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等待约书亚?——莫言短篇小说《等待摩西》读后有感

作者: 王政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5月10日 07:31 |
播放

莫言老师今年初在《十月》上发表的《等待摩西》最近成了基督徒内部小圈子的热议。万字中篇,勾勒出了一个胶东农民的家族史,人物各个都具有鲜明的识别度,读下来,我们很容易给每个人物找到身边人对号。情节也饱满完整,可以看到这百年来的家族变迁,而主人公柳摩西的基督徒背景,更是让当代基督徒感到具有思考的必要。很多人能朦胧的知道莫言老师写的事情,和背后的佶屈聱牙,但自己说不出来,莫言老师却能短短万字,勾画了我们心中所知所想!

1845年,美国全美浸信会开始了分类,原因是北方工商业各州主张发展工商业,解放奴隶,南方各州则主张奴隶制度有着圣经的根据,并且奴隶制度存在属灵秩序里的自由,并且奴隶在种植园干活的场景,是精致和美好的田园诗歌,晚上奴隶回家,庄园主做好饭菜,等待他们。奴隶有病了,庄园主悉心照顾,这样的生活劳累但世上生活毕竟如此。所以当1845年,全美浸信会大会禁止按立拥有奴隶的人为牧师的时候,南部各州纷纷独立,另组美南浸信会,成立了独立的海湾宣教部。

1960年左右,伴随着美国的国内分裂,宗教复兴同时崛起。1980年代,穆迪为代表的布道家在全美骑着马巡回布道,宣称千禧年要来,要求人们赶快信仰耶稣,那个时候耶稣要来成为了主流的讨论语境,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正是当时背景下产生的,宗教复兴短时间内扭转了美国人的心灵,特别是青年学生,1990年末,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宣教运动开始。

花雅各、海雅西、高第丕牧师正是美南浸信会根据其强烈要求,差派到中国的,最初在上海,后来不适应上海发达的工商业,同时觉得南方气候湿热,比如山东宜人,于是就向美南浸信会提出要去山东。去山东的理由还有山东被认为是中国的神圣省,得山东,就得天下。

来到山东,花雅各、海雅西和高第丕牧师遇到了困难,女人裹脚,不方便去教会,只能在院子里活动,男人要干活谋生,没时间去教会。同时中国的待开放和欧美的通商政策有了矛盾,于是山东开始兴起了排外的拳民,他们打死了花雅各牧师。其他的宣教士纷纷躲进租界避难。好在袁世凯主政山东,严厉的惩罚了拳民,并赔偿了宣教士的损失,最后义和团北上直隶,山东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相对受到的冲击较少。

柳彼得在1900年左右出生,义和团造成的短暂的混乱失序,成为过去,高第丕牧师在那段时间管理着美南浸信会,而根据山东宣教士大会的协议,在区域划分上,浸信会负责胶东,即高密附近,当时美南浸信会和瑞典的瑞华浸信会合并了在山东的差会组织,大家一起齐力宣教。高第丕牧师,被批评很多,原因是他主张和长老会的倪维思一样,不用薪水雇佣中国人,不会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给中国人任何钱财上的好处,因为福音就是福音,单纯的福音。另外用钱财吸引人信主,比如每次来教会聚会,补偿一日工资,这是让福音不单纯,引诱中国人道德下滑投机的做法。

高第丕牧师骑着马驰骋在胶东各地,街头布道,就如美国当时流行的全国巡回布道一样。高第丕把听了他的讲道,信主的人统计下来,报告给美南浸信会总部。但是在固定有形的教会上,30年来,却只有100多人。于是,美南浸信会认为高第丕牧师工作不力,正赶上高第丕牧师申请经费建立教堂,美南浸信会程序性缓慢拨款,等不及的高第丕自费建了教堂,这让总会觉得传言可信,高第丕在中国做生意发了大财,男女关系也不检点,于是正是开出高高第丕牧师。

