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姐妹希望她的闺蜜能够出来奉献,报考神学院,为主所用。可那个人却拒绝了她的建议,认为教会太复杂,待遇保障太低,因此不愿出来奉献。
类似的例子,笔者听过不少,尽管每个人的家境、文化、职业不同,所在教会氛围也是存在差异,但在奉献的问题上,却往往一致,多是由于复杂的关系以及缺乏保障的原因,而不愿走上荣耀之路。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教会的复杂关系,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受伤,进而影响到年轻人奉献的热情。有位老姐妹在某堂会担任干事十多年,亲眼见证了各种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包括她自己也经常为此流泪。而她的女儿原来踌躇满志,想长大后为主所用。但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又时常遭遇不公正对待,小时候的志向因此改变,并未走上全职侍奉的道路。
教会是由人组成的,其存在各种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因为各种矛盾,而导致下一代不愿出来奉献,那就令人遗憾了。其实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有些人神学院毕业后,进入牧场,结果发现与自己预期的存在差异,从而选择了离开。而他们的举动,反过来又感染了身边的年轻肢体,让他们对全职侍奉敬而远之。
尽管并不是所有教会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些年轻人也乐于奉献。甚至还有一些人出于对上主的爱,以及得到呼召,明知有问题也义无反顾地进入牧场。但是因着教会的问题,确实阻碍了不少人奉献的心志,这需要引起广大牧者的反思。我们不可因为自己的言行,而导致他人跌倒。
教会虽有复杂问题,但一般情况下,也能承受,甚至在主爱中选择宽恕。而传道人的待遇问题,则是事关一生的生活质量,必然引起很多人的三思。有位年轻弟兄看到神学院的招生通知,于是就跟父母商量,想要出来奉献。可他的家长去认为,全职侍奉很好,但也要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啊。现在教会给传道人的工资那么低,你今后如何生活?而且你还没找到对象,现在的女孩子会愿意嫁给穷小子吗?这些事情你都要好好考虑,不可盲目去读神学。这位弟兄想了想,觉得父母说的有点道理,于是就打消了奉献的念头。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位弟兄太软弱,缺乏信心生活的勇气。有这种想法的人,恰恰说明了其错误的观念。在中国教会中,总是觉得传道人只要凭着信心,就能得到上主的供应。在不可否认,圣书中的以利亚先知就是信心生活的榜样。而在教会历史上确实有“靠信心生活”的典型,比如中国内地会的创始人戴德生等等。
可问题在于,“靠信心生活”并不是神供给仆人的唯一方式,只有在特殊的环境或特殊的人身上才会出现,可以视为“特殊恩赐”的一种。在大多数情况下,神对传道人的补给,是通过教会奉献或者传道人自力更生实现的,因而,除非传道人得到明确的启示,跟教会要求走“信心生活”的道路。否则任何教会、牧者同工、弟兄姐妹都不能要求传道必须“靠信心生活”。这是一种“道德绑架”,严重违背了主的旨意。
因此,有些较保守的教会最好能够改变陈旧的思想,为传道人提供应有的生活保障。我相信如果这样做了,愿意侍奉的年轻人是会增加的。
总而言之,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出来奉献,跟教会的管理与理念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需要修正一些错误的做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可避免青黄不接的问题。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