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了我是基督徒之后,身边的人总是会问同样的问题,非基督徒问的是你星期天要去教堂聚会喽和吃饭之前要祷告吗;基督徒问的是你在哪里聚会。好像他们不明白基督教的教义一样,在他们问题的潜意识里,基督徒的身份标志或者说基督徒的定义就是聚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每次我都很尴尬,因为我的工作是服务业,别人休息的时候,正是我工作的时候,所以我很难每周都排到周日休息,那也就是我有时候周日不能参加聚会,甚至是大多时候不能,因为休息是轮休,周末太忙就无法休息只能上班了。我只好如实相告,非基督徒在听了之后一笑了之,不再追问,那些虔诚的基督徒们反而认真告诉我要按时聚会,按时祷告,甚至有的搬出圣经经文来说明聚会的重要性。
聚会好像成为一个基督徒的标准,是否聚会成为基督徒的身份证。所以耶稣是谁并不重要,他说了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聚会!所以一个教会或者一个教堂总是被频繁的聚会充满,周一青年聚会,周二祷告会,周三小组聚会,每个信徒如果要参加,每天都有参加不完的聚会。
聚会有平时的聚会,又有周日的大聚会,聚会的内容无非上面讲下面听。讲圣经的话语,分享属灵的得着。仿佛聚会就是基督徒唯一的身份,一天不聚会浑身不自在,每一时刻都能感到上帝的责备,所以聚会又成了完成上帝的任务,履行上帝给的责任。
聚会是形式,是一种敬拜上帝的仪式之一,不是聚会重要,而是上帝重要,不是聚会是核心,而是上帝是核心。上帝的话语改变生命才是核心。
那么基督徒的身份标志是什么?是聚会吗?是祷告吗?是禁食吗?
法利赛人也聚会,而且按时聚会,背诵圣经的话语,耶稣否定了他们;耶稣说祷告要到密室里,因为暗中的父在观察。耶稣说不要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所以祷告和禁食就不是基督徒的身份表达。
这些都不是基督徒的标志,因为假冒伪善的人做的比你们都虔诚,因此耶稣说那些喊着主啊主啊的不能都进天国。所以耶稣有衡量真信徒的标准。
平台前几天推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农村卖女儿(阅读可按此)的事情。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农村,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女孩子到城市工作的增多,让本来女孩就少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男孩子结婚的彩礼越来越高,动辄十万几十万,所以家里有女儿的往往拿着女儿的彩礼给弟弟或者哥哥娶媳妇。所以那些有女儿的家庭想方设法赖掉这几十万的彩礼,而这些彩礼是男方家庭一辈子的收入加上都拼西凑而来的钱。所以这等同于卖女儿,拿女儿换钱。这些事情在当地乃至中国农村比比皆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这些地方有没有基督徒,当然有。如果这些基督徒们不像身边的邻居那样,把婚姻建立在彩礼的交易上,而是建立在儿女的感情和幸福上,只是收取一些在双方承担能力范围内的彩礼,这样基督徒们就在他们的社区或者村庄开辟了新的传统和风气。这个时候如果教会加以提倡,那么这种风气虽然不能改变农村高彩礼的现状,起码可以让人对基督徒有新的看法。
事实上,基督徒并没有那么做,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嫁女儿不要同样的彩礼,那么我女儿就会被邻居瞧不起,被人认为贱卖了。如果女儿不收彩礼,那么儿子将来找媳妇岂不是很困难吗。所以基督徒们最后又回到了教堂之外的伦理。
正如沿海某个城市教堂被拆一样,除了义愤填膺的基督徒跑到前面之外,那些非基督徒鲜有人理睬,不过当作一个新闻看看罢了。
在这些非信徒的眼里,这群基督徒不过是一帮聚会祷告的宗教徒罢了,聚会才是他们的标志,也才是非信徒判断基督徒依据的标准。这就是基督徒给社会留下的印象。所以非信徒并不关心基督徒,就像基督徒不关心非信徒一样,当然除了给他们传福音。
耶稣说,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灯点在台上才能照亮屋子。耶稣在最后的大使命中说,把他的话语教训给门徒听,所以耶稣最关心的是那些门徒有没有按照他教训的去做。
如果那些基督徒没有按照流行的标准嫁女娶亲,而是量力而行,那么他们的女儿便能找到幸福,因为负债累累的家庭,怎么可能幸福,再者丈夫认为自己花钱买来的媳妇又怎么会真心爱她呢。那么基督徒的家庭能幸福了,这难道不是很好的见证吗。试想,如果浙江那个城市的基督徒能做些社会公益活动,比如打扫垃圾,美化城市,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把大笔的钱用来年终聚餐,那么当教堂被拆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会反对。只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把精力花费在建教堂上面,把钱花在圣诞聚餐上,所以教堂被拆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幢违章建筑被拆。
所以基督徒的身份标志什么,显然不是聚会,而是你去按照耶稣的教导去行,不是聚会这个行动,这个仪式。非信徒说这个人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这个人热心助人;这个法官严格依据法律不徇私情,他们是基督徒。当社会上这样认定基督徒的时候,那么基督徒的身份才是名副其实的。因为他们按照耶稣的话做了。
上帝把真理告诉了我们,虽然我们常常不听,不看;同样,上帝也把基督徒的标准告诉了社会,告诉了那些非信徒。所以按照耶稣的教导去做吧,因为非信徒在监督着我们。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