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艺术家访谈】对真实的追求:基督徒画家崔马太的艺术生命

作者: 特约撰稿人 岳翰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05月10日 11:32 |
播放

    每个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均有所不同,但有一种艺术家:当你作为访者面对他进行访问时,提前准备好的一切看似颇具理论构建性的语词都丧失了合理性,崔马太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家。

   带有一般北京人的直爽气息,话语深处又潜藏着基督徒爱的香气,这就是笔者在与崔马太交谈时的心灵感受。

   当然,在此并非刻意夸大崔马太的生命厚度,只是在诉说耶稣基督在他身上所赐予的恩典。作为一个基督徒艺术家,崔马太将基督的真理和爱融入对艺术的感悟和创作中,这些无不源于他自身对于真实的体悟和追求。

    追求真实,看似浅显而空洞的理论,做起来并不容易。世上的大部分艺术家都在力图追求真实,但是每个艺术家所追求的真实并非真实,有的甚至远离真实。崔马太追求真实,绝非通过理论性的逻辑思考,也非通过圣经句词的片面解读,而是通过生命深处对真理的感悟。谈起自己的艺术生命历程,崔马太感受颇多。

    他师从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再传弟子周振民,但在整个艺术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借着基督信仰和圣经真理实现了艺术上的突变。他不再满足于起初宏大的中国山水图式,从致广大变为尽精微,仔细体察生活细处的真实,从中感悟耶稣基督的信实。

    中国山水画家,往往喜欢追求宏大的格局,借此表达自己豁达自然的心性,但很多时候表面的宏大沦落为一种矫情的虚张声势。崔马太告诉笔者,他在阅读宋代山水画家和理论家郭熙的《林泉高致》时,领略到了自然真实的重要性。古代的山水画家们每天生活在自然山水中,同自然共呼吸,自然中的风风雨雨都被艺术家感悟在心,作为上帝直接创作物的自然构成了艺术家心中的丘壑,郭熙、八大等历史上有名的山水画家对自然的真实感悟促成了他们具有较高境界的绘画艺术。崔马太甚至有一段时期想要效仿古代的山水画家们隐逸于山林,借此感悟自然的真实,但对家人的爱以及由此而来的责任感使他放弃了这个决定,使他开始回归真实的生活,从出世转为入世,从点滴的生活中发现真实,发现基督的爱。

    然而,崔马太心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真实的向往之情。他引用了罗马书1章20节经文:“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借此表明,自然界作为被造物,深刻地透露出神的永能和神性,对自然之物的描绘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神恩典的领受。

    作为基督徒,崔马太从未忘记自己传福音的使命。成为基督徒之前,他并未深刻地明白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意义和目的,然而接受基督信仰之后,他从神的真理中领受到了自己艺术生命的终极意义,那就是传福音,他想借自己的绘画表达福音真理,向世人传递基督爱的福音。

    在接受信仰之后,崔马太一直力图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信仰生命相结合,在作品中表达真理。考虑到自己之前对自然真实的感悟和向往,崔马太开始在圣经中查找能够表达基督徒生命的自然物象。在圣经中,他找到了沙仑中的玫瑰和谷中的百合花两个物象,其中百合花既是自然之物,又能代表基督徒的生命。一次去耶路撒冷的旅行更加深了崔马太对圣经中百合花的理解。他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一个教授那里得知,圣经中的百合花并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烂漫和极力绽放的特点,根据希伯来文圣经理解,其中的百合花意指最不起眼的小白花。圣经中百合花可以喻指基督,体现了基督的谦卑。崔马太恍然大悟,从对百合花原意的理解中更深地领悟了基督的精神。

    根据希伯来文圣经理解所得知的百合花难以找到,但是百合花所蕴含的基督谦卑的精神却始终感动着崔马太,他开始思考如何在百合花中表达自己的信仰感悟。于是,他创作了自己的“蓝百合”系列,画作中描绘的蓝百合虽然是常见的百合花形象,但是显得温润而沉稳雅致,观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其中的信仰意涵。

