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9日

角声| 如果一个牧者想离开事奉,请先思考这五点....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0月30日 09:54 |
播放

牧者都是上帝呼召的,这个职位和其它世俗岗位相比,显然更具备神圣性。因此,其它世俗工作,比如一个便利店普通职员,或者某一个公司的管理者,都可以离职,但是一个牧者不能离职。牧者一旦接受这份呼召,加入牧者的行列,就不能离开,这几乎成为我们潜意识里默认的观念。的确,上帝不是普通人那样的老板,我们离职的申请当然不会得到上帝印章或者签字的同意。牧者是神圣的,那么能不能离开呢?

如果一个牧者觉得在侍奉的岗位上,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他的事奉就是疲惫的,就是力不从心的。这种状态的侍奉,显然会充满不情愿。那么不情愿的事奉是上帝喜悦的侍奉吗?耶稣说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那么带领信徒的牧者尚且不能从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上帝,这样的带领对信徒有益处吗?这样不是发自内心的奉,时间久了就是磨洋工。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个是牧者不能辞职,一个是牧者的事奉质量。这两者很多情况下不能双全,或者很多情况下不能持久。牧者不是神,他也是人。即使是耶稣尚且有疲劳痛苦的时候,希望上帝把“这杯”拿去,何况人呢?因此,作为软弱的人,当你觉得疲劳的时候,你不妨休息,当你觉得自己被掏空,不想侍奉的意念强烈的时候,那么你也不妨放下侍奉,离开讲台。这是对上帝的尊重,是认真对待信仰的态度。正如一段婚姻,彼此都觉得是一种痛苦,那么与其在痛苦和争吵中煎熬,不妨彼此放手,各自安好,留下美好的回忆。

但是任何一种选择不论怎样都是一种责任,当你想退出的时候,不妨做如下的思考。

首先,思考当初的呼召。我们应该反思当初被呼召的时候,我们决志要奉的誓言,当初要承担的责任,要付出的辛苦。经过这么多时间的奉,我们对待侍奉的生活和经历,和当初被呼召的誓言之间是否契合。当下我们出现的问题,是本质问题还是暂时性问题。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的问题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

其次,避免冲动的临时起意。周日我们经过一天的讲道,一天的侍奉,周一的时候是我们最最疲惫的。这个时候不妨做一些休闲的事情,不去想那些周日的疲惫或者侍奉遇到的问题和沮丧,去咖啡馆找朋友聊天,去骑自行车到野外散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周日的离职冲动,通过自己的休息慢慢平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离职意愿是不是还那么强烈。一个人怎样才能得到休息,显然是做喜欢的事情。当一个牧者很久没有休息,而感到疲劳的时候,不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耶稣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不断离开人群,退到旷野,独自祷告或者思考,这也是一种休息。

第三,适当退出舞台,寻找属灵的牧养和家庭的支持。我们的疲劳是出于什么地方。我们自己灵里的饥渴有没有得到喂养。很多时候,牧者是一个公众人物,他必须出现在公众面前,在信众面前他要扮演积极的角色,扮演一种不同于自己私下生活的角色。牧者也是信徒,他也需要牧养,也需要属灵的营养,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喂养,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疲劳。如果是这样,那不妨先放下当下繁忙的工作,即时补充属灵的养分。

同时一个好的牧者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情感。当你感觉疲劳,你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多久没有和家人一起旅游了,多久没有陪伴家人了。多久没有亲近家人,让家庭为你提供情感支持了。你有没有和妻子孩子聊聊自己的困境,向他们征求意见,有多久没有和他们开怀大笑了。

第四,向你教会的长者们询问意见。你可以和他们诉说自己的困境,内心的疲劳,让他们帮你分析你的状态是出于什么原因,是教会外部问题,还是自己的属灵问题。从他们那里获取资源,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息。

第五,最后献上自己的虔诚祷告。呼召的是上帝,当我们疲劳的时候,也要向上帝祈求。因为上帝会听我们的祷告,并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回应我们。我们祷告,等候上帝的指示时,我们仍然要做好奉,负责任地完成教会或者团契的牧养和带领工作。

当我们通过反思当初的呼召,分析自己的困境,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寻求了家人支持,也询问了属灵长辈,你依然觉得疲劳,依然有着强烈的离职意向,那不妨放下离开。接受呼召是神圣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荣耀,同样在深思熟虑之后的离开,也是一种责任的表现。

离开事奉的岗位不是离开上帝,这与自己的信仰好坏毫无关系。当你努力解决问题之后,依然选择离开,这是一种虔诚,是对耶稣“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话语的遵守。是对自己信仰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教会的负责。

既然选择离开,就要没有负担地离开,不能因为带着负担奉,疲劳地应付一切奉,最后又带着负担离开。离开奉岗位,在生活中,仍然是一种事奉。你在生活工作中的快乐和幸福,你给家人的温暖,你给焦虑朋友的安慰仍然是一种信仰接出的果子。

当我们疲劳的时候,当我们不能诚实地在牧者岗位上奉的时候,不妨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岗位,在家庭、在工作中同样是侍奉。侍奉上帝和敬拜上帝一样,是不分场地和形式的,只要是心灵和诚实,都是上帝悦纳的!



可透过邮箱与作者联系交流:lidaonansir@163.com


图片来源:Pheladi Shai from Pixabay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