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热剧我没看,但是根据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可以略知这是一部讲原生家庭伤害以及走出这种伤害的电视剧。
恰巧,本平台于3月25日也发布了一篇和此剧有关的文章,作者在文中说了一直活在恨中的女主角最后也看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提出“不要让伤害所产生的恨占据你的内心,当我们放下恨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爱一直在你身边围着你,只有当你发现了爱,才会慢慢治愈你心灵的伤痛。”
对于作者提出的观点,我无比赞成,只是“放下”并非易事,复原有的原生家庭之痛所需时间很可能会以年为计时单位。那么,为何如此之难?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往往把爱与伤害对立,一旦感受到了伤害,就是不爱。
而事实上,爱与伤害,并不是非此即彼。
当然,本文所探讨的伤害不是纯粹的恶意伤害,而是无意识的伤害,甚至带有对你好的原动机。比如,父母对大龄女儿的各种唠叨。于女儿来讲,构成伤害,对父母来说,是出于好心。
我有位朋友H,他工作总是需要加班,有段时间,加班至晚上十点都是正常的,他觉得很累,心情也都挂在脸上,回到家母亲问及,他就如实回答。但是他觉得母亲从不理解他,不安慰就算了,还总否定他,这让他受伤以至于窝火,觉得怎么自己的母亲不爱孩子。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答母亲总是说:“你这苦算啥苦啊,跟我当年比,真是算好的,你真是吃不了个苦。”
对于H的母亲,的确没有看到儿子的真正需求,所以没有给出安慰,可能也不乏自我表现,逮到机会就夸夸自己。
但是,H体验到了伤害,就一定代表母亲不爱他吗?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
母亲那么说H就是在安慰他,那是母亲在那个温饱都无法满足的年代安慰自己的方式—每次她觉得苦的时候,就拿更苦的人来做对比,以便鼓励自己好好活着。或者,母亲从小也是被她的母亲这么安慰。
所以,她习惯了这种安慰方式,也就这么安慰H。 即便母亲那番话里就是含有自我表现的成分,但是也不影响可能存在的想要安慰儿子的心情,也包含了她对儿子的爱。
人们往往觉得,不为己只为人才是爱,没有伤害只有温暖才是爱,现在的我认为这是对爱的理想化。如果,把爱框在这么狭小的范围里,我们能感受到的爱,是少之又少的。别人在满足自己的时候,同时也满足了你,这也叫爱。别人让你不爽了,但是原动机是想为你考虑的,这也可以叫爱。这些都是不完美的爱。你不喜欢不爽觉到伤害,可以拒绝,可以邀请别人换一种方式,但是不要直接无视爱的部分。
这样说不是为了煲鸡汤,为了抹掉伤害,只是认为爱与伤害不是非此即彼,不是说伤害就是不爱,不管是谁对待我们,往往都是爱与伤害都有,它们并不对立。
女儿今年三岁半,有了自己的社交,有一次好朋友对她发了脾气,她觉得很难过,认为朋友不爱她了。而在我看来,她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很在乎她的。
也就是这种日常小事,让我恍然大悟:爱与伤害,是同时存在,并不是对立关系。也想到自己早几年对母亲的各种不理解,只看到她为人母不完美的地方,而忽略了她对我的爱。
那为什么别人认为自己给的是爱,你却感受到的是伤害?
这就牵扯到沟通的问题。
还是拿朋友H做例子,他需要安慰,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安慰,如何安慰他才能感受到被安慰,这些他并没有与母亲沟通过,母亲自然按自己的方式给出。
在亲子关系里,人们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了解自己,不自觉地会期待对方会给出自己想要的爱,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你不说,对方就不会知道,或者你不说清楚,对方也就不知道。所以,H 可以委屈甚至生气地对母亲说:你怎么不知道安慰我呢?母亲很可能大吃一惊,并也委屈甚至生气地说:我已经安慰过你了啊。接下来要么是吵架,要么是沉默着各自摔门。这种场景,你是不是很常见?
当然,还会有这么一种可能,你已经把自己的需求很清楚得告知了父母,而父母仍然偏执于他们自己给爱的方式。怎么办?
我们无法决定父母是谁,父母会做什么。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的视角。你只看到了伤害,或者,你愿意多看到伤害,你就会感受到愤怒、孤单。你愿意多看到爱,你就会感受到温暖。
你不喜欢方式,但你可以收下动机。
收下动机,才有可能温柔以待,才有可能进行更好的沟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清楚,父母的唠叨也就是那么一说,他们心里是一张明镜,子女不会听他们的。所以,收下他们的唠叨与动机,然后,照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耶稣说过:“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父母子女一场的矛盾里,先去和解与爱的为什么不可以是你,一名跟随耶稣的基督徒。
最后重申,纯粹的恶意伤害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