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从耶稣安息日医病与法利赛人的冲突谈起:善和恶的成本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9年05月09日 08:45 |
播放

福音书记载了耶稣和法利赛人之间因为安息日的冲突。

一次是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因为饿了,就顺手掐路边的麦穗来吃,这事被法利赛人看到,就指责他们说你们做了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另一次是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一位枯干了手的病人,就有人问他“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马太福音 12:10 和合本)这是要找到控告他的理由。

在法利赛人看来,在安息日做了不可做的事,无论是掐麦穗这样的小事,还是救人治病这样的大事,都是干犯安息日的律法。在安息日律法这件事上,事无巨细,只要违反律法就是犯罪。

许多传统基督教教会有个观点,就是罪都是一样的,你偷一个苹果是犯罪,你杀了人同样是犯罪,但是这两个罪都是一样,没什么区别,没有大小之分。在传统教会看来,杀人的要下地狱,那么偷一个苹果的也要下地狱,因为他们犯的罪都是一样的。

表面看来,法利赛人对律法一视同仁,表达了律法的公平和正义,正如今天许多传统教会对社会的悲观看法一样,他们把一个独立的个体事件,放大到全社会,以为一个人犯罪了,全社会都堕落了。

正如法利赛人不会关心在安息日个体的饥饿,也不会考虑病人的痛苦,那么今天传统教会同样不会考虑。

但是耶稣考虑到了。

的确,对于一位家中富有,不愁吃喝的法利赛人或者祭司来说,安息可以不掐麦穗,因为他没必要掐麦穗,因为安息日他根本就会饥饿,但是对于一个揭不开锅的穷苦人,他吃了上顿没下顿,安息日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吃喝劳碌,不吃饭他就会忍受饥饿;对于一个健康的法利赛人来说,安息日他不会痛苦,因为他根本没生病,但是对于一个生病的人来说,安息日的痛苦是他必须忍受的。

因此对于富人来讲,安息日不掐麦穗遵守律法轻而易举就能做到,但是对穷人来说,他必须去违背安息日的律法,因为那是生存,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可以不去找医生,不违背律法,但是对于一个病痛的人来说,他必须在安息违背律法,因为他需要医治。

所以,耶稣考虑的不是律法的严苛和公平,而是律法之下的个体处境。耶稣考虑的不仅是律法本身,还考虑了遵守律法的成本。

对于一个富人来说,遵守安息日律法是不需要付出成本的,因为他们可以足不出户,衣食无忧;但是对于穷人来说,他遵守安息日律法,要付出忍饥挨饿的成本,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他遵守安息日的律法,可能要付出生命的成本。

我们一味地站在富人的基础上,去强调律法的公平与正义,去强调罪无大小一视同仁的严苛,却根本忽略了遵守律法不犯罪的成本。

传统教会和法利赛人其实是站在不需要考虑遵守律法成本的角度来看待罪的问题。

同样,传统教会把注意力大多都放在小罪上,而不会放在小善上。在罪上,传统教会展示了自己的热心,与之对比的是,在对待善上,他们却是表现了与对恶不成比例的漠视。

耶稣在殿里遇到一个寡妇,她往殿里投了两个小钱,得到耶稣的赞赏,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 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马可福音 12:43-44 和合本)

寡妇投的钱的太少了,和那些富人相比,九牛一毛,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耶稣为什么要夸奖她呢。

传统教会对这段经文的解读集中在动机上,耶稣对寡妇的赞美也对是善动机的赞美,却忽略了,寡妇两个小钱背后所付出的成本。

今天我们看到新闻的时候,一般都是某某捐献了几百万,某某某捐献了几千万给慈善机构,对他们大加赞赏,连篇累牍地报道,仿佛全世界的慈善都被他们做了。我给地震灾区捐的一百元却从来没有报道过。

今天社会对富翁慈善的关注,恰似教会对明星归信基督教的关注和热情一样。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过,善的成本。

对于坐拥几百亿资产的马云,或者王健林来说,捐出一百万根本不构成经济负担,因为他的他捐出的善款占财富总额的比例实在太小;但是对于一个月薪五千的工薪阶层,他的收入去掉房贷和养家糊口之外所剩无几,那么以亿万富翁的捐款数额来衡量这个工薪阶层所捐出的五百元来说,实在太过微小,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这个工薪阶层捐出的五百元,意味着这个月他可能没有剩余,或者意味着他的生活质量要重新规划。一百万对于亿万富翁来说,不过一个支票,他所付出的成本实在太小,而工薪阶层的五百元虽然小,但是付出的成本却很高。

因此,耶稣赞美那个寡妇的原因,就是因为寡妇捐的两个小钱虽然小,但是付出的成本却远远高于那些富人的几百上千个钱。

所以,不论行善还是道德法则的遵守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我们考虑这些成本之后,再做论述,这就是耶稣的视角。

我们不可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他从道德律法上判个下地狱的死刑;也不可因为一个人向教会奉献了几万块,而奉为上宾,从而忽略了那些奉献几个小钱的平信徒,我们要知道,在上帝眼里,没有VIP基督徒。

在耶稣眼里,真正维持这个社会善的是那些普通的有善心的平民,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善行和那些富人的几百上千万的善行是一样可贵的。

规则的良善之处,就是考虑到你遵守的成本,也考虑你违反的成本。正如今天的法律,并不是所有的偷盗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达到一定数额才追究牢狱之责。这就是法律的良善之处。

美国一位法官面对一位偷面包喂自己孙子的穷寡妇,不但没有判罪,还代表社会向她道歉,让她这样一位老人去偷面包来解决饥饿,这的确是社会的罪,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良善之处。

因此我们不可用富人的行为来绑架平民。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