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外频见报端,好坏不一,似乎国人对老外的看法也因此不衷一是,引发国人如何看待老外的讨论。老外在中国见义勇为抓小偷激起了国人的正义感;爱心薯条哥与行乞老人温情分享融化了国人的冷漠;而老外性侵中国女孩则激起国人的愤怒。到底如何看待老外?笔者认为当回归到其个人极其行为上来,把对方当成自己的镜子,善要效法、持守,恶则当成为自己的警戒。
老外性侵中国女孩
其中一名英国籍男子在宣武门地铁站附近,当街对一名女子实施性侵害。多名路人上前制止并将其打倒在地。视频迅速传播,引起国人对老外的愤怒,事件甚至被升级到“民族欺凌”的“高度”,有网友喊出:“把老外打出中国去”、“见一次打一次”等话语。
有网友分析,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媚外之风”造成老外在中国无形中享有特权,让老外或多或少有更多的优越感。而这时候一部分外国人的优越感随之变成了对中国公共秩序的藐视,他们认为自己在中国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受到约束,甚至可以在中国无视法纪而不受到惩处。最后,对此他发出“不要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犯罪的天堂”的呼吁。
但是也有作者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表示,“网友在谴责这名‘醉汉’的同时,不能因为‘个案’去否定全部,更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去坏了一锅好汤,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好人就坏人,如果我们把一个外籍醉汉的行为升级到‘民族欺凌’的‘高度’,反映出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狭隘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国人应当愤怒而不失理性。”
爱心薯条哥与见义勇为抓小偷
同样,在近日两名老外的行为深受国人感动、称赞,被认为融化了国人的冷漠,激励了国人的爱心。在南京一麦当劳门口,一名外籍男子为赤脚乞讨老人买薯条,陪老人聊天的照片走红网络,该外籍男子被网友尊称为爱心薯条哥。“有爱”、“敬佩”、“感动”、“爱心关怀不分国界”赞扬声不断。被采访时,他才发现自己“走红”,“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你采访,我倒觉得害羞。”
东莞东城海雅百货门前的斑马线上,一女子被小偷偷包,一巴西籍男子出手阻止,不料遭小偷团伙报复群殴。其间,数十名路人在现场,没人设法施救。在采访中,当问到为什么他决定帮助那位妇女时,奥利维拉回答,“我是一名基督徒,我学到要爱我的邻舍。”
如何看待老外?
“到底该如何看待老外呢?”很多人想要寻求对老外的比较统一的认识,其实这个出发点就很值得我们思考。老外这个名字是国人取的,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要问“如何看待老外?”则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对象或者具体的事件,否则得出的结论往往只是一厢情愿或者个人感情的宣泄。
比起评论老外这个模糊的对象,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见诸报端的这几位老外的行为。其中行为有善有恶,这是一个常识,因为老外本质上也是人。我们当回归到其个人和其相应事件的出发点来思考,把每个人和事件都当成为我自己的一面镜子,藉此反观自己,完善自己。
当我们看到善的事情的时候,当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我以后应当怎么选择?圣经古训有言美善的都当效法,凡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都当思念。
当我们看到恶的事情的时候,则当思考:这种行为我有没有过?我没有过这样的行为,但是这般恶的念头我有没有过?圣经也教导我们说,不要论断人,因为看到别人眼中的刺时,要想自己的眼中是不是有梁木;先去掉自己严重的梁木,才能看得清楚,去掉别人眼中的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