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一神学研究者谈:当下国际教会的最新发展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进一步转型路径探讨(上)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5月23日 11:58 |
播放

编者按:
世界是不停变化的,作为耶稣身体的教会在这地上也是处于动态之中,因为上帝也是在不同时代掀起不同的浪潮来带领每个时代不同的百姓。

日前,一位神学研究者吴东日博士在一场讲座中就他近年来所观察和了解到的国际教会尤其是英美教会的最新动向进行了介绍,并谈到由此延伸的对中国教会进一步转型的思考和看见。

吴东日博士,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本科,韩国延世大学哲学博士, 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后,后研究和教授神学多年,对不同教会发展形态和牧养模式多有比较和研究。

(上)
回顾:1960年代以来,北美教会掀起一系列的教会更新运动

若想了解当下国际(英美)教会的最新动向,首先需要回溯过去半个多世纪教会的发展主体脉络。因为自1960年代后,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社会产生多次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远比之前的中世纪和宗教改革后的近代社会的变化激烈和快速地多,而社会的多次巨大的变迁也引来多次的教会更新运动。

吴博士首先回顾了从1960年代开始至今,北美教会陆续掀起的一系列教会更新运动,主要包含:
耶稣运动(1960年代——1970年代)
教会成长运动(1970年代——1980年代)
慕道友运动(1980年代——1990年代)
新型教会运动(1990年代——2010年代)
使命导向/社区型教会(1990年代——现在)

可以说,每大约十年就会有一个新的更新运动出来,而仔细研究这些运动,会发现它们的出现和发展都是教会对所处的时代进行的属灵性回应,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有的对全球性的教会包括中国教会的影响都一直持续到今天。许多当下中国教会的形态和牧养模式其实可以从这些更新运动中找到起源。

1.耶稣运动(1960年代——1970年代)

提及耶稣运动,不得不提当时最有名的嬉皮士文化。1960年代,美国出现了反抗文化的嬉皮士(Hippie)运动,这个人群最明显的特点是很有叛逆精神,反抗传统和体制。

开启耶稣运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加州加略山教会(Calvary Chapel),主任牧师查克•史密斯牧师虽然长相看上去是很传统的白人风格,但却非常重视教会改革。他在那个叛逆、混乱和彷徨的时代,邀请嬉皮士们到家里一起生活, 并分享福音,晚上学习圣经,成为耶稣运动的基本特色,这个运动参加的人数与日俱增,并扩散到全美,最终终结了嬉皮文化。吴博士澄清说,不同的人对“耶稣运动终结嬉皮文化”这个评价可能有分歧,但是都承认耶稣运动在嬉皮文化的结束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加略山教会


主任牧师邀请嬉皮士们一起在海边分享。


查克•史密斯牧师

而加略山教会为何当时能够吸引和引领了那样一批具有叛逆精神的年轻的嬉皮士呢?最主要的2点值得关注:
1.加略山教会在当时努力摆脱教会的传统形式,特别是采用适应时代的礼拜风格和赞美,在当时大部分教会都只用钢琴伴奏,但他们引入吉他、架子鼓和电子琴等,进行了参与度高的礼拜;

2.史密斯牧师进行“解经讲道”,让信徒理解圣经所讲的意思,而非过去的主题式的单方向宣讲式的讲道;并且发挥水平领导力即不是传统那种高高在上的而是平易近人具有亲和力的风格;进行信徒培训。

“耶稣运动是用谦逊和服事的领导力, 引领了整个60年代美国教会的更新运动。”讲员分析说,“由此我们看到,教会发展需要强调时代性,要了解和把握时代,因为我们很难超越时代,要么落后时代,要么与时俱进。”

2. 教会成长运动(1970年代——1980年代)

1970年代开始的教会成长运动对中国教会的影响力也很大,其中国内最为熟悉的就是水晶教会(Crystal-Cathedral-in-Gaden-Grove)和他的主任牧师罗伯特•舒勒。

cstcrflj1qbdtybjdm.jpg
罗伯特•舒勒和他创办的水晶教会。

1970年代开始的教会成长运动为当时不少陈旧的北美教会提供了新的动力。 教会成长运动始于唐纳德•麦加布兰,他是富勒神学院的首任校长,后来该校成为了教会成长学的中心。