柳彼得正是在高第丕牧师骑马布道时信主,但高第丕牧师被开除后,去了泰安,于是柳彼得的信仰生活交给了崔怡美、毛尔根、高如辰、纽顿牧师接管。他们比较建制,按照常规的差会模式进行宣教活动。柳彼得在这个时候的信仰是自豪的,因为1900年义和团之后,在社会地位上,信徒有所提高,而且近代城市化兴起之时,胶济铁路开设,能够和洋人搭上关系,经商或者打工,似乎信基督教是最方便的捷径。和高第丕牧师不同,后来的浸信会牧师,竭尽所能的帮助信徒提高生活,给他们找工作,扶持信徒人生地位的上升。

柳彼得和儿子经历了北洋军政时期,还有民国时期山东盛行土匪,而在教会组织中,也算有所归属,过得还不错。莫言的红高粱写了高密的土匪和乱世,但柳彼得相对安稳,因为教会合宣教士保护了他。

一直到1950年代,中美在朝鲜战争的时候,中美互相冻结对方资产,宣教士撤出山东,也撤出中国。接下来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原来的社会结构打破,新的社会结构形成。在新的社会结构里,柳彼得成了尴尬的地位,北京不好,被人认为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被批判和抬不起头。儿子自然不必说,孙子柳摩西更是痛恨基督教背景给自己带来的融入新社会的障碍,改名柳卫东,保卫领袖的意思,名是改了,但社会地位没改,因为这个,柳摩西在众人围观时亲自上前去打爷爷柳彼得的耳光,柳彼得容许别人打自己,且不还手,但是孙子打自己时,压抑不住,咬掉了柳摩西的手指头,柳摩西疼得心扉痛彻,身边其他的人赶紧上去踢倒柳彼得,一顿拳打,差点打死,这个场景画面,和远志明牧师在年轻时跟随愤怒的年轻人燕郊折磨一对基督徒夫妻类似,但那属于时代。这种大义灭亲,给自己带来了保护,赢得了新社会的些许信任,但柳彼得觉得,这难以想象!

1975年,莫言当兵离开家乡,1976年,十年的运动结束,柳卫东开始活跃起来,他是个聪明人,很会撩妹,不久就准备跟马秀美张罗着结婚。看来,只要时代允许,任何的小人物,都能焕发个性的光辉,柳卫东结婚时最希望能有意定军帽,来支撑婚礼的场面。带着军帽,谁能阻挠这个婚礼。但刚入伍的莫言不能借给他,新兵只有一个军帽,万一柳卫东给自己弄丢了,莫言也要受处分。

柳卫东和马秀美的结婚,是惊俗的,辈分上的乱伦,刚脱离十年运动队的人们带着惯性思考,认为柳卫东还是有个基督徒的爷爷,是不干净的出身,浸信会在山东这个神圣省的宣教,没能改变当地的社会文化,只是把女人的小脚解放了,人们还是有个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于是被小舅子打的倒地抱头,最后结婚了,柳卫东的父亲一棍子把他们俩赶了出来。他不被家人接受,但好在80年代来临,柳卫东收拾好自己的白发,穿上干净利索的新裤子,把驼背尽力挺直了起来,开始“投机倒把”,开始做生意,事实证明柳卫东是聪明的,勤力的,他不久成为了村里的首富,开始生活好起来。

但是人们大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有些许基于一些事实的传言,家里被抄了,人们说他的暴富引起了和县城里几家大公子的矛盾,最后开始跑路。这是那个时代的现象级事物,新兴的暴富群体,和原来有着资源分配权利的二代公子常常会在一些生意场上狭路相逢,如果不是很精通规矩和冰雪聪明,往往会倾家荡产,被迫跑路。这一跑路就是30年。柳卫东的人生是,年轻人因为出身不好,被歧视,七八十年代,开始凭借自己的聪明能干,并且因为一穷二白没背景,反而更能破发出一种对80年代新社会的适应,但遭遇到和老干部二代公子后,就破产远走他乡。

30年里,柳卫东吃尽了苦,但柳卫东的弟弟却当地发家,崛起了,做房地产开发的生意。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柳卫东再次回来的时候,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我们假设他在外的三十年里,人的尽头成为了神的开头,重新了信了耶稣,甚至做了巡回的传道人,天涯海角的去奔波,风尘仆仆的去传道。这似乎是合理的,他生意失败,对社会和人生暂时不抱有希望,从而专心传教。

