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基督徒亲子讲座三:怎样才是对孩子正确的赞赏?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11月04日 11:20 |
播放

【亲子系列三】怎样才是对孩子正确的赞赏?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西教育的区别就是西方人常常夸孩子,让孩子有自信心。我们中国父母也得这样!”“要常常跟孩子说,你真棒!”

这是时下风靡中国的亲子教育的一些秘诀和心得。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到底好的赞赏和不好的赞赏有什么区别呢?

在日前北京一教会举行的“六A的教育”的亲子讲座上,专业讲员潘老师在分享完六A的第一个原则“接纳”之后,继续分享了六A的第二个原则“赞赏”,说到接纳和赞赏共同构成了亲子关系重要的根基。

赞赏建立孩子自信心的秘诀。”

潘老师阐释说,赞赏是行为定位的参照物,赞赏可以使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就好像阳光一样,当植物感受到阳光时会拼命的向着阳光成长,赞赏对于孩子的作用也是如此重要。


她还提到心理学的一个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这个词里面的皮格马利翁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国王,他做了一个美丽少女的雕塑,非常喜欢每天看着希望这个少女能够变成真人成为自己的妻子,最后真的这样了。当然只是传说,但它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拿出来命名,并且把这个效应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认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迪: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而亲子关系中尤其如此,“这就是赞赏的作用。”


因此,赞赏非常重要,孩子是需要赞赏的。
但是如果父母赞赏用的不好,那么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潘老师指出,比如孩子
出现“完美主义”的问题要么不做,做就做最好的;或者是为远大的抱负不堪重负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

为什么出现这种问题呢?到底赞赏哪里出了问题呢?潘老师说,赞赏就好比阳光一样,最重要是要给孩子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时,那么赞赏是没用的。她举例说,比如她常常看到一些祖父母为了哄孩子吃饭就使劲的夸孩子,孩子吃一口就夸一句“你真棒!” 那么,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会对这句夸赞麻木,而且你很难鼓励他再去挑战其他更多难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好的赞赏呢?第一,潘老师指出要注重内容。好的赞赏的内容是关于过程的,不好的赞赏的内容只是关注结果。“如果孩子失败了,但还是得到接纳,他们会知道自己无论如何,父母都是接纳自己的。他们会有安全感。”

第二,赞赏的目的不同,好的赞赏是出于接纳”,不好的赞赏是出于“操控”。比如“ “孩子我知道你爱干净,你去把房间扫一下吧”这种当把赞赏说出去的之后马上加上一个要求,就是操控的赞赏,这不会起到任何让孩子感到接纳的作用。

所以什么事有效的赞赏

第一要
出于接纳,父母要给出接纳的赞赏是不管结果如何爸爸妈妈都是接纳”。

第二是
看重孩子的品格,因为品格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让孩子在各样环境下都能很好度过。潘老师举出自己教养女儿的例子,在爬山时鼓励孩子坚持和毅力,那种在之后更大的挑战中也让她想起这样的经历,她会越来越养成这样的品格,并且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有很多益处。“当我们赞赏孩子时,是赞赏结果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显出来的品格?这个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是创建支持性环境,运用鼓励的方法。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把小朋友分为两组,前一组的赞赏只有关注结果,后一组则是支持性的赞赏和鼓励。最后发现,第一组的小朋友裹步不前,给他们新东西不敢尝试第二个则希望尝试更具有挑战性的新东西。那么什么是鼓励性的赞赏呢?比如“宝贝,你搭积木搭的很好啊”只是一般的赞赏,但如果是鼓励性的策略,则会说“宝贝,你这个搭的是什么?让孩子和你有互动后,然后接着说“你搭的是动物园吗?动物园里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动物住的地方,我们加上这个,把它搭得更好怎么样?”由此,可以让孩子借着鼓励进行更后续性的探索和尝试。

潘老师还介绍给父母可以研究下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的人格发展理论,清楚的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纪成长阶段所需要的赞赏也是不一样的,应当进行调节。埃里克森如此列举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而家长赞赏孩子也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要解决的矛盾进行赞赏的侧重区分。

赞赏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我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结果如何得到了赞赏。”潘蕾老师最后总结说。

六A简介:

六A是美国的亲子专家麦道卫博士提出的全世界风靡的亲子教材,它指六大积极子女教育原则帮助你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因这六个原则在英文单词中都是以“A”开头,故称六A。即Acceptance接纳、Appreciation赞赏、Affection关爱、Availability时间、Accountability责任、Authority权威。

六A是一个平衡的教育原则,最根本是关于“爱和管教”,前四A是关于“爱”,后两A是关于“管教”。麦道卫说, 六A的力量像一个天秤,前4个A是天秤的一端,“爱”,后2个A天秤的另一端,也就是“管教”;天秤的每一端都必不可少。这六个原则可帮助父母学到如何在同情心、品格建造以及持久性上做你孩子的好榜样。它能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使孩子能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生活得充实而丰盛。

讲员潘蕾老师本身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曾经在世界顶级IT公司工作多年并是重要高管。但5年前发现教育的重要性后勇于转行,成为一位亲子和教育专家。她把教育孩子比作好像搭建一座房子一样,而六A原则告诉我们搭建房子最重要的原则:首先需要有地基,在接纳基础上有赞赏;之后关爱和时间好像是房子的两个柱子;在这样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屋顶是责任和权威。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