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简介
李道南

李道南,西方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成长于苏北农村,现定居苏州,供职于一家日资企业。十五年前在中专学校读书时接触基督教并慕道,后于读研期间受洗归主,之后参与大学生团契服侍,至今有十年之久。业余参与文字事工,并作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关注当下城市化给传统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基督教在社会巨大转型背景下的角色和功能。以宗教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基督教所遇到的危机和机遇。

李道南—作者文章

  •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看:基督徒如何看待精神异常者?

    在精神异常者和我们之间并没有清楚的界限,我们的正常也不过是个统计学的大多数而已,因此我们应该像耶稣一样,对他们给予我们的接纳和尊重。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基督徒,我们需要读书

    阅读,为我们的心灵建立一个避难所,它不会倒塌,也不会陈旧,它在我们身上,永远保护我们。
  • 那些年的那些事....忆曾经教会大理想爆棚的二十年

    突然接到多年不联系的朋友电话,一阵寒暄之后,双方回忆起曾经一起的岁月。十五年前,我们在温岭的一个培训班认识。那时候我给他们上西方哲学史课程。
  • 角声| 教会社区化:矛盾张力化解的一种历史最优解

    边界就是你与他者的不同之处。边界越是明显,就越是于周围具备明显的区分。比如一个基督徒和一个佛教徒,我们一眼能看出他们之间的明显边界,这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在于他们宗教实践上鲜明区别。
  • 时评| 现代厌童症如何解?飞机厕所间给女童立规矩的背后:作为成人的儿童

    按照成人“稳重”“懂规矩”的规范来要求孩子,这一直在我们的社会中流行。也许这个传统流行的时间太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才产生了现代的厌童症。因为这些儿童无法满足成人标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两个乘客会把孩子关在飞机洗手间给他“立规矩”。
  • 学习知识讨论问题就是骄傲不得救吗?勿把无知和傲慢神圣化

    有时候与一些信徒讨论问题,我摆事实讲道理,等到我以为我的话已经说服对方的时候,我期待对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或者承认我说的理由。往往这个时候,我等不到我期待的,信徒总是不按照正常的讨论出牌,而是按照传统出牌。“你很有知识,也很丰富,但是我常常为你伤心,知识又能怎样呢?不能让你得救!”
  • 反思和批判基督教中的“唯我哲学”——拿来主义

    笔者的一篇文章被一个公众号发表了,还标了原创。和他加了微信私聊,善意提醒对方文章的原创版权问题,反而遭到了他的教训。他的理由就是,只要是传福音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因为耶稣给我们的救恩是免费的,因此我们应该具备奉献精神。
  • 养育儿女时不要掉入的陷阱:罪与“冰箱妈妈”

    这种忽略,让我们无法理解耶稣医治的完整意义。耶稣的医治不仅是让她解除了身体的痛苦,也不仅是让她获得了救赎。耶稣的医治更多地带来的是生活意义上的拯救,让她真正从耶稣那里获得安息。
  • 如何看待AI: 人的尽头是机器吗?

    AI重构世界的进化,让人有理由怀疑自己是不是机器。人类对自身认知的发展史,经历了从天上到自身,再到天上的过程。
  • 与焦虑友好相处

    美国哲学教授兼拳击教练戈登·马里诺写道“几乎每天早上,我都会被一些挥之不去的想法侵袭,如:老婆的癌症会不会复发?儿子会不会在上班路上出车祸?唉,牙齿好痛,要不要把那颗牙也拔了呢?但缺颗牙会让我觉得自己好老啊。我这些或大或小的忧虑就像暴风雪一般永不停歇,令我翻肠搅肚,无法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