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微信

孩子手淫是罪吗?基督徒父母该怎么引导?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5月23日 17:06 |
播放

性是上帝奇妙的设计,性能带给身体极大的快感,但是性却又是极为圣洁和私密的事情,不能随便与他人分享。

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现在一些人的性道德、性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在短视频的加持下,一些孩子也越来越早的了解了性话题,同时,在实际辅导的过程中我也确实遇见了一些孩子早早的使用了成人用品,有手淫的情况。

那面对这样的情况,基督徒的父母该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基督徒父母必须要正确的进行引导,因为在圣书中,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记载了因为性而受损伤的很多例子。

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地和孩子谈性的问题。

从生理的角度,需要引导孩子对性器官、生理结构有清楚的认识。一些孩子出现自慰的现象,有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不了解,于是就在探索、了解自己的身体,然后产生了自慰的行为。

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我们就需要清楚讲解生理知识,同时告诉他们什么是不可以去做的事情。

只是,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这时期的手淫就不仅仅包含对身体的了解和探索了,更多的则是一种情欲的释放。所以,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建立孩子正确的性观念,否则孩子就会进入迷雾之中。

我们必须要清楚,性是好的,是上帝独特的创造。但是性,却绝不可以随意而为,对于自己的身体也同样如此。因为身体乃是圣灵的殿,需要用圣洁、尊贵守住自己的身体。所以,哪怕是手淫,这本身也是罪的一种,如果是用成人用品,也同样如此。

因为当人在手淫的时候,头脑中必然会有一些情欲的画面,甚至一些人则会看着色情影片进行手淫。主耶稣曾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主耶稣说这话,清楚地表明上帝更看重人心思的圣洁,要求人在心思上保守自己。

时至今日,有很多外邦人主张放任自己情欲的问题,并且认为这是个人的问题,不应该被束缚。我记得之前有一则报道说“男子在地铁车厢猥亵女乘客”,报道称:“有网友称,上海地铁一号线一女乘客疑被猥亵,视频显示,一名女乘客裤子上发现不明液体,并哭喊道‘你把裤子脱了并弄到我身上。’”

“地铁偷拍”“厕所偷拍”等等类似事件在近些年越来越多,难道这些行为的背后与不良的性道德没有关系吗?性欲望的扭曲,直接导致了性行为的畸形,而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时候就手淫,慢慢不满足于手淫的行为,紧接着就会模仿色情影片当中的情节去做,至终这个孩子会怎样呢?

上帝从来没有让人禁欲,乃是让人在正确的范围内使用自己的欲望。

对于年轻的孩子而言,从生理的角度的的确确有欲望的出现,但是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欲望,在欲望出现的时候学习节制、克制,而不是当欲望来临的时候就成为欲望的奴隶。因为人一旦在欲望上没有学会节制的话,哪怕已经结婚了,也会出现各种情欲的问题。

当然,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欲望的事情,绝不是严厉的苛责,也绝不是让他充满负罪感,乃是让他能理解自己的冲动,并且愿意在道德、伦理、圣洁中,持守自己身体的尊贵。

这个世界充满了试探和引诱,尤其是一些短视频,无不在挑动着人的欲望。只是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去学习保护自己的孩子,能花时间陪伴、用心和孩子交流,这样能让孩子不至走迷了路。

就像有些父亲,会花费时间陪伴孩子打篮球,一面宣泄孩子精力的同时,也会在不自觉中将正确的教导告诉孩子;有些姊妹会耐心陪伴孩子,将自己生命中经历过的事情,告诉给孩子,这样就让孩子从母亲的生命中得到智慧。

如果没有正向并本于真理的引导,欲望就将如同决堤的洪水不知会流淌到哪里,甚至不知道会带来怎样的伤害。之前接触到一个高二的学生,他来寻找我们的时候说:“我现在被欲望困锁,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从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嫖娼,然后现在每天都会有手淫,感觉自己被性欲辖制了,得不到自由。站在人的角度能怎么办?或许就是从信仰的角度引导他悔改、认罪,并且重新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始终没有得到过从真理而来的性教导,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或许就像挪亚的时代和所多玛的时代一样吧。

想到书上的一句话:“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不放纵私欲的邪情,像那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不要一个人在这事上越分,欺负他的弟兄,因为这一类的事,主必报应,正如我预先对你们说过,又切切嘱咐你们的。上帝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Luemen Rutkowski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