2017年,柳卫东以柳摩西的身份回到了胶东,妻子马秀美一直在等待自己,妻子是胶东人,为了嫁给柳摩西,毁了原来的婚约,一个如此进步大胆的女人,在结婚后,没能延续自己进一步的大胆,反而开始从一而终,忍耐等候柳摩西,这三十年支撑自己等待行为的,一个是当地的传统保守思想,一个是教会的教导。教会在80年代后又开始活跃起来,成为了胶东农村地区的一种精神力量。但人们普遍觉得,马秀美改嫁岂不更好,独自守着空房,被人调侃砸玻璃,是两个女人对马秀美这个母亲最大的不舍和爱。

并且两个女儿把愤怒转嫁给了柳摩西,这个不辞而别的父亲,她们认为只要柳摩西一出现,就要立刻报警,就要赶出家门。这是愤怒,但马秀美接受了柳摩西,夫妻恩情,胜于其他。柳摩西在胶东,和大女儿柳眉平行生活着,但是却不往来。柳眉的日子在20世纪初杜世成开发青岛的时候,发展了起来,颇为甚好。二女儿在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济南,工资养家也接济母亲,母亲则把接济的一部分给了柳摩西,柳摩西拿着这一部分钱去做传销,解冻民族资产,这激发了两个女儿对柳摩西的愤怒。

30年前,柳摩西被迫离家,辉煌的日子一下子坍塌,两个女儿,一个被迫早早出去打工,离家前马秀美清晨把大女儿柳眉送到车上,帮着把用化肥袋子装着的皱巴巴的棉被放进大巴车的后备箱。车子启动开走,马秀美泪水就流了下来,因为太委屈,该死的柳摩西去哪里了。车到了工厂门口,柳眉这个小女孩一个人拖着棉被去工厂宿舍。二女儿则在学校苦读,为了少花钱报考了师范学校,大学期间,靠着姐姐赚的钱接济自己,才能买高跟鞋,才能买丝袜,才能谈了恋爱,找到了工作。

30年中,马秀美一个人在家,晚上独自守着大院子,有些光棍会晚上在她家门口溜达,于是马秀美养了只大狗。暑假期间,二女儿柳叶在家,每当大狗嗷嗷叫的时候,柳叶就更加一分的痛恨父亲。30年里,马秀美,提着浆糊,拿着寻人启事,找寻自己的柳摩西。

30年前,出走的是一个投资失败,遇人不淑的底层的小商人,30年后,回来的是一个信仰虔诚的基督徒。于是,马秀美容光焕发,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落魄。

是基督教信仰支撑了他们的重逢,马秀美总是陪伴着柳摩西,帮着他接待教友,而柳摩西口才特别好,一边宣扬基督的救恩道理,一边与人分享解冻民族资产的投资项目。但柳眉柳叶柳向阳,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认可他,都觉得柳摩西做了最低端可笑的传销,相互提醒着不要进入这个套路,马秀美却支持着柳摩西,至死忠心的支持。

圣经里的摩西,接班人是约书亚,两人日夜生活在一起,摩西的优点缺点,都在约书亚面前暴露无遗,两人在旷野,连上厕所,都是一块,这种亲密的关系,约书亚都能接班,有两个原因:1、摩西本身道德文章,难以指摘。2、约书亚宽厚宅心,知道摩西的缺点,但也容忍,也坚持更爱上帝。但柳摩西的下一代,却难以理解柳摩西,难以把柳摩西放置在更大的时代背景里去理解,所以柳摩西抛家,柳摩西传销,都令他们愤怒。这种愤怒既然有着事实的根据,谁又能要求他们以爱来原谅柳摩西。而柳摩西打过爷爷的耳光,践踏过信仰,却最终回到信仰,把柳卫东改名为柳摩西,他觉得这样心里安慰,这一生都不得不得隐居在基督教信仰里,因为至少跟教友交往有帮助于民族资产解冻项目。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