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我母亲一起看了一遍《和珅传》,就像我母亲说:“和珅这个人能文能武,唯独走上了贪财之路,否则一定会另有一番作为。”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外交还是处事,他自有一番属于自己的哲学,用精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只是他这份精明用错了方向最终导致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八万万两白银,对于当时代的和珅是如何也消费不完的一笔财富,他却依然乐此不疲的贪财。对于他来说,其实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停止贪财的行为,也有无数次解甲归田的机会,但因为对金钱和权力的贪婪他不断僭越位置,也不断迷失自己,最终也死在金钱之中。
人心中贪恋什么事物,也就受着什么事物的辖制。贪恋金钱所以就被金钱辖制,最后也就死在金钱中;参孙贪恋美色,也就受着美色的辖制,最终也就死在美色里面。这也是神为什么不让人拜偶像的原因,因为人心中一旦有了偶像,也就失去了原本的自由,成为了偶像的奴隶,唯有敬拜独一的神,才能在真理中得到生命原本的自由。
当然神也不断教导人生命原本的价值,正如耶稣不断教导门徒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保罗曾劝勉提摩太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这些话就是在告诉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不要贪恋、不要依靠、不要痴迷于物质和金钱。因为神在供应着人生的一切,一旦人将金钱看的过重,也就终将活在愁苦之中。
我是一个传道人,最开始传福音时曾有一个心志,想要像耶稣一样过着“天上的飞鸟有窝,地上的狐狸有洞,而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这样的生活,以完全奉献的心志跟随主。感谢上帝的是,神没有让我过上艰苦的生活,反而在侍奉的道路上毫无缺乏。但我的心态却变了,对待物质有越来越多的贪婪,对待生活也越来越挑剔,甚至心中也越来越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车子......逐渐这些世俗的事情已经冲击到我的内心。
可悲么?实在可悲。作为一个跟随的神的人,心中想的不是永恒的事,不是福音事工,而为了物质在不断挖空心思,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堕落。
我无数次在想,为什么耶稣教导门徒说“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其实这不是让基督徒毫无追求,而是为了降低人对物质的欲望才能有时间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付上代价追求。当一个传道人将心思和意念都放在对房子的渴慕上,又岂能讲出清洁纯正的道呢?如果一个传道人将心思放在饮食上,又岂能懂得顾念缺衣少食的人呢?因此,唯有懂得知足才能有生命更深层次的体会。
基督徒学习过简朴生活,并不是因为没有过奢华生活的资本,乃是学习过敬虔生活的一种自然表现。不去浪费资源、不去彰显自己、不活在虚荣中,以诚实和踏实的状态对待生活,这本身就是美好的品行。
唯有真实的放下,才能获得真实的自由,否则就会被愁苦刺透。现如今很多人不快乐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嫉妒,有了还想再有,因此一直活在一种不满足的欲望中,以至于失去了生命中本应该拥有的平安和喜乐。唯有持守简朴,减少对物质的向往,减少对其他事物的依赖,才能更看见自己内心中真实,才能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学习过简朴生活,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保守。当一个人对物质和金钱能存有纯正之心,才能留下美好的见证。圣经中记载了很多反面的例证:底马因为贪爱现今的世界放弃了福音事工,基哈西因为贪财以至于世代染上了大麻风,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一点贪心的时候,就会被利用以至于失去生命中原本的美好。学习过简朴生活,减少生命的欲望,减少对肉体享乐的向往,这样当诱惑来临的时候我们不会有任何动摇,因为我们可以坦然对任何诱惑心如止水,这样自然可以保守自己生命中的见证。
学习过简朴生活,不是苦待肉体,而是明白“非淡泊无以明志”这个道理。基督徒的我们更应该看见生命的本来样子。生命本身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也不需要用物质作为陪衬,生命就是生命。在简朴的生活中,才会逐渐明白耶稣为什么降生在马槽中,才会明白他为什么生在一个穷木匠的家中,耶稣曾在简朴的生活中为众人带去了祝福,同时完成了救赎的工作,可见简朴生活中隐藏着极大的智慧。
现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生活的安逸,甚至在现今时代中甚至出现“笑贫不笑娼”的畸形价值观,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个世界是短暂的,我们所看见的一切也是短暂的,而神的真理确实永存的,唯有在真理中行才能得到永恒的价值。
回眸和珅,他确实成为了当时的首富,但赢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性命,难道他不会有遗憾么?也许我们并没有像他一样贪很多钱,然而一旦我们被金钱所捆绑,自由也就消失了。愿我们能看到生命的实际、看到生活的实际,能在简朴生活中追求属天的美好品行,不被世界所影响。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