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家庭是一块土壤,孩子是在这土壤上生根发芽的花朵,父母就是栽种这些花草的辛勤园丁。父母自身的行为修养是浇灌孩子的养料,孩子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因此,如何正确的去教养孩子,需要先从父母自身做起。
杭州的陈师母养育着三个孩子,谈到“怎样教导孩子”时,她认为,其实教导孩子也是让她破碎自己从零开始学习的一个过程。虽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谈,但总的来说“(教养孩子)这条路不好走”,陈师母感叹,“走的时候才更多的体会神的心。觉得神养我们也不容易,我们也是老惹神生气,悖逆、不听话……但神就是无条件接纳我们。这是我在养育(孩子)当中最大的一个体会。”
教养孩子的实际操作?
谈到“在教孩子方面的实际操作”时,陈师母从她自身的教养孩子经验来谈,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父母自己要成为行为的准则。孩子的自制力、约束力和行动力并不能比大人,尤其正是爱玩的年纪,如果不是对学习本身就非常有兴趣的孩子,叫他们去做作业、看书、写字,都是非常困难的。“我自己也是很不爱看书的,所以盯着他们叫他们看也很麻烦。”陈师母说,“所以我自己(要先)往前走,我自己去做……所以现在我也看书,早上起来祷告,他们就会看,然后去学。”
孩子有模仿父母的天性,他们在不知道怎么去做时,会先观察父母是怎样做的,等到一件相同的事情临到时他们就会效仿父母曾有过的行为来行动。“所以要有父母的带领,比如(引导)他们在生活当中倚靠神。”陈师母举例,“有一次教会交不起房租,(那段时间)每天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祷告。有一天我让老大先祷告,他就说:‘主啊,感谢你给我这样的熬炼,但求你不要给我很多的试炼。’当时我就傻了,心想他怎么会这样去祷告?看我们一般祷告都是‘主啊你给我们很多钱’之类的,但他就不这样说。透过这些我就知道,他们是看着我们怎样做的,然后他们来跟着这样做。比如没钱的时候,我们就去祷告;爸爸妈妈生病了,也先去祷告……”
其次,与孩子有单独沟通的时间。家里孩子一多时,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尤其陈师母家里的是三个儿子,又正处在打闹、爱玩的年纪,一不注意很容易他们之间就会闹出矛盾。“所以他们吵闹时,这个是很(让我)头大的。”陈师母笑言,“我就会去想,为什么孩子会这样?”
三个孩子吵闹、打架时,陈师母说她不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受伤的孩子身上,反而施暴的孩子她会更加关注一些。“我觉得他有问题他才会去打别人。受伤的是皮肉之苦,这是暂时的,但打人的是里面有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不会去批评打人的孩子,我反而去跟他聊,跟他沟通。”陈师母以家中老二和老三曾经发生过的一个真实例子来说明:有一次10岁的老二和7岁的老三发生矛盾,老二脱口而出“我要杀死你。”陈师母当时在一旁听见只觉心惊。“那种愤恨(从他口里)出来时,就是很直面的、很苍白的。他就是有恨。”陈师母回忆到:“当时我没有时间跟他沟通,我就说‘你要勒住你的舌头,哪怕你里面有再多的不满,你也要勒住自己的舌头,不能跟弟弟说这样的话。’”在孩子看来,这种话只是愤怒之下的发泄,他并不太理解语言背后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因此到了晚上时,陈师母辗转难眠,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老二会有这样的愤怒?
两个孩子的矛盾其实非常简单,不过是白天在一个桌上玩耍时,老三将二哥的玩具往桌边推了推,结果不小心让那玩具掉到了地上,但也是无心之失,却不想老二就因此愤怒了。陈师母思来想去,最终找到的答案就是:“(老二)觉得我们关注老三多了,他就嫉妒了。”孩子的世界是很简单的,当他感到被忽略时,他会选择最直接的方式宣泄出来。“所以我就去关注施暴的孩子,他里面的问题是大的。他被忽视的原因是什么?他哪个方面被忽视了?找到这些点后,解决的方式就是去陪他,给他一个环境让他有放松的心情说出来。比如老二喜欢吃我就带他去吃东西,然后吃的过程里单独和他聊时他就会说了。”陈师母表示,孩子因为情感上的缺失就会有矛盾,所以一定要有单独陪他们的时间,给与他们尊重,无论是玩也好吃也好,都要尊重他们;除非是要求得到很不好的食物,需要尊重也不能给,其它一般情况下都要满足,再去交流。
第三,不要成为说教式的父母。这就延伸到了上述所提到的第一点:父母除了要有好的行为引导以外,也要谨记切莫成为说教式父母。“我自己本身的父母不是说教式的,所以我脑子里很少留下妈妈要我干这个、要我干那个……所以对孩子也是,我不会一直说‘你们要干这个干那个’。”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哪怕他们年纪很小,父母也需要给与他们尊重、自由和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希望他们去做父母想要他们做的事情。
也不要在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时不断以言语去“教导”孩子,言语的教导比不上行为的引导,孩子都是模仿大人去改变的,“所以今天孩子有一点点倚靠神也好,自己去学习、看书也好,都是因为学习大人而去改变的。”
如何平衡几个孩子的不同需求?
