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裴连山牧师
编辑:山风
大家可能都知道马丁·路德这个名字,但是对于他的生平和思想可能知道不多。我对路德有兴趣是由于近两年参与路德文集的编辑和翻译。其次是我去过德国好几次,每次都会去与路德有关的地方。2017年是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期间基督教全国两会委托我去威登堡办事情,所以我有机会在威登堡住了十来天时间。后来又作为陪同翻译去了一次,对那个地方比较熟悉,可以给大家结合照片分享一下。
威登堡比较重要的教堂有两个,一个是城堡教堂,另一个是马丁·路德结婚的城市教堂。城堡教堂的铜门上刻着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改革的时候还是木门,路德拿钉子和锤子将纲要钉在木门上,为了纪念宗教改革,从2012年开始就把木门改成了铜门。
对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我引用中国人比较熟悉的马克思对于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其中有一段我非常认同,说到:“的确,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他。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中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当然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并非横空出世,而是继承了前人宗教改革的成果——英国的威克里夫的改革、捷克的胡斯的改革,当然并没有成功,胡斯还为信仰而殉道。当1415年胡斯被执行火刑时候,他说道:“现在你们在烧烤一只鹅,但将来会出现一只天鹅,你们将永远烧不死他。”那只天鹅就是马丁·路德,路德也以天鹅自居。100年之后路德出来改革,就如当时所说:“伊拉斯谟下了蛋,路德孵出了小鸡。”
下面是路德生平的一些重要事件,因为时间关系,我只分享一些有意思的。1483年11月10日,路德生在艾斯里本,路德是他的姓,当时纪念圣人杜尔·马丁,所以取名叫马丁·路德。他父亲是一位笃信基督教的矿工,后来做了矿主,所以路德的生活比较富裕,路德在艾斯里本圣彼得教堂受洗。
路德父亲为了做生意,小时候就举家搬迁过几个地方。路德从小天资聪颖,又通过游历开拓了眼界。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律师,并娶妻生子,以享天伦之乐。父亲对路德严加管教。按照父亲的规划,路德按时上学,并在大城市读法律系。
当他计划再深造之前曾回家探视,突然遭雷击,在惊恐中使他突然改变了想法。从此雷击改变了路德的人生方向,他真的跑去修道院,成为了一个修道士,后来被祝圣为神父。就在路德成为神父后第一次举行弥撒的时候,修道院院长邀请了路德父亲前来参加。
路德因为从小对父亲的恐惧,而经历了内心很大的不平安。路德的父亲质问路德,你怎么确定那个带你成为修士的雷电就是出于上帝的旨意,而不是魔鬼的计谋,这让路德第二次在内心产生了疑惑,他不知道到底是上帝还是魔鬼的带领,因此内心感到不平安。
路德不平安就去找他的导师告解。他的导师因为每天都要听路德忏悔很长时间,就心里厌烦,打发路德去威登堡大学读神学,希望他以后更有出息。路德去读书后非常勤勉,读到博士之后留校做老师,教授希伯来书、诗篇、加拉太书和罗马书。当他读罗马书的时候读到“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句经文,后来觉得很多问题都解开了,不再怀疑自己是否得救。
威登堡大学距离教堂走路大概十几分钟。1517年10月31号,在万圣节前一天,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门口贴上了《九十五条论纲》,具体内容不展开了,因为说起来很耗时间。有人说路德贴这个论纲是无心之举,因为当时威登堡大门是威登堡大学的布告栏,路德作为大学老师,教学方法有两种:讲座和辩论,万圣节之前卖赎罪券是卖的最火热的时候。
当时路德与学生一起讨论关于这个赎罪券有没有意义,教学出的题目想不到以后竟然成为轰动全世界的宗教改革的开始。因着这个事件,路德掀起了宗教改革,当时罗马教宗是利奥十世,他并没有对路德的事件引起重视,只觉得路德很有才,或者是喝了酒后的醉话。直到后来影响扩大之后才发现一发不可收拾。
宗教改革发起之后,路德对自己的信仰进行辩护。因着1518年在海德堡的辩护就有了《海德堡问答》,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路德的十字架神学,就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神学,是路德神学的一个特点。1830年栽种的路德橡树是为了纪念1520年12月10日路德在橡树旁边烧毁了教宗的教义,橡树后来在战争中被炸了一半却奇迹般活了下来。
这标志着路德与天主教决裂,之后路德去沃尔姆斯的帝国会议为自己的信仰辩护,有人劝路德不要去沃尔姆斯,因为有殉道的危险,在此之前路德写了三大著名的宗教改革作品,分别是《论基督徒的自由》、《告德意志基督徒贵族书》和《教会被掳于巴比伦》。