教会成长学,不仅推动了地方教会的数量上增长,还积极推进了寻找“上帝迷失的羊”的“未得之民”世界宣教运动。 他们聚焦在“使万民做门徒的大使命〃,让平信徒担负传教的使命。 可以说,这个运动的关键点是“平信徒”。首先传福音给接受度较高的人群,然后让这些人再向他们周围的人传福音。 麦加布兰认为, 教会的持续成长只有在“诚实地照顾信徒, 使他们健康成长时,才能实现。” 其策略是透过培养具备传播福音使命的基督门徒来拓展上帝的国度。为了更好地传福音,他们也不惜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其目的是未来正确地理解世界和信徒。

但后来教会成长学因为过于注重成功、实用,其原本福音的精神却被削弱 ,“当成长成为唯一的目标时,教会开始出现变质”,吴博士提醒说,“找到平衡很难的,强调任何一点都不能太过,否则会失衡。当他们专注于如何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如牧养、照顾、咨询、积极心态的培养、服务等——就像当下我们不少中国的教会也开始关注信徒的需要,关注需要是好的——但是过于关注时,这些却慢慢蚕食和削弱掉了罪、牺牲、奉献、挑战、十字架等信仰的本质内容。”

3. 慕道友运动(1980年代-1990年代)

接下来的慕道友运动是不少中国教会最为熟悉的,比如作为代表的马鞍峰教会和柳溪教会。

这一运动出现的需要是因为教会的传统格式化的沟通方式并没有打动教会外非基督徒群体的心, 因此,有必要以新的形式和内容重组教会事工和礼拜。

这方面的代表性的比如华理克牧师创办的马鞍峰教会,在礼拜上融合了专业音乐,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音乐元素不仅仅只是加上吉他或者电子琴而已,而是变得更加专业,再加上戏剧、信仰见证和讲道,进行了出色的崇拜聚会。同时,布道的特点是由以前时间很长变得简短,因为现代人的时间有限,越来越很难投入到一场几个小时的讲道中,因此讲道大多在30-40分钟之间,但是关键点都要包含其中,能够传递信息和信念,要点经典而清晰。


华理克牧师在他创办的马鞍峰教会。

为何这些推动慕道友运动的教会如此积极地将文化元素纳入崇拜中?吴博士解释说,这不是为了使教堂看起来既时尚又漂亮,而是期待吸引那些不认识上帝的人,可以说这是教会对迷失灵魂的一番努力。

“这场新鲜的慕道友运动给北美教会带来了一场名为第二次改革的大浪。这些教会中的慕道友运动,激起了对失落者的热情和奉献,强调拯救灵魂,试图以适合时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传达福音。它毫不犹豫地消除了认识和跟随基督时不必要的因素或障碍,例如崇拜的方式、音乐的风格等。”

“很多时候让非信徒来到教会的障碍并不是福音本身,而是外面我们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时代可能改变了,但是我们的方法可能没有改变,就是说落后了,这个落后并不是福音的本质落后了,而是传递的方法和方式落后了。”讲员提醒说,“因为我们传递福音时常常需要一种媒体或者方法,这个落后了。福音是永恒的,是不会过时的,人什么时代都需要福音,但是为什么人们会拒绝,这个是我们一直要反思的。不是我们信的错了,而是时代变了,所以要一直更新。”

然而,随之而来的对慕道友运动的批评是该运动强化了宗教消费者的心理,因为其焦点是吸引慕道友,让他们只是参加礼拜或聚会的时候感到很舒服,所以不少人来参加但是不委身因为只是来享受一下宗教文化,觉得这个礼拜的氛围、赞美的形式、讲道的风格不错。“文化本来是为了福音的一种手段,却常常代替了福音本质。讲台的信息比起讲罪恶、地狱、审判等,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情况,比如很多宗教消费性的概念占主导。”

“尽管有许多批评,慕道友运动是在传统教会失去活力的时候透过果敢和冒险的尝试,为后面的新型教会或使命导向的教会出现提供了教会实践的基础。”吴博士介绍欧美教会对慕道友运动的评价和反思,“真正的教会更新运动,应该是一场将审视自身,但专注于圣经价值观和原则,并继续回归福音的运动”。

4. 新型教会运动(1990年代——2010年代)

1990年代到当下可以说一个新的更新周期。欧美开始了新型教会运动(Emerging Church Movement),它的兴起是因为“现有的教会,不再是后现代时期的答案”。

