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
|
地区版
2025年11月21日
微信
邮件订阅
首页
国际
教会
社会
家庭
文化
生活
商业
观点
目录
关键字:
和好
查理·柯克
家庭观
血月
首页
>
观点与专栏
>
作者文章
>
简介
絮语
90后教会牧者
絮语—作者文章
责备人就是没有爱心吗?
真正的爱心,不仅是包容和接纳,更包括在对方偏离真理时及时提醒,帮助其归回正路。正如医生用手术刀切除病灶是为了拯救生命,出于爱心的责备也是为了除去灵魂中的“污秽”,让弟兄姊妹在真理中成长。
当我被教会负责人“用完就弃”,该怎么办?
有位姊妹和我哭诉:“我曾经以为教会是极好的,能为主事奉也是极好的,教会的牧师也是极好的。所以我在事奉时丝毫不敢懈怠,不敢说有多大能力,但一定可以说是尽职尽力。可万万没有想到,教会的负责人做事太令人失望,他们只在需要人手时对我嘘寒问暖,将各种事务一股脑儿压到我身上,可当有能力比我更大的人时,便对我置之...
一场“己”与“已”的争论:谦卑在于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性
真正的谦卑,恰恰在于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不同的声音,而不是在细微之处固执己见,用自以为是的“聪明”去否定一切与自己不符的观点。就像这个“己”与“已”的争议,本可以是一次轻松的探讨,却因为一方的偏执变成了无谓的争论。这或许就是缺乏谦卑之心带来的不必要的困扰。
使年轻事奉者灰心的四点原因
经过几年的全职事奉,我越来越感到在服事上失去了最初的热忱。并非我不愿意继续服事,而是感觉服事有时变得勉强,难以再次体验到心灵深处的感动和激情。我原以为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但当我询问了其他几位同工和同学后,发现他们也有类似的体验。从教会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年轻的服事者因各种原因逐渐失去了服事的热情,...
教会推行小组事工带来的益处有哪些?
我们教会常驻信徒约一千多人,算上流动信徒近两千人,然而仅有四位全职教牧人员,在此情况下,牧养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曾提议开展“小组”事工,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全面落实。实际上,鉴于当前的教牧比例,推行小组事工十分必要。
盘点教会中的一些“怪”象
在教会的事奉中,我慢慢地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好多事情明明不能做,大家又乐于去做,甚至习以为常。这种现象背后往往潜藏着对信仰本质的模糊认知,比如有人将人情往来凌驾于真理原则之上,在教会事务决策中优先考虑关系亲疏而非圣书教导;也有信徒把教会活动等同于社交聚会,参与事奉时更看重能否获得他人认可,而非出于对...
为什么教会里男人少、年轻人少?又如何应对这一现状?
在教会里讲道,往讲台上一站,往下看去都是年龄大的。对很多的教会来说,能找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就是年轻的了。不仅如此,教会里的弟兄还特别少,还是以姊妹为主,因此有人戏谑地说:“教会都是娘子军。”那么,形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案应对呢?
在教会晒粮食,可不可以?
老家门口以前修缮用来晒粮食的水泥地已经不成样,今年又遇到阴雨天气,在征得教会相关同工同意后就将粮食弄到教会里晒。数量不是很多,外加教会有崇拜的时候也都聚拢了起来,对大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浅谈人人向往之“福”
关于福分,可谓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也没有人愿意拒绝“福分”的到来。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福呢?这就涉及到大家对福的认识和了解。究竟是损人而利己,还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究竟是短暂之福,还是永生之保障?这就涉及到各人的价值观的问题了。笔者今天想探讨的是不同的福分以及如何获取这些福分。
如何好好使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时间?
要利用好主赐给我们的时间,首先要明确每一刻都是主的恩典。需在日常生活中存心敬畏,将时间分别为圣,不被世俗的忙碌裹挟而偏离对主的专注。可以制定合宜的计划,留出安静亲近主的时间,比如清晨以祷告开启新的一天,默想圣书真理,让上帝的话语成为前路的指引;也可在工作间隙稍作停顿,将心中的忧虑交托给主,寻求祂的智...
1
2
3
4
5
6
7
8
9
热门专栏
1.
再思哥林多教会十大问题与当代警示:恩赐满溢 爱心枯竭
2.
嫁人就嫁传道人?一位姐妹受伤的婚姻
3.
从“被神学院拒绝”这件事中,我学到了什么?
4.
参加诗班要注意些什么?
5.
牧者同工辅导异性时,如何避免陷入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