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来在与不同教会的牧者、信众和信众的未信的家人聊天时,听到一些批评教会牧者的声音:
信徒A说:“有的教会太重视人数的复兴,对已经到来教会的新人只用一套课程去牧养,却没有帮助新人来到内在生命的成长。”
牧者B说:“有些教会牧者在牧养上太着急了,总是希望信徒在很短的时间内灵命成长、快快改变,这种成功思维常常破坏了牧养的本质。”
未信者C说:“我们家的那位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教会学习,但是回来后,她总是说我这不对那不对,我觉得她没有什么改变。”
我们的牧养是否也常常存在过于以“外在的成功”为驱动的思维模式?比如过度强调教会外在规模而忽略了内在信仰根基的建造呢?过度强调一个人外在做了什么而不是他生命的本质?过度强调短期的人数倍增效果,而忽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时间和心思的浇灌?我们需要反思是否在牧养上常常急功近利的方法论盖过了每个信徒个体成长的客观规律?
领导力专家约翰·麦斯威尔说:“一个领导者的长久价值由其继承者决定。” 因此,对于一个牧者来说,他是否成功,并不在于他盖了多么华丽的教堂,也不取决于在他的教会有多少会友聚会,更不在于他在世上做了多么多的公益善事;而是在于他离开那个位置后,下一代有多少人可以成功地传承我们的信仰。
而保证下一代能够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主当年所使用的门徒训练,他没有聚焦于外在圣殿的大小、人数的倍增、或者使用一套通行的课程套用到每个人身上。
主在三年的公生涯的服事中,扎扎实实地拣选和培养了12个门徒,而其中还有一个后来背叛他的犹大。留下来的11个人虽然常常软弱,但是正是这样的人改变了历史。
一,牧养需要的是信徒速成班,还是高质量的门徒训练?
小组牧养好比是一个初级的牧养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牧者可以筛选出渴慕真理,衷心爱主的人,带领他们进入门徒训练的课程。
笔者做过多年的一线传道人,看到了一些教会在传道和牧养上的不同的阶段。对于笔者来说,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是,前3-5年的时间里教会是把一个人看得无比宝贵,体现在一对一的牧养,常常为这一个人祷告、讲道、以师徒式的带领模式培养门徒,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一般信仰根基和委身教会的程度是非常稳固的。从教会近些年来发展模式和状态来看,在福传和牧养的层面更多强调了数字的增长及其方法论的部分。因此,导致教会牧者和同工的心变得浮躁,变得急于成功,想尽快得到那个立竿见影的结果。在这个牧养的层面上,牧者投入付出和所结出的果实并不成正比的时候,即便这个人决定全职事奉了,后面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牧者需警惕,切勿做掺水的门徒训练,应该要把握好门训的本质与高水准来做。
二,掺水的门徒训练会导致教会影响力的衰败
18世纪的英国是世界属灵复兴的摇篮,为何今天好似沦落为躺在手术台上的急需输血抢救的急诊患者?无论曾经开出多门绚烂的花朵,如果下一代传承失败,那一切都归于徒劳,只会消失在历史坎坷的道路上,这是前车之鉴。
不能丢掉门徒训练,因为门训是信仰传承的关键。门徒训练的本质,是把人带到耶稣的面前,带入到使命的面前,引导这个人欣然接受耶稣和耶稣的命令去生活。
同时也是要求牧者能够看到一个被训练的个体背后上帝的旨意,这旨意里所蕴含着上帝同样给这个受训者的亚伯拉罕的祝福,牧者需要帮助他建立信心迎接来自上帝的异象和祝福,建立他对救恩、教会、天国和委身的意义的坚信 ,并最终引导他带着真实委身的心志为主而活。
顺利的话,这个过程至少需要牧者和受训者一起实践信仰一年的时间。倘若教会牧者同工疏于投入时间和精力,缺少对受训者在事奉上的陪伴和鼓励,只是强调参加课程,完成作业,颁发训练课程的毕业证。那这样的门徒训练是掺水的,时间久了,就可以显出教会的影响力走向衰败。那牧者与同工在实际的带领中,需要有一个自我省察与复盘的时间和程序,通过这个过程,让内在的牧养观得到保守和上帝智慧的祝福。
三,牧者同工需警惕虚荣之罪对牧养观的破坏
人内心深处的虚荣心是很大的罪,它会导致牧者重视教会外在的形式和人数规模,却忽略教会的内在成长的要素。
虚荣心促使人想要得到满意的结果, 这样的心会催促人借用实用主义并以成功思维来主导教会在牧养上的相关决策。牧者有时为了得着别人的称赞,为了在与他人比较中找到虚假的满足,这些都会是教会在为主赢得灵魂道路上的绊脚石。
牧者同工需警惕“三虚”的假象:虚数(聚会的人数)、虚势(会友所做的奉献和爱的回应)、虚像(教会发展各样的事工)。
如果您的教会牧者和同工特别在意这“三虚”指标,教会里面的信徒很容易会患上信仰和生活不一致的慢性病。最终因为环境的突变和人生的不同的遭遇而出现人数上的大量流失。
结语:
倘若牧者可以摆脱因虚荣心所使用的实用主义以及成功思维驱动所带来的影响,以遵循个体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为主体,来竭尽全力地事奉和牧养,那么教会在牧养上会来到真正的成长和复兴。
从长远来看,教会想要在这个时代成为有影响力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在牧养上做在上帝的心意之中。
与此同时,牧者就需要走出各种不属于基督的牧养思维模式,却要效法耶稣作门徒训练时的样式:做众人的仆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竭尽全力的去爱和事奉他的门徒,爱他的门徒到底,直到他们生命的成熟。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