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张远来:浴火重生的温州教会

作者: 张远来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07月16日 16:56 |
播放

温州教会似乎成了中国教会的风向标,一直吸引着人们对她的关注。但这次吸引全世界关注的不再是她那随处可见的醒目的十字架,而是她在文革后再一次经历的艰难——在“三改一拆”运动中,那迄今我们无法统计的教堂及十字架被拆,那些烫金的“……教堂”成了“老人活动中心”的招牌,那过去霓虹灯的十字架一个个被麻袋包裹……教堂被拆,十字架被拆成了基督徒心灵的痛,也让诸多外围人士瞠目结舌。但历经这场正在燃烧的熊熊烈火,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烈火洗礼中正在浴火重生的新型温州教会。对比两年前我的那篇拙稿“走向衰落的温州教会”,如今,经历着这场可怕的运动,温州教会正在产生诸多浴火重生式的变革: 

一、由硬件比拼转向灵性建设

过去的温州教会经济条件不错,比拼盖教堂几乎成了一股风气,新的刚刚盖起来不久,又拆下来重建!教堂还没有坐满,又开始重建更大,更豪华的。国内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就此提出批评意见。但收效甚微,每一任教会领袖都想把自己的教堂建成最漂亮的,他们以可见的外在建筑,可量化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绩效考核标准。“大教堂,少信徒”成了不少温州乡村教会的共性。但建堂之风依旧越演愈烈!不少信徒也误以为奉献支持建堂就是等同建教会,是上帝最喜欢的事情,因此乐于奉献建堂。教会也常常以建堂事工作为凝聚信众的方法之一。但这场拆教堂运动让教会先是吃惊,后是清醒了。他们知道了教堂不等于教会,没有教堂依旧可以有教会。于是由教堂硬件建设的比拼开始转向教会信众的灵性建设,各类培训多了,读神学但不一定做全职侍奉的人也多了,灵性栽培被重新重视了。我相信温州教会遭遇的“三改一拆”运动,这正是温州教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二、由三自家庭的分裂走向实质性合一

拆教堂之前,温州教会三自与家庭,温州本土与非温州群体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相互以其他教会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但这次“三改一拆”事件,让无论是体制内教会还是非体制教会,是温州本土,还是外地教会,突然发现大家原来面对着共同的危机,大家都是一个身体上的肢体,一个部位痛,则全痛,大家必须相濡以沫才能赢得生存。这种深深的洞见,让温州教会从不相往来走向相互的理解与接纳,从各自为政转向实质性的合一,这个合一也包括了温州内部及非温州教会群体的合作。

三、由宗教投资的混乱走向侍奉的纯洁

由于过去温州教会提供的名利场,有不少教会领袖,说得不客气,是一群名利的投机者。贪名好利,不学无术,哗众取宠,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来提高自己的声誉,增加自己的关注度。由拆教堂事件引发的宗教紧箍咒,将让教会投机者不得不权衡这种投机的代价。若这一运动继续,教会将淘汰一批宗教投机者,一批庸俗的负责人和传道人。当然,真正的信仰者会愈加坚定,从而将真信仰者和宗教投机者分别清晰。实际上,过去的一群投机者现在正在底下观察风向,他们对这一运动保持了艰难的回避与沉默,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声音,等待着时机的变化。但若教会这一类型的事件越演愈烈,继续发酵,教会领袖就将不得不表达清晰的立场(真如上次某两会所表达的拙劣的不如六十年代生产队长的政治表态),从而将净化掉一批宗教名利投机者,教会将因此更加纯洁。温州教会将由此机会可以分别为圣,从而带来再一次的大复兴。 

四、由成功神学倾向归回十字架的救恩神学

这些年随着灵恩运动伴随成功主义对内地教会的狂轰乱炸,成功神学的意识刚刚开始在温州某些教会冒头,这场所谓“三改一拆”运动就开始了,它来的如此及时,如此到位,无疑给刚刚冒头的成功神学当头棒喝。于是乎,温州教会开始由成功神学倾向转向十字架的救恩神学,由歌舞升平的乐观主义释经,转向启示录的释经。从这个意义看,这无疑是“三改一拆”事件促成了温州教会保持纯洁的革新运动。在跟温州同学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少了那些“地上天国”愿景的幻想,多了几分深沉的忧戚;少了几分物质建设的构思,多了几分灵性经验的分享;少了优越感,多了危机感。最明显的是从建立高大强的教堂理念,回到了苦难神学、基督徒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与救恩神学的灵性反思。笔者以为,这是温州教会,乃至中国教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五、由逐渐世俗化的冷淡走向危机意识的热忱