家中孩子一多,父母难免有照顾不到之时,面对三个孩子的不同需求,如何平衡呢?陈师母对此也有她个人的看法。“不同的阶段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不太一样。”陈师母认为,要先观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在能够达到的合理情况下一一满足。
例如,“(我家)老大需要一些价值观上更接近成人的引导;老二现在需要被尊重,因为他(在中间)很容易被忽视,所以他一直关注这个;老三要陪伴,要陪他玩,他还是粘着父母的年纪。其实这种平衡也很难。”陈师母笑了起来。毕竟妈妈就只有一个,但是孩子有三个,怎么办呢?“所以我现在会让老大多去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课程,比如老三的认字,就让老大来教;老二玩运动器材,老大会的就让老大陪。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腾出来陪老大,来补他的一些功课。老大他不会写文章,也不爱运动,不是特别主动学习,我把老二老三交给他了,我就更多来陪老大,帮助他。”陈师母说,这是她目前使用的平衡方法。
如何建造孩子垂直的品格?
怎样去建造孩子垂直的品格,这一直都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陈师母多年来也一直在为这方面而努力。“其实这个方面我做的很不好,这三个孩子的品格真的是……”提到此话题时,陈师母无奈地再度起笑,“这可能也跟父母有关系。”
陈师母坦言,近两年因为心思都注重在教会这一块,对孩子会有一些疏忽的地方。例如孩子发生什么事情时,并没有立刻花很多时间去帮他们纠正过来,“其实是当下就要纠正过来的。(当下不纠正),之后他们会有很多的状况。”陈师母认为,在教养孩子上想要做得好,大人的心要回到家里,不去管外面的事情,也不要面子。“以前觉得孩子出问题了,在这么多人面前要给孩子面子,也要给自己面子……都不需要。”陈师母斩钉截铁到:“应该把孩子立刻带到旁边,教导他,未来他才能有很好的面子。这个是立即训练,要不断训练,要强化。”
陈师母说以前她在教养孩子上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虽一时犯错,但等再长大一些就会明白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即不指出他们的错误,会纵容他们反而养成了一种习惯,觉得“我这样做妈妈不说,那么下次我就可以更往前一点了”。孩子也会试探大人的底线,看看他们的接受范围在哪里。“孩子是有他们的小聪明的。所以最近(孩子们)有个状况,就是因为在教会我常常会疏忽了他们,他们就要看视频,我又没有时间去管教,就出现很多问题。在以前我们都是一起看圣经、看书,或者做礼拜,有时间就去看电影,基本不看视频的。”因此大人如果做得不好,要立刻反思、改正,还要带着孩子一起改正。千万不要想着过段时间再改,或者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改了。“这是错误的想法。”陈师母严肃到,“要有‘立即’行动意识。”
教养孩子的经验之谈?
陈师母分享了她十多年来在教养孩子上的一个小经验。“我觉得我不紧张,哪怕孩子再糟糕也不紧张。”陈师母说:“主要是相信上帝,哪怕在不好的环境下对他们也是一种操练。”例如有时家里来了客人需要借住孩子们的房间时,几个孩子也会抗议地喊“我的房间不让他们进去”、“我的玩具不要让他们随便玩”之类的话,面对私人空间和领地被陌生人入侵,孩子里面会有痛苦和埋怨。“这个时候我就要体恤他们的感觉,也要鼓励他们分享。虽然孩子也会很痛苦,也尽管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但没关系,孩子需要操练的。”
“在我看来,天大的事情都不是事情。”陈师母说,“我常常给孩子(教导要有)缓和的心性,也给自己安慰,不要焦虑不要抓狂。”有些妈妈遇到事情就会比较焦虑、狂躁,其实没有关系,也不要紧张,因为父母一紧张孩子就更加紧张惧怕。父母要放松下来,不要总是在孩子的一个点上纠结,要帮助他改正,帮助他们面对问题。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