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战时期上海人民不畏强暴庇护犹太难民一样,波兰人民也冒着生命的危险帮助了许多犹太人。为了纪念波兰人民的感人故事,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波兰驻华大使馆一起合作策划了二战犹太人历史回顾展之“马尔科瓦的撒玛利亚人”主题展览。
17日下午,笔者与友人一同来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二期——白马咖啡馆二楼,看到主要以图片史料形式呈现的“马尔科瓦的撒玛利亚人”展,讲述了乌尔马一家帮助犹太人避难的故事。
主题展览所述说的惨剧发生在位于波兰东南部的马尔科瓦村,该村毗邻万楚特,距首都华沙约300公里。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1年里,该村人口达4500人,其中约120名犹太人。因着农村运动的重要影响而造就了一批虔诚信奉天主教、遵守福音书戒律且具有世界眼光、接受先进技术的农民。维多利亚· 涅姆察克和约瑟夫· 乌尔马正是在这样的宗教信仰氛围中长大成人,两人于1935年结为伉俪,很快儿女满堂。
1942年,占领波兰的德军屠杀了大部分居住在马尔科瓦村的犹太人。1942年12月31日,德军恫吓并强迫村民搜寻藏匿的犹太人,将25名被擒获的犹太人枪毙。
虽然知道帮助犹太人会招致杀身之祸,居住在马尔科瓦村的9个波兰家庭仍然选择为犹太人提供藏身之所。其中就有乌尔马一家人。1944年3月24日,德国宪兵就地处决了为犹太人提供庇护之所的村民,以及被其隐藏庇护的犹太人,包括乌尔马夫妇和他们的六个孩子,以及被其隐藏庇护的犹太人。
直至二战结束,共有21名犹太人隐藏在马尔科瓦村民家中躲过劫难得以幸存。1995年,乌尔马夫妇被列入国际义人名单。2004年,纪念乌尔马一家殉难纪念碑正式落成。
(乌尔马夫妇用过的圣经)
展厅内,详细记录了乌尔马一家的日常,包括信仰、婚姻、生活、家庭、亲子、学习和工作等方面。乌尔马一家惨遭杀害后,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文件宣布授予一家“国际义人”称号,并追授国际义人勋章。
白马咖啡馆位于长阳路口,是一座三层欧式小楼。1939年,来沪避难的犹太难民鲁道夫·莫斯伯格和亲友盘下此楼,开办白马咖啡馆,成为当时犹太难民重要的日常聚集场所。对犹太难民而言,包括“白马”在内的数家咖啡馆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重温欧洲生活方式,一度令提篮桥地区拥有“小维也纳”之名。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