三江教会事件以前,温州教会普遍有种盲目优越感的乐观情绪。这种情绪让温州教会逐渐走向世俗化,(其实重视外在教堂的华丽,而不求内在生命的谦卑与建造,正是世俗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世俗化让温州教会失去了文革后那一代信徒同工的热忱,让新一代的温州教会有点冷淡,甚至冷漠了。但三江事件以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过去读到的耶稣基督警告末世教会艰难和逼迫,我们过去以为那是遥远的过去或者未来,但现在,我们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或许我们就是那一代,我们终将直面耶稣受难周的末世警告。这种危机意识反而让教会变得更加清醒而富有热忱了。教会开始了思考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的宣教使命,我们的存在目的,以及教会真正需要的发展形式。这正是一个外围事件促使的温州教会的反思与觉醒。 

六、教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神学及教会教育

三江事件让温州教会把教会发展的目标不得不从教会建筑转向生命造就和教会文化的建造。这一事件前后,越来越多的教会人士意识到需要神学的根基,需要厘清教会的传统及推进教会教育和家庭信仰传统的建立。这从许多温州传道人,甚至老一代的传道人,哪怕是装腔作势,都开始转而关注互联网的影响就可见一斑。“三改一拆”运动的三江事件以后把这种意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可以预见的未来,当教会的发展方向和精力被迫从教会建筑转向时,必将推动教会全力以赴致力于神学的建设及教会的教育——那些属灵根基性的建造。我相信,伴随这场特殊的“三改一拆”事件的,将是以温州为中心的国内教会大面积的神学教育素质的提升,不久的将来,国内教会将会出现形式各异的高学历的神学人才,我们普通教会的牧师就会有不少神学博士。海内外也将会由此产生大量专门为大陆量身定做的神学教育事工。 

七、由各自为政转向逐渐产生时代先锋式的属灵领袖人物

在继那几位德高望重的时代性教会领袖以后,国内教会到目前为止,都尚未出现代表性的教会领袖,尽管有不少人费尽心机想成为一代教会领袖人物,但都未成功。这不代表教会不需要,也不代表教会英雄时代的过时。但没有时势就无法造就一代“英雄”!“三改一拆”就是一个造就“教会英雄”的“时势”——个人魅力,领袖气质,危机时势下的领导力,教会认可度,神学素养,灵活的政治头脑及个性推介的能力等等都是推动时代性教会领袖的条件。后者似乎都有了,唯一需要的东风就是一个危机化的时势,而“三改一拆”运动就是一个“时势”。如果“三改一拆”运动继续发酵,将会帮助温州,乃至全国教会产生一个时代先锋式的属灵领袖人物,并由此建立一个特别的团队。这个时代领袖式的人物有可能出现在三自教会,也有可能出现在家庭教会。也许他会为此付上一定的政治代价,但这种代价越深,其威望也就越高,造就出教会属灵伟人的机会就会越多。甚至,卓越的政治智慧根本不需要付上政治代价,而只需要在两者的张力中找到平衡点的一个人及其能力,就可能产生类似的时代性教会领袖。 

八、由夸夸其谈的“神学匠”转为有时代精神及神学底蕴的年轻传道人

三江事件以前,我们不少年轻的一代传道人,从未完整读过一遍加尔文要义,就有勇气大谈阔谈所谓加尔文主义,或许取得一点神学文凭,但尚缺基本的神学素养和气质,就热衷于对神学品头论足,我称之为“神学匠”。神学匠的问题是难以静下来从灵性、处境和历史背景中思考神学命题,而意愿被当作神学家对待,于是特喜欢高谈阔论所谓神学思想。神学匠的产生实在无所事事的教会性无聊中产生的。但“三改一拆”事件给教会的危机意识,让我们无法在神学上纸上谈兵,而需要在时代处境中思考我们自身的使命、价值与出路,并从神学思想中给我们的处境找到合理解释的依据和教会发展出路。神学家绝不是在研究室里培养的,而是在时代处境中锻炼出来的。因此,这些神学匠就有可能转而被塑造为有时代精神及神学底蕴的真正的传道人。是这场运动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转换的机遇。 

