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微信

用AI促进神学教育:“人工智能不是人,而是工具”

作者: 李嘉言翻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4月17日 14:05 |
播放

当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重塑全球教育的时代,神学机构也在为基督徒学习和领导力的未来前景而搏斗。国际福音派神学教育理事会(ICETE)于3月3日至7日在阿尔巴尼亚地拉那举行了全球磋商会议,其中一项讨论围绕着信仰与创新的交汇展开:如何理解和应用AI在神学教育中的作用。

这些对话的主持人、世界福音神学院协会(WETIA)执行主任兼奥利维特大学(Olivet University)副校长沃克·曾(Walker Tzeng)博士接受了《国际基督教日报》的采访,谈到了与人工智能和神学教育相关的挑战和机遇。

凭借在技术和神学领域的多年经验,沃克博士长期致力于弥合数字化转型与神学培训之间的差距。

“一开始,我们主要是帮助大多数国家的学校运用教育技术,”沃克博士说,“传统上,这是在线教育,尤其是在互联网首次用于通信和教学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我们如何才能将这一工具最好地用于神学教育和提升学习质量?”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在线教育已经从新奇事物转变为常态。根据沃克博士的说法,问题已经变了。他说:“如今,在线教育已成为常态。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平台,各大机构都在使用它们。现在真正的前沿技术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的神学

沃克领导着ICETE学习技术与创新影响力小组”下的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小组。这个小组致力于探索技术工具(尤其是AI)如何在从教学法到课程开发的各个领域为神学院提供支持。但对沃克博士来说,问题远不止于应用本身。

“我们将人工智能对话分为两个兴趣小组。”他解释说:“一个是实践方面—如何让学校、学生和教师明智地使用人工智能。另一个是概念层面:作为福音派人士,我们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以及按照上帝形象创造的人类之间的关系?”

这些讨论提出了深刻的神学问题。“人工智能迫使我们反思身为人的意义,”沃克说,“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决定如何在教育和教会中开发和使用这项技术”。

应对恐惧与可能性

在 ICETE 影响小组中,参与者普遍对探索人工智能的潜力持开放态度,同时也承认其存在风险。“小组成员在讨论中自然倾向于积极的一面。”沃克博士指出:“但我们并没有忽视其中的危险”。

他说,神学教育者,尤其是大多数国家的神学教育者,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落后。“人们普遍认为,基督徒总是科技的后期采用者。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南半球。我们密切关注,并以直接服务于社区的方式进行创新。”

不过,他补充说:“人工智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由教会创新的。它主要是由大型科技公司开发。因此,虽然我们可能不是创造者,但我们可以成为早期采用者,将其用于有益的用途。”

谈到在神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沃克博士说,学校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互动并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问题。

“过去,抄袭和原创作品很容易区分出来,”他说,“但人工智能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有些学生可能会利用AI来辅助构思、总结资源,甚至改进自己的写作。现在,AI的用途非常广泛。”

一端是明显违反道德的行为—比如复制人工智能生成的整篇文章。另一端则是良性使用,如校对或重新措辞帮助。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灰色地带,各机构开始制定自己的界限和最佳实践。

一方面,存在明显的伦理违规行为——例如抄袭整篇AI生成的论文。另一方面,也存在良性用途,例如校对或改写辅助。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一个灰色地带,各机构正在开始制定自己的界限和最佳实践。

“不同的学校会在不同的地方划定界限,”他说,“这就是为什么这场对话如此必要的原因之一。”

ICETE 的作用:对话与合作的枢纽

作为福音派神学教育的全球网络,ICETE 将自己定位为对话与合作的枢纽。通过其影响力小组,它不仅为讨论创造了空间,还力求产生可操作的成果。

“ICETE 能做些什么?”沃克博士反问道。“这正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首先,为机构提供资源——为AI的使用提供最佳实践、伦理政策范例和神学框架。我们可以收集现有的成果,并广泛分享。”

其次,他说,ICETE 学院可以直接提供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面向教师、学生或管理人员,帮助他们理解AI并在各自的环境中负责任地使用它。

最后,沃克博士认为继续对话很有价值。“我们需要就人工智能展开深入的神学对话——它与神学、人类和社会的关系。”他说:“并以此为基础,或许可以制定一些指导方针或资源,帮助教会和神学机构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人工智能不是人,它是一种工具”

当被问及他个人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时,沃克博士强调教育和理解至关重要。

“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了解什么是AI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他说,“很多人在与AI互动时都把它当成人类。但它不是,它只是一个工具。而我们,作为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人,有责任用好它。”

他将这一时刻比作早期的技术变革,如个人电脑或互联网的出现。“一开始,人们心存恐惧。然后,人们开始参与其中,尝试运用这项技术,了解它的优势和局限性。最终,我们找到了如何利用它来服务他人,建立神的国度。”

对沃克博士来说,AI为神学教育提供了潜力,使其更容易获得、更贴切、更有效--尤其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地区。但这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还需要属灵的辨别力。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他说,“这关乎神学,关于教育,关乎人类的繁荣。如果我们以谦卑、智慧和对福音的委身来对待AI,它就能成为我们使命中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随着各机构继续努力应对AI带来的伦理、教学和神学方面的影响,像沃克博士这样的领导者希望全球合作形成一种深思熟虑和忠实的回应。

“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奠定基础。”他说:“我们还没有所有的答案。但我们正在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且我们正在共同努力。”

他说,这一进程的核心是坚信福音必须引领创新,而不是反过来。

“当我们接触人工智能时,我们必须以基督为中心。”他总结说,“这不是为了赶潮流或被动应对。而是为了培养下一代领袖,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深入思考、明智行动并忠心地事奉。”

文章翻译自:《国际基督教日报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Igor Omilaev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