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

微型会众线上研讨会举行 华人教会二位专家分享理论基础与成功案例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8月23日 08:46 |
播放

8月1日至3日,“微型会众线上研讨会”举行。此次研讨会是由新加坡的道渊学社和新加坡圣经公会的道耕门徒培训学院共同主办,一室课堂、城曦社区教会、基石教会、爱家教会和DHIM协办。

研讨会共设有三次的讨论,由华人教会在微型教会模式这方面的研究先驱和专家吴子平博士和徐立平博士作为主讲人,与刘荣神牧师一同就话题进行对谈,就“微型教会”作为近年来全球新的一种教会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希望达到资源共享、共同繁盈、促进大使命的目标。

8月1日晚上,主讲人吴子平博士首先分享了微型教会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和神学基础、何为微型教会以及今天为什么有人要做微型教会等内容。8月2日晚上,吴子平博士继续分享了微型教会面临的四大误解、做微型教会的担忧以及他个人研究微型教会的两点回应。

吴子平博士,新加披圣经公会道耕门徒培训学院(华文系)讲师,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博士,澳洲大学教育学硕士,也是新加坡区基石教会主任牧师,是一位专注于情绪领导力发展的教育工作者。他有20年事奉中型教会的经历,他在圣公会背景的中型教会信主且被培养,读神学期间进入了浸信会中大型教会且在其中进行服事,在之后的20年时间里主要服事小型教会并经常关注小型教会的生存问题。

最开始分享前,吴博士提供了一组由官方统计的、包括15个地区的近期数据——全球近45%的教会少于50人。这个数据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和支援小型教会。“微型教会运动的神学基础反映了对传统教会模式的反思,和对新约教会模式的重新诠释,这种神学思想强调教会的有机性、关系性、使命性,也重视每个信徒的价值和参与。尽管面临挑战和潜在的问题……,微型教会运动的神学思想为我们重新思考教会的本质和使命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见解与传统教会的智慧结合,创造出更加平衡和有效的教会模式。”吴博士说。

他表示,微型教会要回应的话题在整个社会趋势中已经发生了,同时他也向植堂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的教会能够回应微型教会探讨的话题吗?你的教会和领导方式都预备好了吗?

他也说到自己研究微型教会最大的收获是帮助他所带领的几间教会回到教会的本质里面,而这是无论大教会还是小教会都需要的。同时他表示,如果有人有感动说上帝呼召他做微型教会,那他会很感恩,但如果你的现实环境不适合做微型教会,他也提醒我们不要做“革命者”,但可以与同工、牧者进行对话,谈谈自己的收获。

他在最后总结说,在微型教会中“人”是最关键的,因为我们做的是关于人的工作。“微型教会同时要照顾到四方面(全人与上帝、全人与家庭、全人与工作、全人与社群),所以不需要把微型教会做得非常高级、专业,而是如何在这四方面实践信仰。”

8月3日上午,徐立平博士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分享了微型教会的11种应用方法和这些方法中的成功案例,以及如何建立监督机制。

徐立平博士新加坡圣经公会道耕门徒培训学院(华文系)讲师,先后获得美南浸信会神道学硕士、加州大学法学博士、College of Executive Coaching 企业高管教练证书、哈佛大学研究院营销管理学证书,现任3Q领导力学院院长。徐博士的专长是双职事奉及职场宣教策略,教会倍增策略,使命营商(Business as Ministry),他有着30年双职牧师/律师(已退休)经历,现在专门研发职场门训及宣教的尖端策略,包括开设基督徒企业领袖圆桌会议;开发基督徒企业生命教练、企业牧者培训、微型教会、使命营商等项目。

关于11种应用方法,徐博士列出:海外宣教植堂、本地低成本植堂、传统会堂和无墙式教会多堂点双轨发展、使徒中心和家庭教会(hubs & houses)、从小组到功能性微型教会的自然过渡、门徒塑造门徒实务训练平台、赢得千禧世代和Z时代的年轻人、利用群体的教会、精疲力尽的牧师牧养的低压力教会模式、创业植堂(Entrepreneurial Church Planting)和教会的新表现(New expressions),并分享了其中的多个成功案例。他尤其提到了不可忽略监督机制和共同协作。他特别强调:“微型教会肯定不能够单打独斗,因为没有问责机制很危险。”

徐博士表示他这次讲座的目的是帮助基层教会的牧者如何把微型教会的模式落地,而不是纸上谈兵。他希望大家能够扩展思维,不要局限在传统教会的模式当中。他也希望本次研讨会帮助到人力资源有限、财力资源有限,但很想在本地发展教会或全球宣教植堂的领袖们,帮助大家回归门徒、塑造门徒并成为教会的核心事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