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成年人的巨婴心理,到底有多可怕?

作者: 沈寻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1月19日 10:10 |
播放

见过这样一个女孩,已经奔三的年纪了,在公司上班时还宛如懵懂不知的孩子,部门采购的水果到时她第一个冲上前去,打开袋子拿起一个水果就去一旁开始吃起来。负责人过来让她送两盒水果去到领导办公室,她去了,也没洗直接放在桌上就走了。之后让她将其他人的水果一并洗一下时,她放在水龙头底下随意冲了冲,吃时发现果皮上还有未冲干净的脏东西。

采购水果的人见状颇为生气,便找到女孩工作上的带领人告知此事,意在让对方能够在这些细节上多多教导,岂料对方却说:“她才25岁,还小,不懂事。”

某某还小,不懂事。诸如此类的话,常常会听见。不管犯错那人究竟是两岁、二十岁还是三四十岁,总会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他/她还小。

在这个时代有很多被宠坏的孩子,虽然身体年纪一天天成长,但心理永远都停留在小孩子时期,因此“巨婴”这个词也在群体之间流传起来。

那么,巨婴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已经成年的人极度自私,以绝对的自我为中心,世界应该围绕着他而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没有规则意识,没有法律概念,没有道德约束,只知道索取而没有奉献精神与意识,会把别人的帮助和赠予视作理所当然,毫无感恩的心。一旦发现触犯自己利益之事,就仿佛是全世界欠了他的,没有自我反思的心,认为一切的错都是别人造成的。

在生活当中,有着巨婴心理的人无论他的身体年龄成长到几岁,他的内心依然宛如宝宝,总是在想方设法地朝身边人寻求情感上的关注,他需要得到夸赞和鼓励,需要他人的支持与认可,如果别人不能给与这些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自怜自艾的负面情绪。

并且这种人几乎不会给与别人赞美与鼓励,因为他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情感需求。

此前一则新闻曾引发网友的热议,在某城市的街头,一上了年纪的阿姨在街头走着,突然从后面冲来一男子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老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将她往地上按倒后,脱掉自己的上衣朝她的头部猛打,甚至在引来保安、路人的制止时,男子并没有停止他疯狂的举动,反而是要抢别人的扫帚来殴打老阿姨。

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男子是老阿姨的儿子。他向母亲索要两万块钱被拒,他又要母亲向亲戚去借,在遭到拒绝后便直接动手了。

武志红在他的书籍《巨婴国》里写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武志红在书里分析,巨婴心理的三种特征分别是:

1,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就是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他们和自己没有区别。例如啃老族,虽然已经成年,但是无论多大年纪他们依然无法独立生存,即便直到父母无力再继续供养也不为所动,仿佛蛀虫一样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全能自恋。

这种心理通常都认为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自己的所有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他就是上帝,他的一切都是对的,而别人都是错的。永远活在自我的满足和幻想之中,逃避现实与自身的问题。

3,偏执分裂。

这是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有着巨婴心理的人他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陷入暴躁的狂怒或偏执之中。他们会产生极度愤怒、埋怨的情绪,甚至会对让他们感到不高兴的人动手。

事实上,有着巨婴心态的人往往都是不负责任的人,他们也无力去承担一个成年人该负起的责任,因为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很匮乏。

当然,形成巨婴的心理必然是有原因的,有些人是因为幼时家里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有些人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爱,所以长大后便缺爱,且渴望从别人哪里得着爱。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经文:“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来5:13-14)”

巨婴思维不仅影响个人行为,也会对他人造成困扰。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里面是否存在巨婴状态,并为着自己这个点努力去改变、成长,才能真正的摆脱巨婴心理,成为合乎年龄的成年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