九、由温州本土自尊转向尊重教会大公性及使徒统绪

温州教会模式一度极为排外,在温州教会圈子里,圈外人也很难被接纳。过去,温州第二代,第三代传道人往往有自己的本土优越感。若你留意他们的谈吐,“我温州如何如何”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温州同工的谈话中。他们习惯性地以自己的经历和温州教会的特殊文化来衡量活论断其他教会的不同处境。但“三改一拆”事件让温州教会开始由神学传统及教会性问题来思考自身的定位,开始接纳非温州教会。这种思考的过程以及与非温州教会的沟通,必将让温州教会从历史神学,教会大公性与普世性传统来思考自身的处境和使命,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和教会文化。三江事件是温州教会自文革后第二次大觉醒的机遇。 

十、由孤芳自赏开始转向接纳非温州群体

和上一点类似,温州教会随着人口外流及非温州群邑的迁入,教会间的交往和接纳都在增多。过去温州教会更多看到的是自己的教会发展先进性,容易以自己的习惯作为真理的依据,但现在越来越多地开始学习了外来的好东西,接纳非温州群体,并推进教会现代性及国际性的改革。

十一、由教会使用主义转向重视教会文化建设

温州文化一度是一个很重实践及实用,或者说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内地农耕文化或者西北的游牧文化有很大差异。温州文化类似于一种海洋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重实践、重绩效、敢冒险、重经济和贸易,务实而非务虚。海洋文化更有利于基督信仰的传播。温州人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海洋贸易,迁徙和偷渡到远离国土的海外国家,都是其海洋文化的一种表现之一。也许是受温州本土海洋性文化的影响,温州教会很重看得见的可量化的教会考核。这也是温州教会的一种文化形态。但受当下运动的影响,在基本完成教堂建筑以后,温州教会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无法在致力于硬件比拼,温州教会将不得不由此转向教会文化的建设——以一种积极的教会生活方式、教育、培训及其它方式来提升教会的素养和凝聚力,甚至以这种教会文化潜移默化地,且又实质性影响到温州社会生活。这也许又可以成为国内教会的一种先驱性表率。

十二、由歌舞升平转向危机意识

温州教会过去的优越感心态很类似一战前的西方新神学心态,总是认为世界将会理所当然地一直朝向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宗教政策会越来越开放,信徒会越来越多,教堂会越盖越大,教会会越来越复兴,信徒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基督徒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代名词,基督化的国度就将到来,耶稣来的日子将会遥遥无期,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一切都将歌舞升平,地上将会成为一个美好的天国……等等凡此种种的乐观情绪。甚至我们可以把盼望建立在地上,期待耶稣不要来的太快。但三江事件以后,教会开始有了危机意识。开始从神学,甚至末世论神学来思考今天的处境。我相信,这种危机意识必将推动教会的觉醒与反思。“三改一拆”运动将带来温州教会的觉醒运动。就教会发展看,这场运动将是推动温州教会成熟与强大的真正契机,从而避免罗马国教式的教会堕落。就这个意义看,“三改一拆”运动将会促进温州教会的良性发展。

行文至此,我想起耶稣的那句话:修剪掉不结果子的枝子,使枝子结果子更多!剪掉我们身上华而不实的东西,让真实的果子更加丰盛。这个过程是痛的,但结果将会是好的。看似这让人心碎的事件背后,那真正的掌管者依旧是耶稣基督。如果我们相信耶稣的预言,我们也就易于接受一个让我们难受的事件。我相信都是恩典。真如诗篇所言,大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由此看来,诚如约瑟的认知: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我相信这场危机必将是带给温州教会一场浴火重生的机遇!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于深圳

本文转自张远来博客 进入博客请点击此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