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一股高举人类理性的思潮。他们夸大了理性的作用,相信人类可以凭借自身有限的思想去洞察宇宙奥秘与规律。基督信仰是启示的,是超理性的,存在很多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容(神迹)。因此理性主义者就极力批判基督信仰,否定《圣经》的真实性、权威性。
面对这股思潮,教会里一些神学家在真理上出现了妥协,他们试图找到基督信仰与社会思潮的平衡,他们认为:“个人有权力认为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不应受到外在的管束。神是可以用理性、良知、经验甚至机械的方法认识的。若不在理性之下,信仰便成为了迷信。”自由主义神学就此产生,持守这种思想的基督徒被称为“自由派”。
自由主义神学,过度高举人的理性,妄图用人的有限理性理解无限的神,对《圣经》中的神迹持不可知甚至否定的态度。这种观点在不少坚守正统信仰的教牧、信徒看来,是无法接受的,纷纷离开所属教会,自行建立教会。这是华人教会走向自治的重要一步。
1920年,华人女医生石美玉和美国女传道人胡遵理难以认同在华的卫理公会(又译:美以美会)存在的现代派立场,离开教会,来到上海建立伯特利教会(Bethel Mission of China)。
她们靠信心建立教会,以廉价租用南市一间无人入住的凶宅,开始了教会事工。在上主的保守下,不久,得到美国信徒的捐助,购置了毗邻一块面积12英亩的土地。此后,在这块土地上,16栋房子拔地而起,计有;伯特利中学和小学、伯特利神学院、护士学校和妇产科护理学院、伯特利孤儿院、伯特利教会、印书所,以及员工和学生宿舍等。
伯特利教会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传福音机构,培训出大量上主的仆人,他们在日后的岁月里,将福音传到了中华及海外的很多地区,带领很多华人认罪悔改,归向主耶稣。1930年,伯特利教会将教务扩展到了上海以外,教会接办了河北大名县的东村基督教福音会的教堂和附属事业,成立了大名伯特利教会。
1931年2月,由计志文发起成立了“伯特利环球布道团”。布道团主要成员有李道荣、林景康、聂子英、和宋尚节,计志文任团长。布道团通常由计志文带领团员灵修、查经及白天聚会。宋尚节在晚上及大布道会讲道。其余三人按恩赐负责财务、通讯、记录、领唱、乐器及翻译。布道团于2月18日出发,四年间共跑了五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133个城市,举行了3389场聚会,向40万人传福音,其中约有近二万人决志信主。在悔改归主的人中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工人、农民、商人,也有青年学生和军人,甚至还有土匪、贪官、恶棍和谋财害命者。因着他们强有力的宣道和见证,所到之处,无不带来复兴。
由于宣教工作的需要日增,伯特利布道团还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十个分团,传扬福音,复兴教会。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地方的教会也成立了布道团。计志文和伯特利布道团,不仅把福音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也把福音的种子撒向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新疆等边陲地区。
1937年,抗战爆发。孤儿院被迫迁移内地,伯特利神学院迁往香港九龙嘉林边道,医院迁到法租界内的白赛仲路(今复兴西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进占香港,神学院无法继续上课,师生分批撤离香港,前往贵州毕节。而在上海的医院,因租界沦陷,业务近乎停顿。抗战胜利后,伯特利神学院由上海迁回香港,并于 1947年3月恢复上课。不久,开办免费的平民小学,为难民子女提供教育。而伯特利医院和中学在上海原址上恢复。
49年后,医院被上海政府接办,更名为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大陆的伯特利教会在1958年被关闭,并入其他教会举行联合礼拜。伯特利中学在1950年香港复校。1963 年成立香港伯特利教会,以方便本地教会事工发展。至 1978 年,堂会增多,香港伯特利教会注册成为独立非牟利团体。1993 年,伯特利中学完全迁入元朗新校舍,现院址内有伯特利神学院、 伯特利幼儿园和遵理堂。
今天,在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海外各国,伯特利教会仍然以为教会栽培同工、兴办教育和带领万民归主为使命。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