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史诗灾情大片《一九四二》可谓是未映先热,本月29日即将在内地上映,观众期待已久。比起以前更多展现的是对民族、社会的不满,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抱怨少了,救赎更多了。因为他更想传递给大家的是一种生命的希望。
从前冯小刚是一个容易愤怒,说话有时候很冲,有时候又玩世不恭,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的人,现在变成很少发脾气,容忍,稳重的人,相信《一九四二》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阅历的增加,时间的推移,冯小刚对世界有了更多的敬畏,从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变成“觉得不好说,我确实觉得我们认识达不到的地方很多,还是需要有一点敬畏”。这几年,他的电影对信仰的态度,也从没心没肺的调侃变成一本正经的面对。比如,《非诚勿扰》中葛优忏悔了一整天,把神父累了个半死,那就是赤裸裸的调侃。而到了《非诚勿扰2》中,仓央嘉措的“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已经和调侃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它反而有点像一个年迈的无神论者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着急要找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只是口头上的安慰也行。
《一九四二》历经18年的打磨,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是,谈了十几年的恋爱终于扯证结了婚,新婚之夜远没有当初想的那样蓄势待发魂飞魄散。事实上,虽然不是蓄势待发魂飞魄散,但好处是要隽永得多。比如说,剧本一再的不通过,人物关系打磨得越来越合适,人物的状态也揣摩得越来越逼真。更重要的是,当年的“愤青”变成了今天的“老派知识分子”,这部电影的重心也从黑暗转移到了希望。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品很少涉及到救赎题材。冯小刚在之前的电影里大多数都是表现对民族和社会的不满和抱怨,但通过《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冯小刚的抱怨少了,救赎多了,这也是人的内心极其渴望的。
冯小刚认为我们这个民族和西方民族不太一样,西方民族在精神层面的诉求比较多,比如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他们可以为了这个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这个民族在什么情况才会有造反的想法呢,那就是吃不上饭的时候。如果你给他一点点饭吃,哪怕生活质量非常低,他也可以逆来顺受,可以忍受欺负。
另外冯小刚也坦言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是,“过去我好像在外头看这件事,我陶醉在刘震云那种特别黑暗的幽默里,但是现在,我觉得悲悯是很重要的。我不去说太多比如伙夫老马,以及灾民身上很操蛋的东西,我更看重的是,让老东家在最后拉起妮的手,继续往前走,这样就有了一种救赎的感觉。”
过去冯小刚觉得这个民族很操蛋,不值得同情。后来他觉得其实这个角度不对,“我觉得不管你今天多么光鲜亮丽,你多么成功,往深了说你就是灾民的孩子。而且我觉得,这个民族能够走下来,它肯定有它善良的一面,否则的话,这个民族一定走不到今天。”
冯小刚告白说如果是2000年拍《一九四二》,可能就不是这个结尾了,老东家就让他死掉算了。但因着他对生命、对世界产生的敬畏,更希望展现出救赎和希望。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