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一个新词“躺平”,意思是:因为工作太累,即使拼尽全力,所赚的钱也不够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因而放弃,过低标准生活。
现在是用六个钱包买房:新结婚的男女双方的钱包,和双方父母的钱包。即使这样,多数也是只能交个首付,新家庭的男女还要多年还银行贷款,一旦失业立刻陷入生活危机,而工作多数是不稳定的。如果双方父母收入低,或子女多,或没有工作,或有病,就无法买房了。
其实有很多工作本身并不是那么累,而是处理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比工作还累,同事既要搞好关系又要互相排挤,对上级要溜须拍马、忍受屈辱(有的单位搞狼文化,故意侮辱员工),没有正常的上升渠道,看不到希望。不愿意搞歪门邪道的人,只好躺平。还有一些单位只用年轻人,岁数大一点就被迫离职,所以要在离职前多加班多挣钱,结果很多人累病或累死了。这些是躺平的直接原因,但躺平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 欲望的圈套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人无止境的欲望。“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虚荣,享乐。因此,当老板的抓紧剥削,当官的抓紧贪污,有权的人抓紧以权谋私,同事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互相排挤,不法分子联合形成各种不法产业链,暗骗变为明骗。商家、资本家、政客们鼓动人们的欲望,在人们为欲望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他们的目的。在欲望的圈套里人人都活得很辛苦。
二 制度不是根本原因
人的信仰是根本原因,因为信仰决定人的三观,决定人的道德。再好的制度对于不遵守的人有什么用处呢?用警察用法院治他们吗?用超过军费开支的费用也治不好。信仰的正确与否决定生命的正确与否,生命的正确与否决定生活的正确与否。信仰对象决定信仰价值,信真神和信假神的结局是大不相同的,追求的目标不同结果也不同。“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7-8)”
再者,制度制定得是否合理在于对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对人认识是否正确在于信仰是否正确。例如,认为自己是无罪的人,是给别人设立制度的,并且认为设立的制度是完美的,不会设立监督纠偏的制度,有问题也看不到、不承认、不纠正。认为自己有罪的人才会防范自己犯罪,设立制度时会将自己包括在内,并设立监督纠偏的制度。
三 正欲与私欲
圣经的教导是:“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8-10)”
正常的欲望能够维持人的生命,是有益的,越过界限的欲望则会给人带来害处。欲望使人活着,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是要在神面前尽本分,荣神益人。为欲望活着,就沦为动物了,在丛林法则中生活必然遭受许多的愁苦。贪财是为了并不需要的去劳苦,轻者是浪费生命,重者会图财害命,贪财引诱人犯很多罪,遭很多罪。
四 不要嫉妒恶人
有一些人作恶,用不法手段发财,似乎没有遭报,还可能寿终正寝。这是作恶之人的福吗?不是,这样的人比遭到惩罚的人下场更不好。因为没有痛苦促使他思考人生、反省自己,没有改变自己生命的机会,一生只能做一个恶人,在终极审判的时候只能被扔进硫磺火湖,受永恒的刑罚。今生的长寿与永恒比实在是太短了。“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诗37:1-2)”
敬畏神的人不一定会长寿,也不一定会享福。比如施洗约翰、十二使徒都是受逼迫,多是英年早逝。他们早逝是因为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结束世上的劳苦了。他们行在神的旨意中,所做的蒙神记念,他们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他们是得到永生的人,在终极审判的时候,他们要复活进入新天新地,与神同在。
人的生命品质与财富和社会地位无关。人不能凭着自己的财富或社会地位进入天国,人是凭着耶稣基督的救恩进入天国的,人有了神的儿子(耶稣)就有生命,与祂无关就没有生命,因为耶稣基督是生命之主。
五 中途性的目标和终极性的目标
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囿于肉体今生的人,不会从生命和永恒的角度看问题,很多事都想不通。这些人的目标都是中途目标,不是永恒终极目标,不能到达永恒家乡,只能死在中途。
只有被神重生的人,圣灵住在他里面,他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以神的眼光看问题。以神的心为心,与神同心,才能明白关于生命的事。因为神是生命的源头,是赐生命者。藉着神的救恩与救主基督联合的人,才是有生命的人,是复活的人,是重生的人,是新造的人,像被折下来的枝子又被接到树上一样。离开树的枝子是死的,长在树上的枝子是活的。离开神的人是死的,在基督里面的人是活的。活枝子才能结果子,活人才能结出生命的果子。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约8:12)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