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吧,以马内利》(O come, O come Emmanuel)这曲调萦绕耳畔,让人难以忘怀,当中“降临吧,以马内利”这句歌词有一股强烈的冲击力,震撼心灵。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中那些在温馨熟悉的圣诞故事中被呵护的人,却常常错过这一点,因为我们忘记了“以马内利”这个词内涵(Emmanuel或Immanuel都是“以马内利”,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这里作者用的Immanuel应该是最初的希伯来语转写,后世常用的Emmanuel为罗马化写法),而这名最初是为给一个大约在更早七百年前出生的婴孩而起。
我们不能断定那孩子的身份。他可能是国王或先知的孩子之一。那时以赛亚正试图说服亚哈斯王在国家危难时信靠神。就像我们大多数人那样,王也想做到,于是先知告诉他,有一年轻女子要生一个孩子,应该起名叫以马内利,以期鼓励王的信心。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几个世纪后,也就是在耶稣诞生的两百年前,当希伯来语的文本被翻译成希腊文时,译者把希伯来语中的“年轻女子”译成了希腊语中的“童女”。真是神奇!就好像翻译们已预先知道神对圣母玛利亚的旨意。
当然,在那时,我们未必能察觉神之手所做的工作,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神透过童女所生的人身上彰显自己,并从中透露祂对这个世界有一个计划,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道。以马内利就是提醒我们,当事与愿违时,我们可以全然信靠神。
但这仅仅是故事的一半,因为“以马内利”这个名字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耶稣接纳那些处在痛苦和失败中的人、那些处在绝望中的人和在错误尝试中的人,让他们重新发现生命意义和目标。
这颇具挑战性:因为基督徒很容易被基督徒团契的舒适安逸所捕惑,只顾享受其中,而拒绝与那些被他们视为对教会无关紧要的人或消极的人来往。我们在新约中看到的耶稣,是与卑微的人、贫寒人和深陷困境的人在一起。他选择以失败者和行为不端者为友。教会门外者(未得之民)爱他,而与此相反,宗教人士却被祂所激怒而仇视祂。我很想知道:若耶稣真的与我们同在,作为一个教会,尽可能去效仿祂,我们将会有多大的改观。
我们不敢轻视:我们力所能及之事与耶稣所行之事之间的天渊之别。若以马内利真的与我们同在,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当我们也想要效仿祂来展示祂超自然力量的神力时,又为何显得少得可怜?我想正如英国小说家福斯特(E.M. Forster)在其长篇小说《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中所描述的一个人性格:“只会动嘴皮的可怜基督徒”。当然,我不是想贬低我们话语的力量,但耶稣是努力践行而不是空谈。正如有人曾经写过,如果你不面对超自然的耶稣,你就无法读懂圣经的新约。
若有必要呼求神藉着我们行大能之事,那就是趁现在。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是如此振奋人心:‘降临吧,以马内利’!
原作者罗伯·詹姆斯(Rob James)是浸信会牧师、威尔士福音派联盟的作家及教会和媒体顾问。他也是《有关伟大上帝一些零碎思考》(Little Thoughts About a Big God)的作者。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