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走过艰难后的反思:“没有经历环境,谁都可以说爱主”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7月18日 14:00 |
播放

“没有经历环境,谁都可以说爱主”,早已经忘记这句话是谁口中说出来的,但是这句话却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提醒着自己。

在主日聚会中或者证道中,我们常常会提到彼得的软弱。会提到他内心中的急躁和火热,也会谈到他三次不认主的行为,当然也不会忽略他在提比利亚海边再次被主的呼召。

寥寥数语,但是却是彼得生命中高山至幽谷般的经历。正如有人曾说:“没有再祭司院被人询问的时候,彼得从未想过自己会不认主”,然而再环境中却真实的表明出他生命里面的软弱。

没有经历,就会不知道自己生命中真实的状态怎样,对彼得如此,对你我也同样是如此。

其实这个月中,对我而言充满了软弱和挣扎。因为这几年一直从事网络服事,所付出的心血无需多言。只是和很多做网络工作的弟兄姐妹一样,虽然工作规模不大,但是依然但是依然需要面对一些艰难。而这个月我就直接面对了这个问题,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一些负面的消息,辛辛苦苦建立的工作,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被拆毁了。

认真的说,心中没有心酸是假话。当然不仅如此,“我是否也会面对使徒一样的艰难?”这个念头在头脑中挥之不去,一时间恐惧、担心、忧愁不自觉的涌上心头。

诚实地说,将近三天的时间,我一直沉浸在这种忧愁中不能自拔。因为真的有恐惧,每每想到那些为主名被囚的使徒,我心里面就很软弱(当然,这些情况都不过是我的幻想)。“我才刚刚结婚,大好人生还没开始,如果被囚了,这以后可怎么办?”与之类似的想法一直充斥在头脑中。

当然也幻想了很多应对的说辞,“我不是基督徒”、“我传讲的不是圣书的内容”、“我没有做讲道工作”.......想了很多推脱的内容。在担忧中,甚至想删除了很多弟兄姐妹的联系方式,一度想要注销微信号,不给别人带去麻烦。

是的,这种恐惧真实的充满在内心。这个月停止了很多服事,生活节奏一再出现混乱。但是在环境中,我也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浅薄和幼稚。

首先就是自己的奉献不够。

我可以很笃定的说自己是奉献给神的人,也可以确信的说,并不是属血气之人呼召我服事神,乃是神亲自的呼召我去一生跟随祂。但事实上,我对这种奉献理解的并不完全,我曾经认为的奉献,只是在生命闲暇时间工作、生活归主,用自己的双手服事神就够了。但是在这次事件中,我清楚的认识到,对于一个奉献者而言,并不是一时的奉献、也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奉献,乃是一种生命的奉献。

这种奉献是完全不顾及生或死、福与祸、卑微或者渺小,乃是将自己一切所有的置身于外,完全的为了得主的喜悦。正如昔日的约瑟、保罗等等顺服在基督权下之人一样。“若是出于神,我就默然不语”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奉献者的标志。

其次就是对自己的不够认识。

其实在经历这件事之前,每当听到殉道者的信息时,我也曾无数次设想自己为主被囚时自己能有的一个心态。但是思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当自己置身于现实中,才看到人性里面的软弱和不可测。

想到彼得,他在逾越节晚餐时候对耶稣说的话:“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我想一定是从心说出来的。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事实也告诉我们,耶稣说的话同样是真实的。

彼得的热心虽然可贵,但是这种热心仅仅是血气上的一种激荡,经不起环境和事实的考验,也无法面对大的冲击和挑战。就像旧约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耶和华神吩咐摩西带领他们要绕行,而不要战争一样,因为神知道人性里面最真实的状态。

于我而言同样如此,如果跟随神,仅仅停留在自我感觉中,而没有和事实相统一,这样的信仰就过于肤浅。

第三就是减少对人的期盼。

人在痛苦和忧伤中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向人倾诉。但人往往是最不可靠的,就像这件事发生之后,第一个给予指责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服侍了几年弟兄。当然,离开、论断、指责......也是这个月一直听到的声音。

细细想来,如果服事神想得到的乃是人的称赞,那么最终一定是失望。如果将目光定睛在神的身上,那才会有力量坚定脚下的道路。

上帝将人放在时间和环境中,其目的并不是要苦待和伤害人,乃是要让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富。如果人不在环境中对神、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那么我们就白白的浪费了蒙恩典的机会。

在这次考验中,我清楚的看见了自己的软弱,也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时至今日,我却不再恐惧、不再担忧,因为我已经再一次将自己放在祭台上:“神啊,所发生的一切,不要按我的意思,乃要你的旨意成全。”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