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从1981年10月16日开始实施,目的在提高全世界对粮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全球粮食短缺的问题。今年,世界展望会又呼吁大众紧急救援粮荒的需要,更透过社区发展的模式,抢救贫穷与饥饿。同时也希望通过每一届的“饥饿三十人道救援行动”成为对抗世界粮食危机的起点。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今年世界粮食日主旨为“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据统计,目前,全世界饥饿人口数量达9.25亿,其中70%生活在农村地区。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国家粮食局将首次在全国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而世界展望会除了长期扶持全球贫困地区,呼吁大众关注紧急救援粮荒的需要,更透过社区发展的模式,抢救贫穷与饥饿。
对于中国来说,大部分地区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对于非洲地区来说,却饱受着粮荒的危机。
非洲旱地里的新生机
面对全球性粮荒问题,世界展望会除了提供社区长期性的粮食保障措施,更透过水资源及生计方案,如开辟菜园、挖掘水井等,加强社区未来因应粮食短缺的能力。
西非的马利在2011年发生严重旱灾,导致农作物歉收,世界展望会协助在布哇吐计划区(Buwatun ADP)中设立菜园,运用太阳能驱动的滴灌系统(drip irrigation)改善农业问题。当太阳升起时,系统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将水加压打到5个容量各为5千公升的储水槽内,之后就沿着铺好的水管灌溉蔬菜。这项发展有助提升当地妇女地位,让当地有机会脱离粮荒及贫穷的恶性循环。
此外,数个东非国家同年也遭逢60年来最大旱灾,但2007年世界展望会在肯亚的塞谷尼村(Nthunguni)修建水井,发展水源管理计划,有效管理运用水资源,尝试滴灌和穴植(zaypits)等新兴耕作技术,发展出干旱地区少见的水产养殖,实现居民自给自足的梦想。
对抗饥饿 人人有责
第24届“饥饿三十人道救援行动”已于9月1日全面展开,在世界粮食日,台湾世界展望会再次呼吁各界一同响应,不可轻忽粮荒问题,并对处于饥饿威胁的人们及儿童伸出援手,让饥饿三十人道救援行动成为对抗世界粮食危机的起点。
珍惜粮食人人有责,当我们吃得饱足时希望能为那些活在饥饿中的人祷告。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