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完整在于宽容、容忍、等待和爱,如果没有这一切,即使你拥有一切,也是虚无。
创50:19-21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于是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
一,不计前嫌地爱
约瑟的人生虽然颠沛流离,但他最知神的保守与带领;他十七岁被哥哥们卖给米甸人,他尝到了亲情的冷淡,兄弟地相残,他在埃及又被主母陷害,明白了人心的诡诈。他在监狱中虽然毫无亮光,但神做他的光,暗中插手使他顺利坐上宰相的地位。
有时候神使用一个人,必定会训练他,神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完成祂的计划。约瑟的一生最能使他难以忘记的就是“一件彩衣、两个梦”,也就是这一件彩衣,成为与他弟兄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又因为他的两个梦,使得他一步步走进神的带领当中。
约瑟的经历是非常辛酸的,因为他从小丧母,青年离开家人,遭遇陷害,成为囚犯,然后华丽地反转人生,成为一个掌权者。或许约瑟能够忘记自己哥哥对他的伤害,但这些伤害约瑟必须一一经历;他的信心和毅力使他没有对当下的生活光景绝望,无论环境如何,我们深信他心里的两个梦在支持他所走的每一步。约瑟年少是一个有正义感地人,他向父亲报告哥哥的恶行,从积极方面看他不喜欢不义,他是一个正直又明白对与错的人;从消极方面看,他是一个爱打报告的人,他不会隐藏别人的不好。
想必约瑟被卖后的生活,不是复仇的心态支持他走下去,而是他坚信神会在他绝望时,安慰鼓励他前行。后来的约瑟对哥哥们的态度并不是以报复地心态,而是他经历了神的爱,又把神的爱放在自己哥哥地身上;虽然刚开始他试验他的哥哥们,并且把他们下在监里,但做这一切都是要看看他的哥哥们是不是原来的那副模样,心态是否发生了改变。
约瑟所爱的是出卖他的弟兄,他所爱的是和他朝夕相处,又变了脸色的人。约瑟明白不是他先爱了他的哥哥们,乃是神爱了他,才使他有了如今的地位与成就。
忘记别人对我们的伤害是不容易的,我们常常在寻找机会报复那些伤害我们的人,甚至我们常常找机会要别人出丑。太多的时候我们在等待别人先爱我们,因为是他伤害了我。其实人活一辈子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对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面对任何人、任何事。当我们不情愿去爱别人时,我们要想一想是神先爱了我们。
二,毫无保留地饶恕
约瑟的饶恕是毫无保留的,当他身居高位的时候,他不忘记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的家人接到埃及度过饥荒的年日。在我们看来约瑟的确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他不以别人的恶来对待个人,他把他所拥有的拿出来给伤害他的人、背叛他的人。
在这里我们不知道起初约瑟的哥哥们卖约瑟收到商贩给的二十舍客勒银子,他们是如何分赃的,或许这个时候他的哥哥们想起来他们当时收到的银钱,的确是一种血价,是用约瑟的自由和人生换来的。如今他们面对约瑟的为人与当时的他们是截然相反的。
把自己不喜欢的人卖掉,让他消失,这是人性丑陋的一面。但在约瑟看来虽然哥哥们做错了事,但只要悔改不至于死。约瑟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忘记过去的背叛、仇恨,以至于给他的孩子起名为“玛拿西意为忘记”。
然而约瑟的哥哥们对约瑟仍然心存怀疑,他们的父亲雅各死后,他的哥哥们依然害怕自己报复他们,以至于在约瑟面前俯伏说“我们是你的仆人”(创50:17)。约瑟面对他哥哥们的质疑,他哭了。因为他的哥哥不理解自己是毫无保留地饶恕,更不会乘机报复他们。
于是约瑟起来安慰他的哥哥们,他用神的安慰来对待他们,他告诉哥哥们虽然你们做错了,但神的计划是正确的。约瑟给了哥哥们一个应许就是必养活他们的和他们的妇人孩子。
其实饶恕一个人不仅仅是需要时间的问题,乃是调整自己的眼光,重新看待别人。毫无保留的饶恕是把自己的心向他敞开。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我们不愿意饶恕的人那?或者他的行为、言语、眼神,伤害了我们,但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们,是用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还是一种冷漠的态度,还是一种和好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约瑟的爱与饶恕,他知道神在使用他,纵然面对人的加害,他也用信心去回应。我们要知道神把我们放在任何一种环境、任何一种群体,都有我们要学习的功课。或者我们要问一问自己的心“神要借着人、事、环境,让我学习什么功课”。
三,总结
创世记中详细地描述了许多与神同行的伟人,他们虽然有时成功,却也常常失败。我们读他们的传记,会学到许多功课。他们从哪里得到勇气和动力呢?就是认知神与他们同在,不论他们的环境是怎样恶劣。我们知道了这个秘诀,就当得到鼓舞,对神忠心,倚靠祂的引导,并运用祂所赐给我们的能力,与祂同行。所以约瑟的爱与饶恕,不是他自己的专利,这也将成为我们一生的功课。
参考书籍
《丁道尔注释书》
《灵修版圣经注释》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