新型教会运动就是北美教会为了回应后现代而开始的新的教会更新运动,它是2000年以来北美教会最热门的讨论。

很难说清楚真正的新兴教会是什么,因为它的区域和成员各不相同,大小不一,对其的评估和评价也各种都有,比如它被评估为下一代的“替代教会〃 ,或被评估为破坏传统的“异教团体〃。

欧美教会研究者对这一运动的分析和考察已经有很多。比如吉布斯和博尔德的分析中强调新型教会的共同体概念很强:“新型教会,是一个发生在后现代文化内部发生的宣教共同体,在他们所在的时间和空间中,秉持信仰作为耶稣的追随者而生活的宣教团体。”“他们欲遵行登山宝训,不分圣与俗中生活。他们要建立的共同体,更像一个家庭而不是某一形式的制度。”托尼•琼斯(Tony Jones)将新型教会的实践特征描述为圣礼、崇拜、讲道、社区、好客(款待)、艺术,人人皆祭司,神圣的空间等八件事,也就是说比起传统强调的圣礼、崇拜好讲道,社区、艺术、款待、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马蒂(Marty)和加尼尔(Ganiel)认为新型教会运动从“解构”非福音的元素和“建构”福音的的角度,重新解释现有的讲道、领导、 崇拜形式和礼拜场所等,这个分析里面非常强调重新解释。

吴博士列举了2个新型教会的特点:
第一,倾向于抵制阻碍福音的习俗、体制、传统和神学,即除了福音本身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反思,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新型教会运动继承了宗教改革的精神;
第二,强调上帝的遍在性,在我们的所有的生活和场景中而不仅仅只是在教堂里,践行上帝的旨意,这就需要对信徒强有力的牧养,而能够促进他们在生活和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活出信仰。

属于这一运动有以圣公会为主的英国教会开始的教会新表现(Fresh expression of church) 运动。英国圣公会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呈现减少趋势。从2000年以后随着教会新表现运动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cstcsu989qtx90yiym.jpg
英国圣公会发起的教会新表现运动

当时在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凯里勋爵(Lord George Carey)说“如果教会再找不到突破口,年轻人再也不会回到教会,三十年之内基督教将会在英国消逝"。于是,英国圣公会开始组织专家小组用十年的时间,进行缜密的分析和研究:追问“在这个时代,教会意味着是什么?〃——这是在重新质问教会的本质;并且追问“在这时代 ,教会应如何存在?”——这问的是教会的存在方式?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最终归结为“新的教会论”,从而带来“教会的新表现”运动。

此后,英国出现各色各样的新型教会:如:对策性礼拜共同体、底层教会共同体、学校教会、咖啡教会、青年教会、地区社会运动中产生的教会、周间教会、网络中心教会、细胞教会、学校会众聚会、慕道友教会、新植堂的传统教会等。

“新型教会的特点是尝试很多,有失败的也有成功。”吴博士谈到,“总结而言就是实验性的,这也符合这个时代的精神,这个时代的精神是创客、创新,比如硅谷的创客、国内鼓励的创新等等,创新并不能保证结果一定会成功,尝试着去做有时候成功有时候会失败,可是尝试成功的话就是很大的成功。”

结语:

“一个新形式出现后一段时间,要是维持那个形式的话,教会又会出现僵化。”吴博士在回顾一系列教会更新运动历程的时候说到,我们能从中可以看到有一种周期性存在其中,即周期性的会出现教会的僵化,然后周期性的又出现新的更新运动,而这个周期是10年或20年很难说,因为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但规律大致就是不断地出现更新运动。

“我们所处在的时代是比之前变化的更快,所以要一直更新,不是更新一次就结束了。这个时代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加快,要持续地更新。”

他呼吁说,尤其是当下中国的传道人需要更多意识到我们处于后现代、“我们中国教会的传道人需要多了解和学习后现代,比如文化和更深处的哲学逻辑。后现代在西方已经开始有100多年了,西方教会对此有很多研究和思考,但是我们国内很多传统教会对后现代常常是抵触和反感的。虽然好像我们常常用很多后现代的概念引用到教会中,但实际上我们对后现代的本质的把握是不够的。”他鼓励说,“我们一定要很深的了解后现代的本质,才能与时俱进,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才能对话,很好的服事他们。”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