    崔马太向笔者解释了其中三幅画的形象象征内涵。

荆棘百合 1.5平方尺 2013年

    这幅《荆棘百合》是他2013年的作品,共1.5平方尺,全部用靛蓝描绘而成,加水区分颜色的层次,将荆棘冠和百合花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与传统国画不同的是,这件作品中省去了落款和印章,崔马太告诉笔者这幅画完成后感觉再加落款和印章纯属多余,只要能表达信仰生命的内涵就足够了。

    这件作品深刻地传达了崔马太对基督和基督徒信仰生命的感悟。其中的荆棘冠象征属世的试探和生活中的艰难,而中间的百合花则象征基督和基督徒的生命。荆棘冠环绕百合,象征着魔鬼撒旦对基督徒的试探和诱惑,中间的百合虽然看似柔弱,但又给人沉稳厚实的感觉,这象征着基督徒虽然在世上承受苦难,但因着基督的爱和恩典,却能够体味生命深处的刚强和喜乐。崔马太告诉笔者,每个基督徒在生活中会遇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整个社会也是充满了诱惑、试探以及阴暗面,但是每个基督徒若是像中间的百合花一样,活出美好的形象,是对基督荣耀的极大彰显,这是非常宝贵的。

祷 3平方尺 2013年

    这幅《祷》也是他2013年的作品,共3平方尺。这件作品表达了崔马太对于祷告的深刻认知。

    画面底下的四朵百合花象征基督徒的生命,同样温润、沉稳而雅致,蓝色的颜料渲染出神圣而圣洁的气氛,通过蓝白的虚实对比效果画出从上而下的一束白光,象征着神圣恩典的降临。上面的题字是主祷文的内容,再加上三个印章,形成完整的画面,给观者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征战  8平方尺  2013年

    再看这幅《征战》,也是他2013年作品,共8平方尺。这件作品描绘的是百合花在遭受暴风雨袭击时坚强挺立的姿态。同样靛蓝用色,浓淡层次鲜明,使得画面的空间感得以充分体现。画面左边的百合花显得较虚,在空间上呈现出后退的效果,崔马太告诉笔者这是祷告的象征,右边的百合花迎接暴风雨的来临,之所以能够在艰难中坚强挺立,是因为依托于左边百合花所象征的祷告。所有的百合花表面上看似柔弱,但却在荆棘般的花枝上透露出一种坚强和稳重之感。百合花中红色的花蕊是鲜血的象征,正呼应左下角的题字希伯来书12章4节: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同样,画面右上角一束白光正象征神圣恩典的降临。

    画面整体显得动感十足,烘托出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百合花依旧凭借祷告从神那里支取恩典,在忍耐得胜中变得更为刚强。

    颇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大部分传统的山水画中,作者总是力求刻画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虚静之感,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神圣的实存总是缺席的,自然本身甚至成为了画家的偶像;然而在崔马太的作品中,总是能够看到基督徒的柔弱、撒旦的试探以及神圣恩典三者的共存,画面中虽然充满矛盾和不和谐,但神的恩典总是能够帮助他的儿女战胜世界,画面总是流露出在对抗之中恩典降临的神圣事件,象征意涵更加突出,这是崔马太的作品与传统山水画的极大不同之处。

    崔马太的整个气质和谈吐总是给笔者以直爽的感觉,他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真实,在生活中他也追求真实。他是一个对社会和信仰都有着深刻认识的艺术家,基督的爱和恩典促使他将自己的生命与艺术相结合,不断创作出富有恩典气息的画作。崔马太时常提及出世和入世的观念,对他而言,信仰生命和艺术生命都是一个出世和入世不断循环的过程。一个基督徒不能是彻底的出世者,也不能是一个彻底的入世者。

    他认为,艺术家在灵感枯竭和感受力贫乏时,应该更多地接近真实,读经、祷告、静心、听风、观景这些都是很好的接触真实的方式,只有这样一个基督徒艺术家的艺术生命才能鲜活,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他的信仰生命才能不断得到更新。

    崔马太也告诉笔者,他目前主要忙碌于生活中的琐事,包括家庭和孩子的教育等,画画的时间是他尽力挤出来的,他认为只有不断地接触生活,才能从生活中感悟基督的爱和恩典,自己的艺术创作也才会有真正的生命支撑。

文/ 岳翰(艺术栏目 特约撰稿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