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几乎每个月都会报道几次,每个学校可能都会,甚至正在发生,虐童事件更是层出不穷。然而事件迅速落下帷幕,头条又被相关人群清理占据.....我那们的朋友圈被这些轮番刷屏,我们的各种复杂情感也跟着跌宕起伏。
那么这些事情真的都解决了吗?远远没有,过几天可能就会有新的恶性事件扒出,再次刷新我们对于邪恶的认识,每一次我们都会惊呼——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然而谁是善良的呢?
每一次的这种令人寝食难安的新闻被爆,网络立马就炸开了锅。江歌事件的口水战还没有停止,关于儿童教育问题又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家教育也借着这个机会火了一把。
好像我们有无限的精力,可以追着这些事情跑,追着评论,追着抨击。甚至各种寄希望于网民推动立法。我不知道这些做法是否真的有效,但请每一位参与者,可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们不是每次刷一波流量,圈一波粉,赚一笔流量费,然后奔赴下一个战场。
网络上兴起的热点讨论,几乎都是不了了之了,没有人去追问,没有人再关心,当时参与了,骂完了,爽过了,就结束了。
更多的人表现出默然的淡定。作为网民的我们,还在愤愤不平,但作为那些孩子的家长,或许正在庆幸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甚至认为媒体朋友的紧追不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因为他们不是受害者,他们不关心。而我们就更不是受害者了,看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去泄愤吐槽一下,然而关上电脑,放下手机,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还要继续,谁那么有精力去每天盯着事件的处理进度。其实我们已经习惯了,也知道,每一次一定会有一个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完美结果。
但是不要忘记,不要侥幸。恶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概率事件,今天事不关己,明天或许就后悔不已。
很难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事情,最终会被新的热点代替,甚至只需要一个明星公布恋情就足以转移大部分人的关注焦点。
作为基督徒,我们还能做什么?
聚会时,一个姊妹问我,为什么每次一出事就会有人写文章开始传教,福音为什么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可不就是这样吗?不是传教就是说教,可笔者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发生了个大众都关注的悲剧热点焦点,立马有基督徒写些这样的说教文章,刷一波存在感,然后不了了之,等待下一个热点。
吹牛不用收税,我们最常吹的“牛”可能是——我要改变世界!我们可能永远不能改变世界了,但我们可以改变世界的一点点。
很多事情有很复杂的因素导致,我们能做的实在是太有限了,但是只要我们去做了,就是有意义的。
做了,就强过只耍嘴皮子一万倍。
我这个准父亲也是最近想了子女教育很多,很深刻的一个感受是:那些整天喊着要改革教育的父母,请先从改革自己做起吧!当然包括未来做父亲的我。因为教育从来都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元素组成,而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这其中,家庭教育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的父母几乎都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有父母资格证,不合格的老师是有,不合格的父母还少吗?最可怜的莫过于那些在学校被虐,回家却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的孩子。
有些人借此机会推在家教育。父母如果有能力,有条件,在家可以教得更好,当然是无可指责的,别人确实管不着。然而是否意味着可以推广这些给每一个普通家庭,却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公办教育有缺陷、不公平,在家教育或许可以弥补公办教育的某些不足,但也并不完美,存在不少缺陷。。说这个的意思不是为了水平比较,而是说比起这些外在的方法,最根本还是跟着圣经的原则就是父母应该活出榜样,才是教育的根本。
同样的道理,无论在何岗位上,都是外在,内在都是如何活出基督的模样。作为基督徒,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老师的岗位上活出基督的样子,在律师的岗位上活出基督的样子,在医生的岗位上活出基督的样子,在会计师的岗位上活出基督的样子,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活出基督的样子。好像劳伦斯弟兄,一生只在修道院做一个厨师,然而就是这个厨师,用心与爱活出了基督的样子,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基督徒去效法,去在自己的岗位荣神益人。
基督来了,为要拯救世人,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没有轰轰烈烈的革命,没有建立上市公司,没有建立跨国集团。他所做的,放眼世界,不过像一粒芥菜种子,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就是这粒芥菜种子,种在田里,长大了,比其他蔬菜都大,成为一棵树,甚至天空的飞鸟也来在它的枝头搭窝。再也没有人可以忽略耶稣,虽然他最开始是那么的不起眼。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坚定有力,踏踏实实,医病赶鬼,帮助所有寻求他的人,医治所有遇见的病人,喂饱所有跟随他的百姓。
——耶稣本在高天之上,却为世人降入尘埃,死而不已。
效法耶稣很难,因为祂是神;效法耶稣很简单,因为他也是人。效法耶稣不过是遵行祂的旨意,脚踏实地,不迟疑,不耽延。
有个真实的故事总是激励我:
1784年,威尔士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了一个小女孩,名叫玛丽琼斯。他们全家都是敬虔的基督徒,玛丽从小就渴望神的话语,然而她的父母无力为她购买一本圣经,那个年代,圣经还没有普及并且十分昂贵。她实在是太渴望拥有一本圣经了,于是除了上学,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她利用仅剩不多的时间,为邻居捡柴火,帮邻居看孩子、干家务、养小鸡、卖鸡蛋。整整六年,她终于攒够了一本圣经的钱。她长途跋涉一整天,步行40公里,来到最近的有圣经出售的小城镇,然而教堂牧师告诉她最后一本圣经已经被别人预定了。玛丽哭了,苦的很伤心。牧师知道了小姑娘的故事,被她深深的打动了,最终决定将最后一本圣经卖给了16岁的玛丽。玛丽的故事直接促使了英国和海外圣经公会的成立,至今,圣经公会提供了全世界80%的圣经。就是这个平凡的乡村姑娘,或许她自己都不敢想象,她真的改变了世界。
行动起来吧!哪怕只是一点点,但世界会因此不同。
脑袋想,嘴巴说,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什么也改变不了。
唯有付诸实践,让我们的双脚和我们的双手跟上我们所想的,实践我们所说的。
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世界在不经意间,必然发生美好的转变。
我们所信的是活着的基督,世界必将看见神的国荣美的实现。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