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我们太容易专顾自己,对周遭的事情或人群不敏感,似乎与这个世界形成了一种隔阂,缺少交流沟通和对他人的关注关怀。服事亦是如此,无论身居何种身份或岗位,都应该对周围所属群体敏感、洞察,切实地在服事中造就人,爱人如己。
1,生活的细致关注
当下教会传道人最容易忽略的是信徒的具体信仰光景,换句话说就是信徒的实际情况,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传道人不仅仅要会传道,更重要的是与教会的信徒建立关系,明白他们的需要,知道他们最近的境况,这或者说也是一个牧人当具备的,因为在教会服事,传道人不是讲讲道就完事,而是需要去问一问信徒有没有听懂?自己所分享的有没有不足?所分享的是否是切合当下信徒的需要?
很多传道人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除非信徒找自己交流分享,否则很少找信徒去了解情况,明白他们生活正经历和发生的事。而作为传道人当需要具备一颗聆听的心,学会聆听别人的倾诉,对其遭遇有同理心。
比如说传道人定期对信徒的家庭进行专访,当然在被许可的情况下,主要是了解家庭情况(儿女多大,叫什么,学历如何等),婆媳关系状态(是分开居住还是合住,双方的性格如何),儿女教导模式和方法(是否是传统的模式,还是有独特的方式),透过从信徒口中了解他们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是工作,经济,身体状况,还是别人),来判断信徒的压力所在,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辅导和劝勉,表达同理心(对别人的遭遇表示理解,感同身受)。当然这也给传道人在讲道分享上提供信息方向,使传道人分享的信息与信徒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过信仰生活。
传道人应该去明白信徒的需要,对他们在生活、家庭或婚姻里,以及教导孩子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了解。服事不仅仅局限于讲台的事奉,也能够走下讲台,走到信徒的家庭,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圣徒相通,彼此合一地守望。
做为委身教会服事的传道人,如果连信徒的大概情况都不清楚,这实则是一种失职,是对于服事的马虎和懈怠,不明白全备的服事是什么。近些年刚毕业的神学生下来实习,笔者就接触到了一个学生,给笔者的印象就是这名神学生除了在讲台上讲道的时间外,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和信徒交流过,也不曾了解信徒听明白了没有,似乎自己的服事仅仅局限于讲台,下了讲台和自己没有关系。不知道是服事时间短的原因,还是不明白服事的含义,把服事当做了普通的工作。这种现象是牧养服事的危机,仅仅把焦点只放到了讲道上,而没有放到信徒的身上,更没有切合实际地去服事,更多的是用自己的看法、感觉或知识来服事。
总之,我们深知服事不是一个模块和架构,也不是一种理论和说法,更不是一种感受和看法,乃是以神为中心,围绕人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包括跟进栽培,关怀看顾,交流沟通。
2,生命的平衡关怀
前一阵子,笔者走访的地方,有一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装备神学知识的利要大于弊”,“追求(说方言等恩赐)灵恩没有神学知识来的实用”。笔者通过这句话也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下我们总不能平衡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为什么不能够取长补短,平衡自己的看法,而是一味的将主观意识和理念输送给更多的人?我们总以为自己的正确要大于错误,总以为自己服事的高尚要大于缺点,却从来不懂得察验自己的漏洞和问题。
如今在教会服事的传道人有多种,有经历过神学装备的,也有没经历过神学装备的,逐渐在服事上就会产生一些分歧,有人认为信徒需要多多装备教义,免得走进异端;也有人认为信徒的生命成长需要多祷告、读经,多亲近神,才能有属灵的分辨。
笔者认为当下的服事最大的问题是,传道人忽略信徒生命的成长,在服事上还不够平衡,有时候一味地讲教义、理性、神学、高言,却未曾想过信徒生命的提升需要有灵修祷告的生活。过分发强调知识经验理论,就容易失衡,内心也会逐渐变化,失去单纯,失去在祷告中的敬虔和安静下来的祷告生活。
也有时候一味地讲祷告,讲方言,讲属灵争战,忽略了在信仰教义上的装备等问题,这也在所难免会失去对基本教义、基本神学的掌握,在护教或认知等方面明显不足。
其实我们一直在强调平衡,可我们总是容易在某一方面特别看重,这就造成了另一方面的缺失,当然这问题也不是最近发生,因为这个问题从过去就争论不休,或者说我们需要的是放下自己,谦卑自己的生命,更多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取长补短。
比如说在教会中有主张神学的传道人,也有主张祷告或属灵层面的传道人,这就需要一种调和,而不是彼此攻击。应该花时间去学习装备,互相请教,相互成长,共同合一地去栽培信徒的生命,不至于造成木桶短板效应(注: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给信徒的生命带来某方面的缺欠。
同理,在牧养服事方面,作为传道人也需要平衡牧养,而不要只侧重某些层面,乃是从多角度发现信徒的需要,无论是属灵追求上还是知识上。虽然在信仰的道路中有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出身,但最终服事的是一位神,是给人带来造就的。
结语:
传道人并不是绝对无误的代名词,也不是完美的信仰代表,传道人是神手中的器皿,会不足会忽略也会失职,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传道人成长的拦阻,乃成为传道人服事上因压力而形成的动力,不断平衡与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