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救赎?是宗教的仪式还是人性良知的发现?救赎在哪里?是宗教中还是生活中?
Tsotsi是个孤儿,年幼的时候目睹了父亲残暴杀害母亲的过程,那个时候在他心里埋下了暴力的种子。后来父亲死后,他一度流浪,最终落脚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一言不合拳头伺候,甚至杀人。在Tsotsi眼里,人就像肯德基里的汉堡,除了解决饥饿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而同伴也只是一起抢劫的合伙人。
在一列地铁上,他和同伙看中了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刚下班回家的男人,他们拿出刀子,让这个男人交出自己的钱财,面对试图反抗的男人,Tsotsi面外表情地把刀子插进男人的身体,男人应声倒地,而Tsotsi和他的同伙从容离开。面对杀人,Tsotsi表现的就像家常便饭,这个世界已经随着母亲的死而不再温暖了。
在酒吧里,Tsotsi的同伙大声斥责他冷漠无情地杀害那个男人,也许那个男人赶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也许孩子正等着那个男人带回去的零食,离开那个男人孩子和母亲靠什么生存,但是Tsotsi对这些已经没有感觉了,他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母亲,在他眼里母亲已经死在父亲手下,世界上就没有母亲了。
面对这个同伴的指责,恼羞成怒的Tsotsi对同伴一顿爆揍,直到同伴七窍流血,奄奄一息,他才在别人的谴责中离开。
在遇到那个婴儿之前,Tsotsi都是一块冰冷的匕首,所有人都是工具,良知和人性在他的心灵中被深深掩埋。世界在还没抛弃他的时候,他已经将世界抛弃了。
从酒吧出来的Tsotsi,顺着一条荒野小道漫无目的地走着,走出荒野就是富人区,天下起了大雨,路上没有行人,这大雨就像他的人生,除了泥泞还有冰冷。
在一个别墅门口,晚归的女主人因为自动门下雨失灵,不得不下车手动开门。
不幸的是,她遇到了Tsotsi。这是一个绝好的抢劫机会,Tsotsi怎能放过,但是因为女主人的反抗,Tsotsi开枪,子弹击中了女主人,惊醒了男主人,Tsotsi则开车逃逸。
但是没想到的是,车里还有个婴儿。这个婴儿对此时的Tsotsi来说,就是一个累赘。Tsotsi想弃车逃跑,但是想到婴儿渴望的眼神,不得不把婴儿放在袋子里一起带走,走在路上,他几次想把婴儿丢弃。
正是这个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婴儿,将Tsotsi久已泯灭的良知唤醒。
Tsotsi把孩子带回了家,用糖浆喂他,白天自己出去溜达,寻找作案对象。
孩子只吃糖浆毕竟不是办法。Tsotsi就将孩子送到自己的邻居那里,这位邻居是一位正在哺乳期的单身母亲。而她的丈夫就死于下班途中,被人抢劫谋杀。这位单身母亲自己靠给人洗衣服缝补衣服生活。
Tsotsi用枪逼着这个女邻居给婴儿喂奶,女邻居看到这个孩子心里明白怎么回事。Tsotsi在女邻居喂奶的间隙,发现她家里的风铃,是用别人丢弃的饮料瓶做的,当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时候,这些玻璃瓶就折射出五彩缤纷的日光到墙壁上,煞是好看。
Tsotsi突然若有所思,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女邻居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有时喂奶时间太长,Tsotsi禁不住困意而睡去,当他醒来的时候,女邻居没有报警,依然在平静喂奶。
有时候,Tsotsi把孩子放在女邻居家里,自己出去抢劫。一次他跟踪了一个失去双腿的乞丐,在他眼里一切都是骗人的,也许女邻居的真诚使他稍稍改变世界就是骗局的想法,但是现在他看来这个失去双腿的乞丐同样是个骗子,但是这个乞丐有着自己悲惨的过去,在一次施工中失去双腿,施工方拒绝任何赔偿,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乞讨,他的残疾是真实的。他对生活的渴望让Tsotsi再次动容,Tsotsi既没有抢他的钱,也没有杀人。
在和女邻居的不断接触中,他想起自己的悲惨经历,想起自己失去母亲失去家庭的感觉,良知在心里像一根火柴,虽然火苗微弱,但是足以驱走黑暗。
当他再一次潜伏进那个婴儿家庭,准备偷几罐奶粉和孩子的衣物时,他看到这个孩子的父母对失去孩子的痛苦,对这个孩子的爱,他看到父母为这个孩子精心布置的房间。此时孩子的父亲,这家的男主人被惊醒,但是很快男主人被制服,正当同伴准备举枪将男主人杀害的时候,Tsotsi却向着自己同伴的脑袋开了一枪。
之前是Tsotsi杀别人,也许为了钱财,也许是为了灭口,这次Tsotsi杀人是为了无辜之人不再被杀。
回去的Tsotsi,给这个失去孩子的父亲打了电话,约定了孩子回家的时间。
当Tsotsi将孩子送回来的时候,大批的警察已经将他包围,当狙击手准备将Tsotsi击毙的时候,孩子的父亲组织了狙击手,他相信Tsotsi会将孩子安全放在他的手中。当Tsotsi将这个世界抛弃的时候,世界没有抛弃他。
当安全交接完孩子之后,Tsotsi举起了双手,泪流面面,他没有自杀,前面的路还很长,人生还有希望,也许经过审判他会被判死刑,但是此刻他终于做了普通人,找回了丢失已久的人性。
帮助Tsotsi完成自己救赎的是这个手无寸铁的婴儿,正是在照料这个婴儿的时候,杀人成性的黑帮成员发现了人性和良知。
人性良知的发现和回归,才是生命的转向,才是救赎的真正内容。
任何宗教仪式带来的救赎,若不回到生活中,都是虚假的。
耶稣给我们的救赎在哪里,不再流泪祷告中,不在圣经里,不再教堂内,在生活中,在马路上,在我们的邻舍里。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