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2:22第一次出现了一种人,就是“文士”,当耶稣出来教训人的时候,人们觉得他很有权柄,不像文士,人们开始将耶稣与他们所尊敬的宗教领袖作出比较。到第二章,作者讲述耶稣医治瘫子的故事,耶稣特意说了一句:“小子,你的罪赦了。”引起在场几个文士的不安,因为他们都认为耶稣僭夺了神的地位,而且还挑战他们固有的信念,从来只有神才有资格宣告赦罪,而耶稣却不单宣告,还行了一件明显的神蹟,令在场的文士有种不祥预感。
接著,耶稣呼召利未来跟从他,并与一众税吏用膳,税吏为罗马人打工,本身已被人看为卖国贼,加上他们以其暴力去诈取民脂民膏,欺压百姓,从来就为犹太人所痛恨,与他们打交道,几等同与他们同流;在这裡出现了第二种人,就是法利赛人,原来他们有一些也是文士,他们都是当时代的有识之士,是犹太律法专家,堪称解释律法的权威,民众对他们从律法所引伸出来的信仰生活规条,无不听从。但耶稣似乎一再挑战他们的底线。作者接著讲述了两个故事,在两个故事中,耶稣直接与法利赛人对垒,首先,是法利赛人主动前来找耶稣对质,查探他的底蕴。
按犹太人的习俗,一般在不同的节期及日常生活中,都会以禁食在神面前表示谦卑顺服或悲哀,一般法利赛人通常一周禁食两次,而施浸约翰的门徒想必也是根据这个传统恒常操练禁食。问题在于,耶稣的门徒竟然不跟随传统实践禁食的操练。耶稣以一个新郎的类比作为解释,这类比可能要关联到犹太先知古老的预言,将来必有拯救的日子来到,换言之,耶稣可能在暗示自己就是那个带来拯救的拯救者;不过他再说,有一天,这个拯救者将要被剪除,那时,他的门徒就要禁食了。不论这是否在反映初期教会的禁食原因,至少也在说明一个新道理,耶稣将要引进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再不能只是因循地按传统生活,默守成规,新酒不能装在旧皮袋裡,我们需要一个新皮袋去盛载耶稣带来的新酒。
法利赛人发现耶稣的门徒不按传统操练禁食后,又再一次发现其门徒出错,他们在安息日掐了麦穗,犯了安息日。耶稣以大卫当年的往事来回应质问,似乎他也刻意地将自己和大卫连繫起来,既然大卫和跟从的人都可以这样做,耶稣作为大卫的后裔,为何耶稣及其门徒就不可以这样做?又或者,如果耶稣在暗示自己作为弥赛亚的身份,比大卫更大,他不是更加可以这样做吗?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解释律法的人将律法的原意本末倒置,究竟是安息日重要,还是人重要呢?按照创造的秩序,安息日是为人的好处而设立的,人并非为了守安息日而造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或许,耶稣也想在这裡语带相关地指出,自己就是那创造安息日的主,他有绝对的权柄,去决定安息日应如何运作;他也是将人从本末倒置、綑绑人的律法下,使人得释放,得享自由的救主。
耶稣与宗教领袖的衝突,接踵而来,矛盾不断加深。耶稣的言论和行为,不单触及法利赛人的底线,更在挑战他们的地位、根深蒂固的传统及艰苦经营的成果。谁有权柄宣告赦罪?税吏应否被接纳?禁食的属灵传统应否行礼如仪?安息日的规矩又是否一成不变?究竟矛盾加深的原因是甚麽?岂不是耶稣与宗教领袖在信仰理解上有距离落差,以致产生种种磨擦吗?此外,宗教领袖惯于坐在自己的地位上被推崇备至,坐拥思想和话语权太久,从来没有人敢挑战他们,因为他们就等同权威,耶稣及其门徒算甚麽?不过是一班不学无术的小民,法利赛人认为自己有责任纠正他们的出轨问题,不让他们偏离传统信仰。人总不喜欢改变,多年辛苦建立的系统,牵一髮而动全身,离开安舒区又太多未知数,更严重的是,这会令他们的地位不保。因此,宗教领袖都密切注意著耶稣这党人的动向,情况似乎不太乐观。
耶稣并没有令所有人都感到受威胁,其实,通常感到受威胁的人,往往都是自己对号入座的;被耶稣所医治和接纳的人,他们不单病得医治,还经历被爱和被掳得释放的自由。康健的人用不著医生,义人不用别人给的赦罪恩典,被传统的框框困住就难有创新和进步空间,成了权威就很难谦卑下来接受意见,旧皮袋不能装载新酒,规条将原有的本末倒置成为朿缚。耶稣来不是正正要挑战和扭转这一切的荒谬,让人看见自己的真相吗?
有几多默守成规的信仰观念,不能挑战的教会传统、理论学说,甚至宗教领袖?是否我们就只能有聆听和跟从份儿,只能做隻听话的填鸭,不能有独立自主的信仰思考空间?在宗教领袖以外,我们又能否在神面前重夺话语权,建立我们自己的信仰论述?怎样才能化解领袖与分歧者的深层矛盾?其实,除非各人(特别是领袖)肯谦卑,愿意充权(empower),自我挑战及反省,否则很难解决这种落差和矛盾。事实上,耶稣并没有完美解决上述种种问题的良方,但他却为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也赐了我们一个新皮袋,盛载新酒,并用其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他不是为反而反,不是为挑战而挑战,他的生命是勇于揭露种种荒谬,显出真相,建立真理的论述,帮助人得著并活出真正自由释放的生命故事。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