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小孩子意味着新鲜的血液,意味着新生命。天国里不是那些怀揣“老我”到处奔跑的人,而是新生命的集结之地。也许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宫崎骏的电影钟情于孩子,让他们来担纲主角,承担自己的思想的出口。《龙猫》是两个孩子带着希望和自然气息,拯救城市的喧嚣和母亲疲惫的身体;《千与千寻》是千寻这位保持着真正稚嫩的孩子,拯救被欲望果腹的现代成人世界;《哈儿的移动城堡》是苏菲的不懈努力,等等。说实在话,我喜欢宫崎骏笔下的每个主人公,他们总是细腻地表达着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个善良的细节。他们承载了宫崎骏救赎世界的希望和重任。
有些人内心的欲望总是试图超越上帝,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而让其他人成为自己的奴隶。因此,他们被欲望之手裹挟,不断走在恶的道路上。他们要拿到统治世界的钥匙,不惜代价地去驱除人们为了自由的反抗。
希达是一个掌握了古老神秘能量咒语的弱小少女,她的身份是一个公主,古老的天空之城能量钥匙的密码就在她的身上。于是他成为军国主义者的猎物对象,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他。而巴鲁只是一个矿区的贫苦小男孩。他没有拯救世界的能量,他瘦弱的身体常为吃饭犯愁。但是,拯救世界的能量从来不是暴力,而是善良。正是巴鲁的善良让他加入了拯救世界的行动。
与那些掌管暴力机器和工具的军国主义者不同,以财富为目的的强盗,则不会以控制世界而不择手段。他们有善良的一面,正是这一点让他们加入了解救希达的行动。
拯救世界不是一个人的英雄壮举,而是每个人付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宫崎骏的每部电影,都是孩子拯救世界的情节,主角永远不变,只是内容不同而已。宫崎骏拯救世界的结局,不是宗教意义上指向未来的神圣世界。他拯救世界的方式不是通过繁琐神秘的宗教仪式,而是通过孩子的行动。孩子看似软弱无力,却代表着一种新鲜的因素。他们是新生命,正如耶稣说的在天国里的成员一样。他们的新才是代替黑暗的希望!
宫崎骏笔下的拯救世界,是善对恶的斗争。这不是摩尼教的二元论,因为恶从来没有胜利过。不管恶怎样猖狂,却从未得到过世界。日本的军国主义,侵略了那么多国家,屠杀了那么多人,发动了珍珠港事件,但是最终仍然失败。希特勒如此猖狂,其军队横扫欧洲王牌国家,铁蹄踏遍半个世界,但是仍然被击溃了。摩尼教的二元论与基督教最大的不同,不是基督教没有恶,而是基督教信仰眼里的恶从来没有战胜过善,其恶与善往往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得更加复杂。但是善始终处于主导角色。而摩尼教的恶却是独立的,这独立于善的恶往往成为人们作恶的理由。因此摩尼教的救赎,不是像耶稣一样胜过恶,而是逃离恶。在逃离的时候,纵容了恶。
希达和巴鲁,回到天空之城的时候,天空之城已经荒废。天空之城代表着人类的科技成就。这也许就像圣经中的巴别塔一样,人们努力向上,企图达到那个神的居所。但是人往往总是眼睛盯着那个最终目的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的有限性。人无限欲望的尽头总是突然降临,因为人们从未为自己的失败做好准备,留下空间。拉普达和其它飞行城市突然堕落了。而希达家族继承飞行石和能量咒语,另一支家族则继承了拉普达的发展过程。一个掌握能量,一个掌握历史,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复原伟大的拉普达文明。然而掌握历史的一支却总想着改变历史,不承认拉普达的失败。他已经掌握了人间的暴力机器军队,想着把自己祖先的辉煌再现当下,当然他的再现是通过暴力征服的方式。而掌握力量的一支却善良弱小,但是却记着力量的密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迸发无穷的力量,这是毁灭世界的力量。
希达和巴鲁这两个弱小的孩子,却突然之间掌握着毁灭世界的咒语。正如希达面对军国主义者穆斯卡说:“你说这里是宝座,这里是坟墓,你我的葬身之地。”这是希达和巴鲁的十字架,希达在这里被穆斯卡钉上十字架。他们要完成拯救世界的死亡之旅。
拯救世界的向来不是强者,不是国王,不是大巫师,不是著名的牧师和教皇,而是那些看似软弱的平凡人。就像耶稣一样。宫崎骏笔下的拯救者都是这样。因为强者拯救的世界是他征服的战果,而弱者拯救的世界才能带来和平。因为治理世界的权力越是没有能力作恶,人们才能越自由。面对个体,需要消极的权力,而面对恶则是需要胜过恶的权力。这一点只有耶稣这样的弱者才能做到。因为他们勇敢、善良,不会向黑暗低头,宁愿自己被钉死十字架上。
拯救世界不是依靠真龙天子和将军,而是依靠人心。人心不被拯救,一切都是假的。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世界的拯救者。拯救的方式,是你站在善的一边,对身边的恶说不,对反抗恶的人点赞和转发,你的每一个行动,只要出于善的信念,都是对抗恶。只有如此,我们的老我生命才能不断在十字架上死去,而新生命才能成长。
宫崎骏的动画是最喜欢的动画片,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理解他细腻笔触下的深刻。值《天空之城》再次上映之际,谨以此文向他致敬!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