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题材影片《教宗的承继》曾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据说它上映之后,让人们对2019年电影排名重新洗牌。有人聚焦在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和乔纳森·普雷斯的演技;有人好奇于戏剧性的宗教权力交接;也有人因信仰缘故对影片加以关注。
实际上,即使你不知道主演的实力,不了解宗教历史,不是天主教徒,也会喜欢上这部电影。因为,两位教宗在冲突与对话中所探讨的罪恶感,指责与反省,承担与责任,表态与沉默,这些同样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单单品味他们的对话,也足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共鸣、反思和沉淀。
影片概要
电影讲述的是天主教宗更迭的故事。2005年,时任教宗逝世,各国主教齐聚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参加新教宗选举(实乃是天主教传统派与改革派的角逐)。来自德国的主教拉辛格与来自阿根廷的主教伯格里奥,纷纷成为教宗接任的热门人选。
选举结果是拥有极高威望的神学泰斗,同时也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拉辛格当选(本笃十六世)。然而他的上位并不合时宜,随着信息革命的来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拉辛格是来自旧世界的精英主义者,他看不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民众的诉求。加之教廷内的派系斗争、银行弊端、娈童丑闻,使得教会与外界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七年过去,教宗面临教廷内外很多批判。2012年,远在南美洲的伯格里奥对教廷发展感到失望,为顺利辞职,赶赴梵蒂冈与教宗会面。两人见面后,通过相处的时间对教义的不同议题进行辩证,从争锋相对到相互欣赏与理解。他们借着反思与忏悔重新解读自己的角色,促使意义深远的教宗更迭事件发生。
次年,本笃十六世宣布辞任,伯格里奥当选新任教宗,名号方济各。上任后,伯格里奥致力于修正前任的错误,打破了天主教的高墙。在这场权力平滑过渡的背后,是伯格里奥的仁慈和开放,也是拉辛格的勇气和理性。
拉辛格和伯格里奥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不仅仅有民族精神的差异,还有人格特质的差异,信仰内涵的差异……我们看见抱持着相对立价值观与信念的两人,竟由自身的反省、忏悔,以及对彼此的挑战与安慰,找到和解共生的方式。
他们相信自己需要经历信仰的试炼,并且透过神的恩典,才能展现智慧与品格,成为信众的楷模与寄托。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功课。
反思与自省
伯格里奥的信仰是经过深刻反思的,因此他的信仰不是停留在书本里,而是沉淀在生命中。反省使他的生命更加真实,敢于做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反省使他的信仰更加自由,从教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人性化地解读灵魂的需要。这使他走到哪儿,总能与民同乐,并且深得民心;他也因此学会了倾听,这是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必备条件之一。
然而,伯格里奥获得这种反思能力的过程并不浪漫,相反是非常煎熬的。1976年,在改变伯格里奥一生的政治事件中,时任耶稣会司铎的首领的他,为了保护手下的司铎,没有为正义发声。在暴政面前,他选择了妥协。
耶稣会的两名神父加历克斯和尤里奥不理解他,也不听他的命令,还将他视为懦弱的小人。他一气之下,把反对自己的人踢出了耶稣会。不想没过几天,那些失去耶稣会保护的成员就被抓走,间接害得多人丧命,加历克斯和尤里奥也因此饱受折磨。
反思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归正能力,也是上帝赐给人的礼物,连圣灵也帮助我们鉴察自己的心。约翰福音16章8节“他(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一个人缺少反思就会狭隘,以自己所知的为真理,不仅做自己的上帝,还要做别人的上帝。
一个基督徒缺少反思会变得教条,体会不到主耶稣的心肠。教义虽然至关紧要,但少了爱会叫人难以承受。每个人都会犯错,也都渴望着真理与正义,但若在追求理解的过程中缺少了爱,那么人与人将会失去心灵的温度。
一个教会缺少了反思就会自负,会在自身周围建起高墙,这不仅阻隔了人心,还掩护了罪恶,最后只会故步自封。无论是个人、教会,还是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城墙,而是桥梁。唯有谦卑自省的心灵,可以代言神的慈爱与公义,拉近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面对与放下
拉辛格是强硬派的教义至上者,他认为要用坚固的墙来守卫天主的殿堂。他认为在世事无常之中,为天主坚守原则,是身为一个教宗的责任。但当他看到结果越来越糟糕的时候,也在自己的人生中经历着很深的自省。
在与伯格里奥的冲突中,拉辛格重新审视自己,直至承认自己太过封闭,不理解世界,也忘却了教会对世界的责任。他以维护教会本垒为由,却放任了罪行,也许正是这些罪过,让信仰渐渐远离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省,让他重新听到主的声音,明确主的旨意。
虽然两个人在理念上有分歧,不免发生争论,然而教宗并没有完全无视伯格里奥的观点,甚至可以超越矛盾冲突的痛楚,欣赏对手的真挚。我们在拉辛格的这个角色和生命里,看到了一种客观的生命。他勇于承认自己,不以自己的感受屏蔽不同的声音。
