乎失去了独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圣经》的译者或《古兰经》的译者都没有试图将原来的意思(“母怀的同情”)暗示。惟一的例外是《思高本》中的“慈怀”。汉语的“怀”在《论语·阳货》中也出现:“小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怀”也有“爱惜”、“留恋”的意思,所以rahma应该可以译为“怀爱”、“爱怀”、“怀悯”、“悯怀”、“怀慈”、“怀仁”、“仁怀”等。

无论是儒家的“仁”或佛教的“慈悲”,在一神论的传统中这两个词的内涵发生变化,因为“主的仁慈”指创造主对一切受造物的眷顾和爱,也指神的宽恕等,而传统的“仁”和“慈悲”本来不包含这种特殊的意义。

文献:
Jenni, Ernst, Theologisches Handwoerterbuch zum Alten Testament, Vol. II, Muenchen: Kaiser Verlag, 1971.
Melchart, Rudolf, Religio, Religion und Glaube in lateinischen Texten,Wien: Braumueller Verlag, 2006.
Rahlfs, Alfred, ed., Septuaginta,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2006.
Rudolph, W., ed.,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87.
《古兰经译解》,王文清(王静斋)译,北京:中国回教具进会本部,1932。
《古兰经韵译》,林松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古兰经中阿文对照详注译本》,闪目氏·仝道章译注,上海:译林出版社1989。
雷立柏编《基督宗教知识辞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雷立柏《圣经的语言和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刘智《天方至圣实录》,北京: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印,1984。
敏春芳,《文明的关键词》,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圣经》,和合本(无年代)。
《圣经》,思高本,南京:2009。
王硕丰《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未出版),北京:2013。
《新经全集》,吴经熊译,香港:真理学会出版,1949年。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
《中文译解古兰经》,马坚译,圣城麦地纳: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制厂(无年代)。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Qur’an, Wang Qingwen trsl., Beijing: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slam, 1932.
Versified Translation of the Qur’an, Lin Song trsl., Beijing: Minorities Academy Press, 1988.
Annotated Chinese-Arabic Translation of the Qur’an, Shanmushi Tong Daozhang trsl., Shanghai: Yilin Publications, 1989.
L. Leeb, A Dictionary of Knowledge about Christianity, Beijing: Religion and Culture Press, 2003.
L. Leeb,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Bible, Beijing: Religion and Culture Press, 2000.
Liu Zhi, Tianfang Zhisheng Shilu, Beijing: Islam Association of China, 1984.
Min Chunfang, Keywords of Civilization, Beijing: Minzu Publications, 2002.
Bible, Chinese “Heheben” translation, (no date).
Bible, Chinese “Sigaoben” translation, Nanjing: 2009.
Wang Shuofeng, A Study of He Qingtai’s Gu Xin Shengjing, PhD thesi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Beijing: 2013.
The Complete New Testament (Xinjing Quanji), Wu Jingxiong, trsl., Hong Kong: Truth Study Publications, 1949.
Chinese Encyclopedia of Islam, Chengdu: Sichuan Cishu Publications, 2011.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Qur’an, Ma Jian trsl., Medina: Press of King Fahd (no date).  

(注:本文发表在《古典研究》,第16期,2013年冬季,55-65页,题为“汉译《圣经》和《古兰经》中的慈怀“。)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