因着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和这些著作,路德的事件成了帝国会议的重点,那些上层人士都想要路德屈服认错,但路德当时并没有承认自己是错误的,虽然路德内心也是很害怕,就回去彻夜祷告。第二天再次面对责难时,路德坚持说:“除非用圣经和明白的理性来证明我是错的,我绝不收回自己的言论,我站在这里只能这样说,这是我的立场,别无选择”这就成了路德与罗马教宗决裂的一个宣言。
当时很多人就说路德是异端,要求处决路德。后来路德被囚禁在一个废弃古堡里,在那里他将圣经新约翻译成了德语。再后来威登堡城发生了叛乱,人们要求把路德请回来。1522年路德回到了威登堡,继续从事他的教学和讲道。
路德的婚姻是很有意思的,他的妻子凯瑟琳·冯·波拉(Katherine von Bora),是一位叛逃的修女。后来她们找到路德,路德为出逃的修女介绍丈夫,剩下的凯瑟琳没有介绍出去,就成了路德的妻子。路德非常珍爱他的妻子,凯瑟琳擅长理财,帮路德还债,在路德花园里经营了一个农场,学会酿造啤酒,解决生活难题,是路德生活的得力助手,两人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
路德在生活中喜欢弹奏卢特琴,小孩子喜欢来路德家里唱歌,梅兰西顿一家和路德家交情很好,经常走动。路德写过上千首诗歌,其中翻译成中文为我们熟悉的有《坚固保障歌》和《马槽歌》。
路德的著作方面我们所熟悉的有《加拉太书注释》和《劝慰书》等。
1546年路德在老家死于中风,他的坟墓位于威登堡城市教堂的讲台下面。路德的神学从上帝自身——耶稣基督来认识上帝,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五个唯独”是路德神学的标志,从荣耀神学走向十字架神学。并对因信称义有重新发现,路德表明人的得救在乎神的恩典,人拥有义人和罪人两重身份,提倡“信徒皆祭司”的平等观念,人人可以向上帝祷告,但并非人人皆牧师。路德不建议信徒追求做牧师,除非上帝亲自呼召,做牧师必须要有上帝的呼召,要有教会的认可和接受充分的神学教育;政教分离的思想在路德神学中也有萌发,两种政权不可互相干涉。
有关城市生活,路德的观点促使人的职业变成了天职,因为很多人轻视世俗的工作而追求修道生活,所以路德提出天职观,以做好世界上职分内的工作来荣耀上帝,见证神,哪怕一位妇女在为小婴孩换尿片,上帝和天使看见也会微笑。说明再小的工作,在上帝眼里也是有价值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是在服侍上帝,路德积极对待人生和世界,他曾说:“即使我知道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我仍然要种下一颗苹果树。”
问答
1、路德十字架神学对现代教会社会的影响?
答:对教会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使人们思想观念从经院主义神学方向转换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神学,奠定了教会救恩神学的基础。十字架神学对社会的影响我曾有一些考虑,另外就是政教分离的思想对现今社会有影响。
2、路德的诗歌有参考书介绍吗?
答:参考书我见到很少有中文的,德文的赞美诗有,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坚固保障歌》和《马槽歌》。
3、请问路德和路德宗之间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同?
答:路德宗主要分为严格的路德派和信义宗,严格追随路德的叫路德会,人数比较多的是信义宗派。
4、有人说路德导致福音与律法、信心与行为的对立,您怎么看?
答:其实他没有完全教导它们的对立,路德强调信心是根基,反对凭善工得救,得救的凭据只有信心,强调因信称义。
5、请问路德当时使用的德语和如今德国官方的高地德语之间有产生区别吗?
答:路德翻译圣经的德语是现代德语的一个雏形,从路德翻译圣经用各个地方的方言开始,德语慢慢被统一起来,所以路德为现在的德语打了一个基础,与现在德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6、裴牧师,能分享下路德的“两国论”带来的影响吗?
答:路德认为上帝在世上设立了两个政权,一个是属世的,包括管理人的行为,但属世的权柄唯一不能管的是人的思想和信仰,这是属灵方面的,而人的信仰自由就属于属灵方面的。路德的初衷是想教会不要管国家的事情。后来奠定了政教分离的模式。
7、路德的哪部作品可以突出地代表他的神学思想,您推荐我们读他的什么书?
答:比较代表性的是《告德意志基督徒贵族书》《教会被掳于巴比倫》《论基督徒的自由》《这是我的立场》。
8、请问如今德国流行使用的圣经译本,还是路德译本吗?
答:现在已经不是路德译本了,只是以他的译本为依据,后人进行了改编再出版。
9、路德的个性是怎样的?
答:路德常自称农民,所以很耿直爽快;路德很爱国,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路德对犹太人的态度从同情转变为攻击。反犹主义、反对农民战争,以及默认重婚,这是后来被人诟病的三点。除了这三点,路德几乎是完美的人。
本文原载于“信仰和学术”微信号,本平台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