拉辛格知道,教廷如今内外交困,旧的秩序和经验已经无法帮助他管理。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者来扭转当前的局面。在与伯格里奥多次座谈后,他承认并确信这个改革派的代表能担当大任。他接受自己的有限,承认神预备了更合适的人,并勇于让他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很多的争论:夫妻之间,信徒与信徒之间,信徒与非信徒之间,教会与教会之间,教派与教派之间……但很多时候,我们争论到最后忘记了起初的焦点,争论与冲突不再是为捍卫耶稣的真理,而是在捍卫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貌似虔诚与圣洁,其中却夹杂着骄傲和私欲,有时甚至阻拦人就近耶稣。
看着两位教宗激烈的辩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处于对立时的沟通典范。勇于接受冲突时的痛苦与愤怒感受,并且不害怕让对方看见自己的困惑与脆弱,才能够有助于双方做到真正的理解。因此,承认错误不是认输,放下骄傲才是成长。
理解与靠近
拉辛格,学者出身,教义至上,保守控制,冷静自持;伯格里奥,被流放者,顺应改变,热情幽默,开朗亲民。这样的两个人,似乎很难建立生命的交集。因此,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社交寒暄中,会吹《Dancing Queen》口哨的伯格里奥就免费获得了拉辛格主教视而不见的“VIP”待遇。
第二次见面交流已是7年之后,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但心灵的隔阂依然清晰可见。在礼仪性的握手之后,两人因为对教义和教会看法的不同陷入激烈的争论。彼此都毫不掩饰对对方的立场和处理方式的不理解与不接纳。
第三次交流发生在当晚,疲于争论的拉辛格向贝尔格里奥坦诚自己所遇到的迷茫与困惑——很久没有听见上帝的声音。贝尔格里奥向教宗分享了自己曾经所经历的试探和软弱,以及主的印证与带领。这使他们第一次有了心灵的交流和碰撞。
教宗久而麻木的内心受到触动,谈话让他感觉亲切放松,他将这份心情付诸琴声。琴声由内敛逐渐走向明快,在悠扬的琴声中,教宗脸上多了些轻快的笑容。两人之间紧张的关系松弛了下来。本笃十六世"不见了“,阿根廷枢机主教也"不见了"。那个当下,剩下的只是两个弟兄。一些奇妙的触动在两人之间慢慢建立了起来。彼此道晚安的时候,教宗给了伯格里奥“半”个拥抱。
第四次正式交流时,他们已经可以坦诚相见,各自忏悔自己对上帝、对人、对世界的亏欠。这样深切的忏悔让彼此重新感受到温暖与同理。两颗心,在经历了挣扎和冲突只之后,在上帝面前藉着彼此的坦诚而得着赦免。他们不再仇恨相向,而在爱的团契里面达成了完美的合一,并建立起坚固的信任与交托关系。
这之后,教宗走进了人群。他终于推倒了内心的墙,走入了真实世界。在此之前,教宗的生活是完全与俗世隔绝的。戏剧性的一幕是,当教宗和伯格里奥道别的时候,竟然接受了伯格里奥所教的舞步,并与之真挚地、完全地拥抱。
这一幕,与伯格里奥和助手加历克斯的拥抱有几分相似。这拥抱代表了仇恨的化解,代表了理解与信任的升华。某种程度来讲,理解是饶恕的前提。饶恕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向世人显示的爱,“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也许,加历克斯渐渐明白,若他变成了当年保护耶稣会的伯格里奥,未必能比他做的更好;也许,拉辛格不断认识到,若他经历过伯格里奥的人生,也会对教廷现状心存不满和担忧;也许,伯格里奥渐渐懂得,若自己成为了相信教条,却又想力挽狂澜的拉辛格,在教廷里也会分身乏术。原来,只有让自己的心灵站在对方的那个位置,才会懂得对方的不易与宝贵。
责任与担当
当拉辛格表示自己将辞任,并全力支持伯格里奥当选新任教宗时,伯格里奥一度犹豫。但当他经过与拉辛格深入交流,确信这份使命是从主旨意而来时,便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两位垂垂老矣的老人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接。
伯格里奥上任后,对教会进行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改革。他用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盲目指责的旁观者。对于教廷性侵案件,他没有采取包庇与消极的处理态度。因为他知道,固然天主会慈悲地原谅犯罪之人,但也期待着人们积极地照顾受害者。他后来为此所做的迟来的改变,也受到各界的肯定。不可置否的是,这次权力的交接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光明。
这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辩证的能力。我们发现这个社会不乏洞察敏锐,言语犀利之人。也许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可以非常冷静地批判各种社会现象。但比起批判,这个时代更需要担当者和参与者。
其实在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有罪有限。不管是奉若神明的本笃十六世,还是奔走于民间的方济各,都是凡人之躯。即便是被亿万人敬仰的教宗,号称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也会有感受孤立疏离的时候。虽然教宗有他的神圣性,但终究还是凡人,也曾自我怀疑,甚至陷入绝望。
他们都走在朝圣的路上,也在生命的功课(反思、面对与承担)中成长。这不禁然让我们想起彼得的话“……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得后书1章5-7节)
人是有限的,人生是短暂的,但让一个人变伟大与不朽的是矢志不渝的信仰和对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实践。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