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处女情结一直是大众讨论的话题,在主内也因着强调圣洁的缘故,处女处男情结也都有存在。但社会中没有情感经历的人越来越少了,非处的姊妹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基督时报同工特就相关话题请教了婚姻家庭咨询师孙启国,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看的。
孙老师认为这个问题蛮复杂的,姊妹要给对方做主的权利。孙老师说,如果我是那个姊妹,我会说:“我过去是愚昧与无知,是犯错。求主饶恕。我也尊重你的权利,你的要求不是对我的侮辱。如果你愿意委身关系,我愿意承诺我一定忠诚。当你没考虑好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急于发展关系。你可以为你祷告。”
孙老师强调我们不勉强对方,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渴望与价值观念。除非对方愿意改变的时候,圣灵才会帮助介入,这个姊妹才有办法把影响带给弟兄。如果弟兄说,“我很喜欢你,但我很抱歉,我还是很犹豫。”,那姊妹就需要给这个弟兄一点空间让他考虑。
当然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如何跟对方谈话的方法问题,也牵扯到一个进度的问题。爱情刚开始就谈这些,人家会觉得你太快。让人有不安全感。但你太迟谈,也会很危险。爱情没有回头路,爱的深伤的也深。
因此什么时候谈是一个智慧,求神赐予,要看时机,也可以找牧者、辅导员。最好是弟兄找弟兄谈,姊妹要姊妹谈。
另外,“什么时候提”、“说多少”也是一个智慧。
婚恋专家袁大同老师曾经在自己所写的《如何找对另一半》中提到,谈的时候不需要太细节的说。孙启国老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详细的谈会给未来的关系造成隐患。有的姊妹详细谈也许是出于好心,好心但是方法不对头。
孙启国老师强调:“你要看自己那么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负罪感,还是为建造弟兄来谈这些的。”
“如果你为了忏悔,那最好不要这样。”
如果要建造对方,孙启国老师示范了一个谈话技巧:“那些细节我都不想回顾。我现在在努力学习做一个新造的人。过去是有类似的事情,但已经完全断了。我已经坚决的走出来了。”
孙启国老师还提醒到:姊妹也要警惕,如果一个男人特别在乎这些,通过这个事情,也是对这个男人的考验,有处女情结的人或许易有占有欲、控制欲,完美主义这方面的要求,姊妹要思想下,跟这样的人过婚姻的生活,到底是否合适。”
另外,这些姊妹也要自立自强,提醒自己每天都是新的,现在活着不再是我,是主在我们里面活。不要扶着犁往后看。
如果姊妹被人拒绝,要警惕撒旦的诡计,也许撒旦会跟你说:你是不好的人,既然都这样了,那就随便找个人嫁了吧。
但神不是这样看的,姊妹要知道不管你的过去怎么样,你在神的里面都是有价值的,不是身体决定了你的价值,是神看你为宝贵。
那如果姊妹如何有智慧的做呢?
孙启国老师说,处理这样事情的重点是不强求,给对方空间。最后两人要暂停关系的进展。暂停不代表消除或者解除。能不能走在乎两人的态度。
千万不要一边还没消除问题,一边还继续走。因为人在爱情中会有很多甜蜜的感觉,这种甜蜜会暂时让弟兄把处女情结暂时埋藏,可是爱情的感情一旦过去,也许情结就会反弹。
因此,什么时候分享、要不要分享,都需看对方的人品、灵性、成熟度与时机。
如果最后两人不能在一起,那就要在爱中彼此祝福。不做夫妻,在主里的位份与身份是不变的,大家依然是弟兄姊妹。
如果有的人在一起有个大前提,就是他们确信彼此是神配合的,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求圣灵带领自己跟自私的罪性、完美主义的罪性做斗争。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这样的事情临到谁身上,都不是好受的。会经历血与火,旷野、苦难的熬练。但每个人神都给他一定的领受、经历与苦难。
孙启国老师安慰说:苦难是磨练与成全我们在圣灵中的果子。这是神磨练我的器皿、场所与舞台。也许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很好,我们的职场很通顺,人际关系也不错,但神说我要在爱情中磨练你。
当姊妹遇到这样的情况,姊妹重点是不辩护、不指责、完全尊重、接纳对方的情结。
孙启国老师说,姊妹做一套能够疏导对方的过程,比方说“你在乎我也在乎,我们真的是神所配合的,我也在乎你的贞洁,我能够想象当我这样,你很失望,你会怀疑我的人品,或者我让你没有面子,我也知道,你想要没有情感经历的姊妹,但是我依然还是不勉强你来爱我,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跟你一起走这条路。”
在此时,姊妹就是在做辅导员、疏导咨询师的工作。当弟兄被人接纳、了解、尊重,他的痛就不会那么痛了。
当然,姊妹也要了解弟兄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他是不是有择偶偏激,完美主义倾向。他这个情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例如,是不是亲人有这样的观点,或者亲人曾经是行为不检点的人,弟兄由此暗自发誓绝对不要找非处女的姊妹,等等。
最后,孙启国老师再次强调,有情结是一个人的权利。我们都对爱人有期待,渴望。这不是罪。但罪的动机是你要成全别人还是自己。
孙启国老师劝勉年轻弟兄姊妹,两人要靠着主来提升自己的灵命,提升爱的丰盛,而不是求自己的益处。因为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不是咒诅,而是祝福。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